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对北京、长沙、昆明三个案例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实地调查与综合分析为基础,指出我国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中存在边缘选址、集中规模化布局、设施配套不足等特征与问题。进而基于空间选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城市空间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这一认识,将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过程划分为规划布局、建设选址两个阶段,提出正是由于城市规划在这两个阶段的"属性缺失"导致相关选址问题的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这种"缺失"源于当前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中存在的"政府选址"、"空间寻址"、"应急选址"等典型特征。最后,结合英、美等国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选址经验,提出加强规划调控、加快法制建设、创新保障方式和建设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5,(Z1)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以来,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事业正以空前的力度不断向前推进。然而,现阶段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选址不合理、质量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住房保障目标的实现。研究以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保障性住房选址布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保障性住房选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路和具体对策,以期为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程卓  肖勇 《规划师》2015,(1):254-259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以来,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事业正以空前的力度不断向前推进。然而,现阶段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选址不合理、质量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住房保障目标的实现。研究以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保障性住房选址布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保障性住房选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路和具体对策,以期为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的合理选址关系到被保障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其决策因素的分析对保障房选址有着建设性意义。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总结概括了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影响其选址的决策因素;建立了一个加法模型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判断所建保障房小区选址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房建设选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慎重和科学地对待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问题,以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并促进社会融合。本文将讨论低收入住房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和教训,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评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障性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体系结构不完善、规划选址不合理与建设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研究结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研究必须夯实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化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选址是一个重要问题,合理的选址决策不仅事关居住者的生活、工作便利,还关系到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进程入手,概括了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原则,并提出了"土地位置与土地价格的均衡最优"、"轨道交通邻近优先"、"公共配套设施优先"、"产业用地适度结合"、"居住人群多层次混合"等选址策略,最后以江苏省南京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建设的实际操作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了各个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热点,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纵观每个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从选址一直到建设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引入,思考其对交通便利性、防止居住空间分异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当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家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但是如何有效地保证这些保障性住房科学合理的落地建设是目前最大的难题。其中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问题是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建设,以及沿城际铁路轴向延伸的新城建设战略的提出,城铁新城为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以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的贺胜桥站为例,通过对选址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在城铁站点进行保障性住房选址和建设的可行性及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淑芳 《山西建筑》2014,(22):260-261
重点阐述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类型,同时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的选址、资金筹措、质量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从住房供应结构(Structure of Housing Provision)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广深两城实践,着重论述中国大城市保障房供应的 两种结构,即“政府主导”(大规模建设模式)和“政企联合”(配建模式)。不同的供应结构,根植于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及城 市发展背景,其本质为不同行动主体由于资源动员能力的差异而联合起来以实现保障房供应。“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建设模式盛行 于“十二五”期间,主要受自上而下的中央政府压力以及城市扩张期郊区建设用地的相对可获得性所驱动。在“后‘十二五’”时期, 一方面大城市发展阶段逐渐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新增建设用地受限,而存量用地更新涉及复杂的利益主体和高昂成本,在此 情景下“企业化”的政府无法“独自”实现保障房供应;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保障房需求日益高涨,实现保障房供应的主体多元化(特 别是开发商)是形势所需,“政企联合”的配建模式成为典型。  相似文献   

12.
刘旭旸 《城市建筑》2014,(11):378-378
保障性住房不仅解决了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还为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了一定的住房机会。现如今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一地对其进行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3.
规划土地机制创新,推进保障住房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发展及上海市政府近年来对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结合2008年以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情况,阐述了上海市规划国土部门在职能整合后,从发展战略出发,在规划编制、土地管理、建设实施等方面的机制创新,确保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湖南省拟在2011年~2015年期间,新建廉租房28.7万套,公共租赁房18.6万套。如何切实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设计水平,在较小面积上实现基本居住功能,满足"美观、经济、实用"的要求,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设计单位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保障性住房产生的背景,定位和设计原则,并以2011年湖南省保障性住房方案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为例,探讨了在新建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保障"二字,以期能对以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产生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大规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公共住房除满足特定居民必要的居所需求外,更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公共住房在城市空间中的合理安排和满足特定居民合理居住空间的需求,这既是对城市决策者和规划部门的考验,也对完善城市公共住房机制提出了要求.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的公共住房和新镇建设已持续了40余年,它在城市中以何种空间形态来组织、分布以及形成是考察的重点,并力图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展开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最终得出结论,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新加坡公共住房既大范围实现了国民基本住房保障,也让绝大部分居民能找到适合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住房发展目标从"住有所居"转为"住有宜居"、城市更新由增量转为存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保障房进行调查研究,从选址建设趋势、住区空间特征和社会保障情况3个方面梳理20年来南京市保障房演化的绩效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政策和市场是影响空间和人群发展的核心因素。进而预测新时期保障房发展将以"精细化"管理和"微更新"为趋势,并从政策调整、规划设计、更新改造及社区营造过程对多方参与主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Affordable housing has emerged as a key issue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a wide range of countries. Themes in research on affordable housing development across the world are reviewed.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for low income households have been built on a large sca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mainly in urban fringe areas.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the location on access of residents to services is rare. Studying Nanjing, this paper compares spatial access to services between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Other Housing Communities by measuring distances and imputing walking time between residential land parcels and facilities.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have significantly poorer access than Other Housing Communities, because of poor neighbourhood provision of low order services and poor access to high order services. A household survey of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Other Housing Communities records the daily lives, degrees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s of residents. Residents in affordable housing have low degrees of satisfaction, weak community attachments and desire to move.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at service provision should be planned to keep pace with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se communities become better places to live.  相似文献   

18.
徐莉君 《住宅科技》2010,30(6):59-62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计划建设,并以微利出售给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具有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它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征。文章介绍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的特点和投资成本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时代建筑》2011,(4):16-19
目前,上海已基本构建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动迁安置住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分别解决城镇户籍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解决城镇户籍青年职工、来沪务工人员和引进人才等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动迁安置住房主要解决城市改造区域动迁居民的住房改善问题。各项基本制度和配套政策已在推行实施,并将不断优化完善。"十二五"规划期间,上海居民的住房困难将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