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短期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8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9),治疗组(n=29)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退热、抗惊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丙戊酸钠,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时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75.86%,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短期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5-10mg/kg.次,2次/d,两年内未见热性惊厥后减量至5-10mg/kg.次,隔日1次,巩固用药半年后停药。结果实验组在1h内惊厥控制率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实验组仅4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仅有1例继发癫痫;而对照组有12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6例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2%。结论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癫痫患儿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的273例癫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及其使用的丙戊酸钠剂量。结果:要达到相似的血清丙戊酸浓度,不同年龄组的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给药剂量有差异,1~3岁患儿所需的剂量最大。服用相似剂量不同剂型的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溶液剂和普通片剂。血清丙戊酸浓度与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日剂量相关性优于按体质量计算的日剂量。结论:血清丙戊酸浓度与剂量相关性差,个体差异大,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1次热性惊厥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4 mg/(kg·次)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2-5年,治疗组1例(1.25%)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27例(33.75%)复发。结论:苯巴比妥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徐青  罗百枝 《淮海医药》2010,28(4):350-350
目的观察短程苯巴比妥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9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预防组,治疗组于发热超过37.5℃时即予口服苯巴比妥钠,对照组不予上述处理。结果治疗组无论有无高危因素,惊厥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短程口服苯巴比妥钠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疗效满意,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临床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新苗  叶秋明  刘英 《中国药房》2011,(28):2624-2627
目的:分析和探讨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方法:根据丙戊酸钠药代学和药动学特点,并结合临床药师参与的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实际案例,对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根据患儿具体生理、病理情况选择给药剂量,综合分析和避免治疗方案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以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依据,及时调整药物及剂量,制定动态、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及用药监护,使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结论:临床应用丙戊酸钠时应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开展药学监护,有效促进丙戊酸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后,比较添加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癎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131例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患者,进行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癫癎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 应用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者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者分别为72.6%和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1%,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7%.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一次热性惊厥的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口服苯巴比妥3~5mg/(kg·d),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1~5年,治疗组2例(3.33%)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19例(36.54%)复发。结论苯巴比妥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比较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托吡酯组 39例 ,丙戊酸钠组 4 1例 ,托吡酯成人及儿童剂量在约 2mo中逐渐增至 2 0 0mg·d- 1及 4mg·kg·d- 1左右 ,po ,bid。丙戊酸钠缓释片成人剂量 0 .5~ 1.0 g·d- 1,儿童剂量逐增至总量 15~ 30mg·kg·d- 1,为每日清晨或早晨、中午 2次服用。治疗 4mo及 6mo后评定疗效。结果 :托吡酯组治疗 6mo的继发性全身发作 ,简单及复杂性部分发作有效例数优于丙戊酸钠组 ,4例在加药期快时出现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丙戊酸钠组 1例发生骨髓造血功能严重低下。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简单及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疗效优于丙戊酸钠 ,无骨髓抑制 ,也无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小剂量丙戊酸钠和小剂量安定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安定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观察组患儿止惊时间(12.51±3.45)min和退热时间(11.56±2.47)h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17.28±4.12)min,(16.41±3.6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14,6.960,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5%)和复发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4.114,P<0.05)。结论作为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药物,丙戊酸钠较安定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促进恢复,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院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西泮共同治疗。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好(P<0.05);研究组热性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可以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临床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危险因素、转归,强化对儿童热性惊厥的认识。方法将122例热性惊厥患儿采用针刺加中药疗法治疗。采用毫针直刺患儿人中穴,随后进行物理降温,待患儿停止惊厥抽搐后给予口服清热息风汤,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大部分患儿痊愈出院,6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无效。在长期随访中有6例患儿转化为癫痫。结论儿童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医生及家属对热性惊厥的认识,对预防及治疗儿童热性惊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 (以下简称 FC)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 1∶ 1配对法对 6 6例 FC儿童的智力发育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FC患儿中绝大多数 (87.88% )的智商 (IQ)在正常范围 (≥ 70 ) ,但与配对组儿童比较 ,平均 IQ低于配对组。FC的首发年龄越小对 IQ影响越大。智力缺陷 (IQ<70 )儿童的 FC的反复发作 (≥ 3次 )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结论 :FC对儿童智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预防 3岁以内儿童 FC的发生和控制 FC频繁发作对保护儿童智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再发与血清钠的关系,从而预测和防止热性惊厥的再发生。方法:将53例发热并出现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发热但无惊厥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1小时内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钠浓度。结果:对照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36.54±3.85 mmol/L,观察组平均血清钠浓度为130.12±2.25 m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惊厥≥2次者血清钠平均值明显低于惊厥1次者(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降低,低血钠可能是同一热性病程中24小时内惊厥多次发作的诱因之一。血钠浓度检测应作为热性惊厥患儿常规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清热止惊汤联合布洛芬混合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清热止惊汤联合布洛芬混合液治疗32例的治疗组和清热止惊汤治疗31例的对照组,观察惊厥治疗效果、体温情况以及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从治疗后15 min开始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儿从治疗后45 min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清热止惊汤联合布洛芬混合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能够更为快速地降低体温,改善呼吸道症状,更为有效地控制惊厥状态,是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前馈控制的实施方法及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C组和C+G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高热惊厥前馈控制护理.统计两组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情况,检测患儿血清指标(PaO2、PaCO2、P/F)和血清神经功能指标(NSE、S-100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安定静脉注射(静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 将2002年6月~2006年6月103例小儿热性惊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肌肉注射(肌注)苯巴比妥钠,治疗组54例给予安定静注治疗.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53%、治疗组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安定静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可以明显增强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及惊厥后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门诊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抗生素控制原发感染,采取对症处理控制惊厥;试验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连续使用2周。观察惊厥复发次数、脑电图改变、复发惊厥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各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试验组热惊厥复发率、复发惊厥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后1周和2周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联合对症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并降低热惊厥导致的脑损伤,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王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07-408
目的探讨布洛芬-安定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布洛芬-安定混合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实验组采用直肠给药。结果实验组体温下降时间和惊厥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药物副反应低于对照组,1h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布洛芬-安定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