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9,(10):139-141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分别进行了凝聚剂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煤泥水处理的絮凝试验,探索了凝聚剂和絮凝剂复配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加料顺序对煤泥水絮凝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复配工艺,研究了凝聚剂和絮凝剂复配在煤泥水处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入选原煤中火成岩的出现导致细煤泥灰分上升,细粒级含量增多,使得选煤厂细煤泥处理出现较大困难的问题。通过采取更换絮凝剂种类,增加二次加药系统,选择合适助滤剂,改变分级旋流器底流口直径,适当增加浓缩机入料中大颗粒含量等措施,降低了煤泥水遇火成岩时絮凝剂的用量,缩短了加压过滤机的排料周期,极大地改善了煤泥水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难以处理的问题,选用凝聚剂和絮凝剂各2种对潞安屯留矿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单独使用、凝聚剂和絮凝剂联合使用时药剂用量、煤泥沉降速度和煤泥水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上清液浊度达到(40±10)NTU时,随着煤泥水浓度的增加,凝聚剂与絮凝剂用量逐渐增大,而煤泥沉降速度则逐渐降低;凝聚剂与絮凝剂的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絮凝剂时的沉降效果更好,并可节省絮凝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神东布尔台选煤厂煤泥水细泥含量高、泥化严重,导致煤泥水处理难度大的现状,探讨了单一絮凝药剂和复配药剂对煤泥水的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块煤、末煤系统产生的煤泥水而言,使用单一絮凝剂TDX1215效果最好,但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的浊度时,药剂消耗量较大;TDX1215絮凝剂和TDN2109凝聚剂复配效果最好,较佳药剂耗量分别为8 g/t、48 g/t;工业试验表明:使用TDX1215絮凝剂和TDN2109凝聚剂复配药剂处理块煤、末煤系统煤泥水时,可将浓缩机溢流水浊度保持在100 NTU以下,同时与原有药剂制度相比,新型复配药剂可节省絮凝剂23%~55%,节省凝聚剂23%~26%。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絮凝剂与凝聚剂在处理煤泥水时最佳配合使用问题,确保循环水水质,临涣选煤厂与多家高校及药剂生产商联手合作,依据煤泥水小筛分试验-0.045 mm煤泥含量的不同,进行了大量的絮凝剂与凝聚剂配合使用的相关工业性试验,确定出不同条件下絮凝剂与凝聚剂配合使用的最佳用量,最终形成絮凝剂与凝聚剂配合使用优化方案,解决了该厂絮凝剂与凝聚剂配合使用难题。  相似文献   

6.
跳汰工艺下,在高效浓缩机中使用适量弱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加速煤泥水絮凝和沉降,澄清水质;改为重介分选工艺后,由于煤泥量大且矸石易泥化,导致煤泥水浓度增高,长期使用同一种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体环境恶化,大量细泥携带负电荷影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良性作用,甚至会加剧煤泥水悬浮液的胶体体系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先在水体中添加MGO无机凝聚剂,改变水体环境,再选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从而改善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实现了煤泥水深度澄清,降低了介耗和药耗,提升了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二塘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系统的改造以及凝聚剂和絮凝剂的选择、配制、添加方式的改进实践,提出了一种适合该厂煤泥水处理的药剂方案,并给出了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煤泥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是改善煤泥沉降效果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当前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类型及特点,并对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对生物型絮凝剂的研究在今后将会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水的絮凝沉降对比试验,从自由沉降速度、沉淀物浓度、上清液澄清度、絮凝剂最佳添加量等方面探讨了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并从絮凝剂的添加量、煤泥水特性、双向翻转量筒的力度和速度、聚丙烯酰胺溶液等分析了影响絮凝沉降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谢广元 《煤炭学报》1998,23(3):332-336
介绍了MN-5阳离子絮凝剂的研制理论依据,为解决选煤厂因煤泥水中细泥表面电位高,高灰细泥难以积聚问题,对反复合成试验后研制出的有机复合阳离子絮凝剂进行相互增效和吸附量测定、不同pH值时电动电位ζ等特性研究,证明了该絮凝剂是一种煤泥絮凝沉降效果很好的高效药剂,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激光粒度仪、表面电位测定仪、浊度仪及电导率仪一系列先进的仪器,系统分析了煤泥水的PH值、电导率、浓度、表面电位等,综合研究了不同絮凝剂对煤泥水电导率、细混粒表面电位的影响规律,不同分子量、不同水解度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不同无机凝聚剂的配合制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实现了煤泥水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泥水处理中添加絮凝剂是改善煤泥沉降效果的重要措施,兴隆庄煤矿选煤厂采用了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应用于生产。絮凝剂加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浓缩机内煤泥的沉淀效果,制约着煤泥压滤机的工作效率。人工加药既不能保证药剂的溶解度,也无法保障药剂量使用是否均匀;自动加药控制装置的应用,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絮凝剂的使用量,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文献才 《煤炭工程》2019,51(10):148-151
针对平顶山天宏选煤厂煤泥水泥化程度高、难处理的问题,采用传统絮凝剂#1和#2与新型絮凝剂AL9020作对比,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并分析其效果。首先对煤泥进行筛分试验和X射线衍射,并同时对絮凝剂AL9020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煤泥水进行实验室絮凝剂沉降试验和工业级絮凝沉降试验,并探讨了三种絮凝剂对煤泥水的沉降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煤泥水粒度细,粘土矿物含量高,属于典型的高泥化难沉煤泥水,AL9020获得了最佳的沉降效果,实验室试验在用量6mL时,6min后的澄清区高度为18.4cm,上清液透光率为73.2%|工业试验中,AL9020用量为14g/t时,溢流水浓度为1.5g/L。  相似文献   

