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蔚文 《杭州科技》2001,22(4):37-37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输液操作,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护士,有时仍会有不能“一针见血”的情况发生,尤其在小儿科更是多见。小孩的皮肤组织较为细嫩,反复穿刺,容易损伤血管与组织,所以护士应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为此,作者对影响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作了一番研究。 一、各种主客观因素 1.小儿本身的因素 由于小儿血管静脉隐匿、较细、可见段小,且较滑、回血较慢。同时小儿易躁动,穿刺时位置不易固定,加之哭吵不配合,从而影响静脉穿刺。而某些疾病如腹泻致脱水的患儿,末梢循环、皮肤弹性较差,血管可…  相似文献   

2.
虎妍妮 《甘肃科技》2010,26(16):152-153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难度较大,为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和血管损伤,临床多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常因固定方法不当或小儿乱动撕扯而导致输液中断。笔者本人通过长期观察和工作实践,对于小儿头皮静脉及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采用多重式固定的方法,大大地减少了患儿头皮针的移位。基本避免了"滚针"现象的发生,增加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3.
小儿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减轻患儿家长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紧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小儿的特殊性,好动、不易合作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容易失败。我院儿科对152例患儿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总结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相应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小鼠因其体积小,尾部静脉细,给尾静脉注射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涂擦酒精和二甲苯均不能使尾静脉充分扩张。本实验室采用水浴浸泡法能使尾静脉血管充分扩张,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1 注射方法将恒温水浴锅温度调至45℃左右,大小鼠用固定器固定,左手握住固定器,拇指及食指固定尾巴根部,将尾巴放入水浴锅,同时右手在根至尾尖方向按摩。约2min从水浴锅中取出,此时血管清晰可见,用酒精棉球消毒,将头皮静脉针连接注射器,小鼠用小儿头皮静脉针,大鼠用成人头皮静脉针,针头平行刺入血管约0-5cm,进针时另一人需用手指夹住尾…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危重病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00例危重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液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通液法置管“见回血进针1mm,打开输液管开关通液体送软管进血管,自然退出针芯”的改进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法置管“见回血进针1mm,边送软管边退针芯或采用先退针芯少许,再将软管并针芯送入血管然后抽出针芯”的传统方法。结果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88%,高于对照组的64%(P〈0.01)。结论通液法置管在危重病患儿头皮静脉置管中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早为危重病患儿建立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头皮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由一位固定护士操作,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法。结论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能有效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求护士准确、熟练、快速地完成静脉穿刺,一旦穿刺失败,则要求静脉切开,不但增加病人痛苦,且可能错过抢救机会。故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率,有重要。因此本人对静脉穿刺总结了如下体会:1、穿刺静脉的选择及保护小儿静脉穿刺我们多选择头皮静脉。因为头皮静脉分布多,静脉管径相对稍大,穿刺比较容易。其次手背、足背静脉呈网状分布,分枝较多,侧枝循环好、皮下组织少,静脉明显。由于小儿静脉细而薄,神经末梢丰富,痛觉敏感,对治疗不合作。穿刺成功后,固定是关…  相似文献   

8.
速麻安2号注射液对猪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我室对猪的麻醉采取的是沿耳背部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的方法。由于猪不易保定(尤其体重达50kg以上的猪),皮肤较韧,血管暴露又不太明显,给进针带来了困难;进针后,头皮针也不易被固定,还常由于猪耳朵的摆动而使针头脱出或刺穿血管;所需戊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临床输液时限长且血管条件较差的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反向穿刺的可行性,以400例年龄从出生2天至2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头皮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进行穿刺,试验组采用留置针反向穿刺,对照组采用正向穿刺。比较了两组穿刺的成功留置率和穿刺成功后的回血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成功留置率和成功穿刺后回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得出结论:临床输液时限长且血管条件差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头皮静脉穿刺息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由一位固定护士操作,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进行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头皮静脉穿刺法。结论: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辅助器能有效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因小儿血管细而不明显,皮下脂肪层厚,而且理智能力差等特点,故选好部位,熟练操作,把握角度,穿刺才能成功,而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也是一步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套管针又名头皮式套管针 (Intim a) ,在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方面优于头皮针输液 ,我院自 1999年 3月起临床应用此针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该技术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方法Intim a分为直型、Y型两型 ,采用美国生产的 Vialon材料制成。(1)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量丰富的血管。(2 )消毒范围 :头皮针一般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为 5 cm,In-tima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为 8cm以上。(3)进针 :Intim a与皮肤呈 15°~ 30°在血管的上方直刺血管 ,速度要慢。角度太小 ,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 ,易引起渗漏 ;角…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护士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首先要了解静脉在人体四肢分布及血竹的运行,然后根据病人病情输入的药液性质、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好适当的穿刺部位。当穿刺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要继续顺血管的走行.冉进针0.3~0.5cm,S以保证针头在静脉血管内下易滑出。对于不同的病人和下同的静脉血管应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和不同的穿刺进针。下面谈谈5种静脉穿刺的体会:一、老年病人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老化,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粗、变硬,陈脉针腔也狭小,因此,静脉穿刺应从末稍血管开始,从近端至远端逐步向上移行或经常交替穿刺,从而…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因小儿血管细而不明显,皮下脂肪层厚,而且理智能力差等特点,故选好部位,熟练操作,把握角度,穿刺才能成功。而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也是一步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低瓶法配合变换手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住院患儿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每组60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结果实验组一针成功率93.9%,对照组一针成功率87%,(z=17.098,P=0.002),实验组液体外渗率3.0%,对照组液体外渗率11%(x=29.490,P=0.000);实验组针头脱管率1.0%,对照组针头脱管率8.9%,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z=238.570,P〈0.01)。结论采用低瓶法配合变换手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一针穿刺完成输液计划明显提高,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尤其对于危重患儿,保留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利于患儿的抢救和治疗。但由于孩子小、不配合,有些孩子的静脉条件又差,这就给护士的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难度,也给患儿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刺激,更加剧了患儿对输液的恐惧。自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我科的广泛使用,解决了这诸多的难题,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操作方法使用美国B、D公司的一次性Intima-Ⅱ静脉留置针备齐用物。使一次性静脉输液袋的针头与静脉留置针相连,并排尽空气。由助手固定小儿头部,备好头皮,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两周岁以内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主要是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技术熟练,并给予合理固定.  相似文献   

18.
探讨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甘肃省金塔县中医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接诊的108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找出影响穿刺失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实施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080例患儿中,失败案例56例,占比5.19%,其中护士因素占比46.43%,患儿因素占比26.79%,家属因素占比26.79%。有诸多相关因素可影响到静脉留置针穿刺,诸如护士因素、患儿因素、家属因素,应加强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患儿施针的灵活应变能力,通过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最大限度降低穿刺失败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与输液相关护理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本院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在成立2年来的1245例患儿静脉穿刺输液相关的操作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本组1245例患儿静脉1次穿刺成功1213例(97.43%),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整体穿刺水平和自信心;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和工作效率。结论注意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芹  高文芳 《甘肃科技》2011,27(4):135-136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在穿刺中及穿刺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必须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就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