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叶黄杨叶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小叶黄杨叶不同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用系统溶媒(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水)的方法对小叶黄杨叶进行提取,观察各提取物对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致高血脂症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结果 小叶黄杨叶醋酸乙酯提取物的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小叶黄杨叶的水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均有显著的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作用,小叶黄杨叶氯仿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均无降血脂的作用.结论 小叶黄杨叶醋酸乙酯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小鼠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的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其不同极性部位;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不同极性部位干预,观察其对小鼠血清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醋酸乙酯低剂量和正丁醇高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转氨酶的活性;正丁醇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SOD活性,醋酸乙酯组可以显著提高SOD活性并降低NO含量.结论 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可以降低转氨酶活性,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抗肝损伤活性,且醋酸乙酯部位优于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3.
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决明子进行分部位提取,制得决明子提取物。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各提取物进行降血脂药效学研究,确定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结果决明子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论正丁醇提取物为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确定中药白毛夏枯草镇咳、祛痰作用的成分。方法:白毛夏枯草的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3个部位。小鼠被灌胃给予石油醚部位2.1g.kg-1,醋酸乙酯部位1.47g.kg-1,正丁醇部位1.71g.kg-1,记录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5min内的咳嗽次数。此外,计算小鼠呼吸道排出的酚红量。同时,通过3个部位的HPLC图谱的色谱峰平行比较其化学成分。结果:3个部位中的醋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延长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同时增加酚红的排出量。而且,木犀草素和芹菜素被证实存在在这个部位。结论:白毛夏枯草醋酸乙酯部位有镇咳、祛痰作用,其中含有的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可能是其中的2个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布渣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胃液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香砂养胃丸组、布渣叶石油醚部位组、醋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剩余水层部位组.各治疗组连续给药7d后,做胃液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均能显著增加胃液分泌量(P<0.05);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剩余水层部位均能显著降低胃液pH值(P<0.05或P<0.01);正丁醇部位能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P< 0.01).结论 布渣叶对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影响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  相似文献   

6.
细辛不同提取部位镇痛作用及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辛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和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得到4个部位,通过冰醋酸化学致痛和热刺激复制小鼠疼痛模型,对细辛的石油醚提取物、醋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且采用灌胃法观察其各提取部位急性毒性反应1周,并观察细辛醇提液不同极性部位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Bliss法测定LD50.结果 细辛醋酸乙酯提取物0.020 7 g/kg剂量能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刺激, 测得石油醚部位LD50为(1.021 5±0.148 5)g/kg, 醋酸乙酯部位LD50为(0.124 5±0.019 5)g/kg,正丁醇和水相部位未能测出LD50,按最大耐受量方法测定,测得0.56 g的正丁醇部位用药量是20 g体重小鼠的最大耐受量, 0.8 g的水相部位用药量是20 g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结论 细辛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同时也有较强的急性毒性作用;提示细辛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在醋酸乙酯提取物部分,其毒性成分和有效物质可能为同一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广西特产药材青天葵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青天葵部位提取物的制备主要采用溶剂法,青天葵全草先用95%的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甲醇依次提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4个提取部位。活性筛选采用MTT法实验,观察青天葵提取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青天葵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论首次确定了青天葵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分是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淋巴细胞,以生物热动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免疫活性,并以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板蓝根水提部位、萃后部位具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有机溶剂萃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但其活性不显著。生物热力学方法与常规药效学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为:萃后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9.
草龙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草龙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草龙各个部位提取物及单体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抑菌的活性,水提取部位在高质量浓度下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石油醚提取物没有抑菌活性;从醋酸乙酯部位分得的没食子酸也有抑菌作用.结论 草龙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醋酸乙酯部位;没食子酸单体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段丽  张永萍  缪艳燕  傅建 《中草药》2018,49(12):2902-2907
目的研究血人参提取物体内外对乳腺癌4T1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血人参不同提取部位体外对4T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小鼠4T1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人参不同提取部位(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乙醇提取物)组、顺铂组,给药15 d后观察小鼠脏器指数、体质量,计算抑瘤率,进行肿瘤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血人参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乙醇提取物对4T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28.9、323.4、322.6μg/m L;血人参石油醚部位组、醋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部位组、乙醇提取物组及顺铂组对4T1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55.88±6.68)%、(66.67±14.32)%、(65.71±12.38)%、(53.81±16.17)%、(43.73±25.73)%、(76.85±11.38)%;血人参不同提取部位组中,石油醚部位组具有降低脾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的作用;从肿瘤体积和抑瘤率结果来看是醋酸乙酯部位最好。HE染色显示石油醚部位组肿瘤细胞明显比模型组少,细胞排列松散,病理性核分裂现象、肿瘤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少,有少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结论血人参提取物在体内外对4T1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体内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寄生在木麻黄树上的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溶剂法,将中药材桑寄生用95%乙醇和水分别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5个萃取部位,与桑寄生水提物,一共6个不同部位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与HL60,采用MTT法,观察桑寄生不同萃取部位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桑寄生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体外抗白血病作用显著,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结论 首次确定了桑寄生的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偏最小二乘(PLS)法和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醇提物、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提部位对黄疸性肝炎小鼠的保肝退黄作用。方法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置高、低剂量(9、3 g/kg),分别ig给药,连续7 d,于给药第5天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复制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采用PLS法结合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各提取部位的总保肝效应。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除石油醚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氯仿部位低剂量组外,栀子根其余各提取部位对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对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有一定减轻,多指标综合评价表明,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保肝退黄效果最好。结论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有较好抑制黄疸型肝炎的作用,其中以醋酸乙酯高剂量组作用最佳,可能是保肝的活性部位,机制可能与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增强胆红素代谢、胆汁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瑶药地菍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罗泽萍  周焕第 《中成药》2014,(5):1065-1068
目的观察瑶药地菍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活性。方法地菍用95%乙醇提取,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制备不同提取部位,分别采用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及高浓度葡萄糖致小鼠高血糖模型,观察地菍的降血糖活性。结果地菍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结论瑶药地菍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主要降糖活性部位,尤以乙酸乙酯部位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4.