14.
兴隆庄煤矿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兴隆庄选煤厂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根据其煤泥水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絮凝剂和凝聚剂进行沉降试验。选择无水石膏为凝聚剂,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通过复配使用,试验得到最佳使用量:100 mL煤泥水中投加1%石膏10 mL,再加入0.8 mL浓度为0.1%的PAM溶液;试验结果:上清液SS为330 mg/L,COD为193 mg/L。  相似文献   

15.
<正> 絮凝剂品种繁多,效果各异。60年代以来,选煤厂为了加速煤泥水澄清,曾先后使用了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硫酸铝、腐植酸等作为澄清煤泥水的絮凝剂,其中使用聚丙烯酰胺的较多。采用这些药剂,对加速煤泥水的澄清均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难沉降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问题,以煤泥水溶液化学性质调控为切入点,探索了影响煤泥水沉降的主要溶液化学离子,其中钙镁离子影响最显著;以钙离子为例,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钙离子沉降试验效果,确定了调控钙离子的有效浓度;利用正交试验,对钙离子浓度和絮凝剂浓度配比进行优化。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通过调控煤泥水的溶液化学性质实现煤泥水沉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某煤泥及其浮选后的精矿、尾矿进行了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单一的有机絮凝剂或无机凝聚剂都不能获得好的沉降效果; 无机凝聚剂CSUX2和有机絮凝剂CSUX3组合使用, 可获得较好的沉降效果, 且宜先添加有机絮凝剂, 后添加无机絮凝剂, 添加时间间隔为3 min。随着CSUX3用量增加, 沉降比增大。但当絮凝剂用量达到一定值时, 会出现峰值, 此后再增加絮凝剂用量, 沉降效果反而下降。煤泥颗粒越大, 沉降效果越好。在组合药剂CSUX3+CSUX2用量相同的情况下, 煤泥尾矿沉降效果优于煤泥精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平朔二号井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药剂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新型高效絮凝剂及其复配药剂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并对该厂煤泥水药剂制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剂PTDN2140和絮凝剂PTDX1220配合使用,先加PTDN2140、后加PTDX1220,且其用量分别为187、2.5 g/t时,煤泥水沉降和澄清效果最好。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用量和加药顺序的确定,为该选煤厂煤泥水的有效沉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改善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工作,首先要强化煤泥的澄清、浮选及过滤作业。本文介绍利用絮凝剂强化煤泥水澄清工艺,研究高分子化合物BMC对煤泥的絮凝机理、规律、添加方法及合格溶液制备新工艺。并以白桦中央选煤厂为例,介绍煤泥水澄清新工艺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红菱矿选煤厂煤泥水工艺流程及原煤泥水工艺存在的问题,从药剂的选择和药剂制度的制定及工艺设备的改造等方面阐述了其煤泥水系统的改造,指出针对浮选尾矿采用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煤泥水泥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