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Cu、Mo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用该方法可以发现各器官Cu、Mo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由于应用了模糊数学思想,因而具有客观,准确,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华北落叶松铜、钼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落叶松,Cu,Mo元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各器官Cu,Mo元素含量差异较大,Cu元素含量以吸收根最大,达13.97mg/kg,以多年生枝含量最低,为3.37,g/kg,Mo含量以梢头最大,达17.97mg/kg,以多年生枝含量最低为1.24mg/kg。(2)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地下部分吸收根最高,达29.33u/g,骨骼根最低,为4.95u/g;地上部分多酚氧化酶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对普通木麻黄苗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中以铁质砖红壤为培养基质,用6种微量元素进行单元素和联合施用处理(各5种剂量,含对照普通木麻黄苗木),探讨了微量元素对普通木麻黄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元素处理时,施Co,B,Mo,Cu和Zn都可促进苗木生长并增加苗木的生物量,但施Mn对苗木无影响。同一元素的不同剂量处理对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生产的影响也有差异,各元素较适宜的施用剂量分别是:Co为0.025—0.100mg/kg土;Zn为1.0—2.0mg/kg土;Mo为0.05─0.100mg/kg土;Cu为0.05—0.20mg/kg土;B约为0.4mg/kg土;联合处理是C3和C4两个组合剂量。  相似文献   

4.
邹永梅 《江苏林业科技》1998,25(4):20-22,37
用ICP仪分析具有代表性的10个马尾松种源休眠期针叶内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马尾松休眠期针叶的P和Mg在种源间与种源内个体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Fe,Al两元素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差异均显著。其中Al含量差异为种源内〉种源间。K,Ca,Mn,Cu,Zn,Si,Na,Ni,Co等9种元素均为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青冈常绿阔叶林死地被层和土壤性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明坚  陈启常 《林业科学》1996,32(2):103-110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较低,并在深层有较高的含量;而P、Cu和Zn则以H与A层的含量为最高.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特征因元素和层次(种类)而异。各元素中以Ca的富集系数最高,N次之,Cu和Zn最低;一般而言,藤本、草本和下木层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程度比乔木层和亚乔木层要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9种有机溶剂、3种表面活性剂和12种有机试剂对K,Na,Ca,Cr,Cu,Mg,Pb,Mn,Fe,Co,Ni,Zn等13种元素的增感效应,结果表明,在Air-C2H2焰中,它们中的大多数组合都有一定的增感作用.最大增感达到8.9倍.  相似文献   

7.
土壤元素与木麻黄生长和VA菌根菌侵染率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南地区沿海15种有代表性的木麻黄木土壤调查,收集土样49个,对土样测定了全Co,Cu,Zn,Mn和Fd含量,速效N,P和K含量,有效Ca,Mg和B含量及pH值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树木年均高生长量与土壤有效Ca和全Z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树木平均胸径生长量与土壤pH值和全Co呈显著正相关,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7种对CU、Fe元素有较大增感效应的有机物中,筛选出邻菲啉作增感剂,用于对杉木、油茶样叶中的Cu,Fe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可使样叶中Cu,Fe元素的吸光度增加50%左右,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度.在相关元素的测定中,除Ca元素的结果表现为偏高外,对K,Na,Mg,Mn,Ni和Zn元素的测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滨海砂土上山地木麻黄苗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南部沿海9个有代表性的木麻黄人工林中收集土壤,在温室中进行山地木麻黄苗培育试验,结果发现:山地木麻黄苗高、地径、地上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在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P、B或Ca含量与苗木地上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P或全Co含量与苗木总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而pH值、有效N、K、Mg、全Cu、Zn、Mn和Fe的含量与苗木指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南部沿海9个有代表性的木麻黄人工林中收集土壤,在温室中进行山地木麻黄苗培育试验,结果发现:山地木麻黄苗高、地径、地上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在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P、B或Ca含量与苗木地上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P或全Co含量与苗木总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而pH值、有效N、K、Mg、全Cu、Zn、Mn和Fe的含量与苗木指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虫道构造特殊,给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uscosusorientalisGaede等蛀干害虫提供了产卵及幼虫入侵的有利条件,从而导致其猖獗成灾,进一步加速树体毁坏,应列为该种天牛的间接性危害。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营养元素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叶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无性系叶中N,P,K,Ca,Mg,B,Fe,Zn,Mn,Cu的含量随物候期呈规律性变化,雌株与雄性无性系叶片中N,P,K,B,Fe,Zn的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Ca,Mg,Mn,Cu的变化基本一致,大果无性系对P,K,B,Zn的吸收量最高而Ca的含量最低,不同无性系间(大,中,小果)N,Mg,Fe,Mn,Cu则没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议和培训消息March6-31,1995.ShortCourseonHumanServiceDevelopment,Canber-ra,Australia.Contact:Manager,Xo-cialSciences&TrainingDivi...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人工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茜  项文化 《林业科学》1998,34(3):11-17
在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湿地松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民勤沙区农田土壤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处沙漠边缘民勤沙区耕作土壤中的Cu、Zn、Fe、Mn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全国有效态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比较,土壤中Cu的含量处于高水平,Zn的含量处于中低水平,Fe处于中低水平,Mn处于高水平,在农业生产中应适当补施Zn、Fe微肥,且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苯基荧光酮类试剂中的新试剂DMPF的发光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痕量Co(Ⅱ)的化学发光新体系.其检测限达2.0×10-12g/mLCo(Ⅱ),线性范围为4.0×10-11~1.0×10-8g/mLCo(Ⅱ),分析速度高达240样/h.应用其进行人发作品及水样的Co(Ⅱ)含量分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林地和树体内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油茶林地和油茶树体内营养元素变化规律,掌握有效的施肥量,提高油茶产量,我们在油茶产区永兴县选定了12块不同立地类型的油茶林标准地,通过一年的连续采样,测定土壤和树体内P,K,Cu,Mn,Zn,Fe,Mg等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对林地施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DiscussionofXixia’sForestryAModel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TownshipForestry¥byXuGuozhenPovertyisstillaserioussocialandeconomi...  相似文献   

19.
对1年生杉木扦插苗根、茎、叶中8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8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杉木扦插苗的不同部位差异极显著,不同部位比较N、P、Mn、Zn含量以叶中最高,而K、Ca,Mg,Cu以根中最高,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无性系间各营养元素含量及部位与无性交互作用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N、Mg含量与苗高、地径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五台青杨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与年龄的关系符合Logistics生长方程;全林及各器官净生产力随年龄增长呈抛物线型变化;年龄增加主干的组成比例也增加,而枝、叶和皮则呈下降趋势;平均木及全林各器官年均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均在31~33年生时达最大值,年间最大值出现在20~27a;叶片干材净同化率在24a达最大值,33a后同化率极低,主伐年龄不宜扭过33a;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以Ca最高,N和K其次,P和Mg最低;各元素含量叶片普遍高,主干最低;80%以上养分集中于枝、叶、皮和根中,主伐时宜尽量将其留在采伐迹地上,以维护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