葫芦茶不同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葫芦茶不同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BG)、血脂及胰岛素(INS)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回流提取法对葫芦茶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采用腹腔注射STZ 15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mg.kg-1),石油醚部位组、氯仿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60%乙醇部位组,给药剂量均为200 m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给药20 d后,眼球取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生化法检测血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对STZ所致DM小鼠有显著降低FBG的作用(P<0.05或P<0.01),其中60%乙醇部位降糖效果最为显著,降糖率为23.61%,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或P<0.01),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对DM小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葫芦茶降血糖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60%乙醇部位,能明显降低STZ致DM小鼠模型的BG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MTT法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半边旗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刺齿半边旗的石油醚萃取物、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井栏边草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剑叶凤尾蕨的醋酸乙酯萃取物;线羽凤尾蕨的正丁醇萃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上述凤尾蕨属几种药用植物的萃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魏调节血脂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新疆阿魏调血脂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法将新疆阿魏分离成不同极性部位,硝基苯酚法检测各极性部位作用后脂肪酶活性,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测阿魏各极性部位作用后Hep G2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三酰甘油(TG)测定试剂盒检测各极性部位作用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Hep G2细胞胞内TG含量。结果阿魏石油醚部对Hep G2细胞内胆固醇无影响,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甲醇部高、中、低浓度均能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阿魏各极性部位对脂肪酶活性均无抑制作用;阿魏石油醚部对Hep G2细胞内TG无影响,高浓度正丁醇部可降低细胞内TG,中浓度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甲醇部均能有效降低细胞内TG,低浓度乙酸乙酯部可降低细胞内TG。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有较强的调血脂活性,初步确定为阿魏调血脂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柴胡、黄芩配伍抗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部位。方法:用70%乙醇对原药材进行回流提取,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对醇浸膏进行萃取,分别制得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水饱和正丁醇部分和水部分。采用白酒灌胃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中的GSH含量为指标,观察柴胡、黄芩(1∶2)配伍不同提取部位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升高的ALT、AST含量均有降低作用,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升高肝匀浆GSH含量,水饱和正丁醇部位对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可能存在于水饱和正丁醇部分。  相似文献   

18.
栀子降尿酸有效部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确定栀子降尿酸作用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得到4个部位,分别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液部位,采用氧嗪酸钾盐诱导的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栀子总提物和4个部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栀子总提物组、乙酸乙酯组和水组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栀子总提物组、石油醚组和水组能够较好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栀子总提取物和各部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栀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水液部位为降尿酸活性部位,其降尿酸作用部分机制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青梅和大叶鱼骨木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青梅和大叶鱼骨木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常规扩散法测定青梅和大叶鱼骨木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浸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枯草杆菌、根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活性.结果 在两种药物提取浸膏中,只有青梅醋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以及大叶鱼骨木氯仿浸膏对这3种细菌有抑制活性,而所有浸膏对两种霉菌均没有抑制活性;同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其抑制效果也逐渐增强.结论 青梅醋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以及大叶鱼骨木氯仿浸膏对3种细菌有抑制活性,而所有浸膏对两种霉菌均没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合欢花抗抑郁活性部位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合欢花抗抑郁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药理实验对合欢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及其各萃取部位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果合欢花醇提物与水提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与对照品安拿芬尼类似,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游泳的不动时间。结论合欢花醇提物与水提物及其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对“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有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提示非极性成分及中等极性成分可能为合欢花抗抑郁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