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镛 《气功》2009,(7):660-661
用手指作画是中国画家的创造。画家的十只手指,拇指是大笔,小指是小笔,其它手指是中笔,拳掌是巨笔,各有所用,变化无穷。  相似文献   

2.
对加强医学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医学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转变观念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队伍建设是根本,强化管理是关键,物质基础是保证,“三风”建设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药茶美容颜     
一个身体健康、脏腑气血充盈的人,尤其是女性,应该是面色红润、富有弹性,表明气血充盈、脏腑调和,才是真正健康的标志。如果面色黯黑、皮肤粗糙干涩,形容枯槁,面色无华,不仅影响美观,也说明是一种疾病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的面部色素改变,  相似文献   

4.
补肾与强身     
中医认为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肾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故人体健康与否,其本在肾,肾中精气虚衰,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补肾固本,调和阴阳,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生命活力从哪里来?我们的领导从哪里来?生命活力和领导力,是和魅力,精神,胆识有关系的。诸如魅力,魂魄,在人们看来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可在《黄帝内经》里,“魄”是和肺气密切相关的,“精”藏于肾经,“神”是指心神。《黄帝内经》是惟一一部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这业,是大功德,大慈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帮助每个人认知自我,培养自身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症候,临床比较多见,本病是由于正气亏虚,肝气郁滞,痰浊阻肺,气血瘀滞,寒凝等因素引起新脉闭阻不畅,临床上以胸中或左胸部发作性闷痛为主要表现,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在北方由于寒冷,气温温差大,是导致本病诱发的主要原因,为探讨其治疗规律,发现新的治疗特点,笔者应用温阳通脉解郁法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按摩与康复医学》2008,24(11):20-20
刮痧和按摩导引都属于自然理疗,是中医内病外治的特色疗法,疗效确切无药物副作用,倍受人民的推崇。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当某一个脏腑出现病症时,除了直接调整本脏腑和外脏腑,还应调整其它脏腑协同康复,强调整体观念,讲求标本兼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内外,并能调节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将人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经脉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成.喻穴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人体疾病的反应点也是中医施术的部位,解剖学也解剖不到的,是我国人民经几千年积累完善的,古老面独特的医疗理念。  相似文献   

8.
楼绍来 《科学养生》2008,(10):19-20
顾铭浩面色白净,少有老年斑痣。 顾氏一门6医生,3个中医,3个西医。最早祖母是中医,然后叔父继承中医,最后由他继承。3个西医,妹子和妹夫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同学,妹子是妇科教授,妹夫是外科教授,儿子是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医科教授。顾铭浩学中医是因为从小受了祖母王春娥的影响。祖母出身于中医世家。  相似文献   

9.
上床入睡是人体的主要休息方式,睡眠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心身健康。对于失眠患者来说,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寝卧起居情况,何时入睡,何时起床,作息制度如何,卧室的布置怎样,被褥是厚是薄,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安逸的卧室环境,幽雅的居室布置,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作息制度,是保证高质量睡眠的首要条件。失眠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何谓“福”?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平安无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终。书中还提出了对生命有重要影响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忧,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愚懦。在“五福”与“六不幸”之中,长寿被列为五福之首,而早亡则被列为第一不幸。  相似文献   

11.
肖华 《科学养生》2008,(4):31-31
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性,为了自己有个好皮肤,甚至不惜代价,但往往不遂人愿,常常是化妆品越擦越多,而皮肤却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生》2008,(10):45-45
耳面颜色暗淡无光,耳背挂有“细小白霜”,朵片粘连卷曲,结成团块,手感沉重、硬邦邦。放到口里细细品尝,味道异常。咸的是盐,甜的是红砂糖或者蜂蜜,涩的是硫酸镁或者硫酸铜,苦的可能是盐卤。另外,它的吸水性也相对差,吸水后体积仅能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13.
爱美的人,应该是身体健康、脏腑气血充盈的人,尤其是女性,皮肤显得滋润、白里透红而富有弹性,如果肤色黯黑、皮肤干涩,不仅影响美观,也是一种疾病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的面部色素改变。祖国医学认为,皮肤面色黑而干涩,乃是饮食失节,气血失调,肾虚,肾色外露等原因所致,应采取滋阴补肾,健脾生津,调和气血等法,可以使面色白嫩润泽。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是一部以医学内容为主体、涉及众多学科的巨著,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笔者从四方面探讨了执教《黄帝内经》的体会:一是借鉴古代注解,释难解疑,二是参阅现代研究,阐明医理,三是结合临床实践,学以致用,四是学经而不泥经,取舍有度。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人眼里,拳击是男人的世界,力量、征服、打击,充满雄性甚至残暴的气息。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内心独立、渴望自我的女人,给自己个机会,尝试带上拳套,瞄准对手,集中力量打出一拳,你体会到更多的是宣泄、进攻和挑战,是那种叫“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和中医俗称的病名,又名卒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大脑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性中风;另一种是由于血管阻塞,致使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达到大脑的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主要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元构成中,逻辑语言结构是辩证逻辑,动力学结构是经验总结再升华,社会文化结构是传统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一是有机论人体观,二是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三是信息观和系统思维,四是证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返老还童是人们的普遍愿望,然而这一愿望与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是相违背的,因此也是不能实现的。现实生活中,在老年人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返老还童”现象,不少人喜出望外,认为是健康长寿之吉兆,其实不然。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异常现象常常是疾病发生的信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丸散膏丹自制剂,伴随中药汤剂走过了几千年历程,在中药大家族中,汤剂,丸散膏丹直至现代化的中药片剂、冲剂、注射剂。中药自制剂始终处于中药金字塔的基坐部分,是连接国药准字号的中间环节,也是仪次于汤药的主导剂型。由于丸散膏丹药力较汤剂平缓,持久,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发展并推广中药自制剂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单方独剂到复方中药,是中药进步的象征;汤剂,中药自制剂,中成药,中药自制剂占临床用药半壁江山,作为承上启下的中药自制剂,同样是中药创新的基础环节,除此别无它路。 中药创新离不开鼓励中药自制剂发展,舍近求远,对中药自制剂采取非鼓励措施,只会使中医疗效及中医事业受到严重阻碍。一边是中药自制剂,一边是中药现代化。选择传统与现代并举才是中药发展的正确道路。中药单体研究不能代替中药自制剂及中药复方研究。辨证施治,辨证是医,施治是药,中医离开中药是不可想象的。辨证施治是实事求是,是围绕着病情变化遣方用药,辨证施治是病和药,是矛盾的集合体,两者互为依存,构成中医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矛盾和谐,对立统一是中医辨证观的理论核心,循环思维,反向思维,变向思维构成了中医理论区别于西医的关键内涵,天人相应,整体互动,动态平衡构成了中医生态医学的基本法则。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科学内涵,阴阳五行不但具有汉字的符号意义,而且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形文字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科学,中医理论是指导,临床医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肢解中医理论,片面理解中医(非系统性),理论脱离实际,中医中药脱节(中药自制剂缺位),是目前中医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回音     
《东方养生》2012,(12):12-12
在如今网络文化盛行,经常刷屏的人已经丧失了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东方养生》虽然是本航机杂志,但是其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底蕴,细细品读,字字回味。另外,不是所有的报刊亭都有得卖,这么好的杂志应该加大读者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