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清·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所著《血证论》系统地总结了血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其治血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纲领,久为医者所宗。纵览唐容川治血法,独遵张仲景“治血以治冲为要”之旨,注重调治冲脉,强调调整和恢复冲脉的生理功能是治疗血证的重要环节,阐发和补充了仲景学说的理论内涵。其从调冲入手治疗血证的证治经验对于血证的临床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各种出血病症积累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见解不同凡响,值得单独列出讨论。从探求阴阳至理的观念出发,他首先强调血症辨治象其它病症一样,也要按照阴阳虚实为纲,他在《医法圆通》“血证门(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中指出:“血证虽云数端,究竟不出阴阳盈缩定之矣。”“予治一切病证与此血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他对阳虚不能统血,阴血外越引起失血的见解可称超凡脱俗,独有建树。下面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可谓久也,早在清代就有了论述血证的专著《血证论》,其作者唐容川对血证的病因、病理有较为完善的认识,他认为血证的病因不外乎外感风热;肝郁火盛,迫血妄行;心脾两虚,脾不统血;心肾双亏,瘀血内阻。他强调心肝脾是辨证论证的关键。提出了止血、清瘀、宁血、补血为治疗血证之大纲,提出了人体正气的强弱,是衡量血证预后的先决条件。他主张使用下法,认为血证气盛火旺者十有八九,用下法可使火热得以下行,血汗同源,吐伤津液。所以汗法、吐法是治疗血证的禁忌证。书中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为中医治疗血证奠定了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血证论>为清代唐宗海所著,该书专论内、外、妇各科血证,对气血的机制,血证的辨证,无不阐述精详,发挥尽致.书中提出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虽专为内科"吐血"而设,实为通治血证之大纲.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多引用此四法,并以此作为血证治疗的提纲.此理论对于眼底血证的治疗,亦有极高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个人认识及临床实践,将唐宗海治血四法在眼底血证的运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末名医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所著《血症论》一书共八卷,系统地总结了血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其血证治疗“止血、祛瘀、宁血、补虚”四大法,久为医界治血准绳。论证用药,颇多独创,多为其临证实践之心得体会。血证与肺的关系甚密,唐氏血证从肺论治的经验独树一帜,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兹探述如下。1咳血唐氏指出:肺主气,咳者气病也,故咳血属之于肺。他认为:肺主咳嗽,坦”人必先知咳嗽之原,而后可治咳血之病”。咳嗽吐红之证,多有因外感者,且此证最多,须知咳因气病,然使不犯血分,又何练而失血也哉!故治疗…  相似文献   

6.
唐容川治血法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血止后的运用叶松,甘爱萍唐容川的《血证论》是一部专论血证的专著,为治疗血证之大全,唐氏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治血四法深为近代医家推崇,对当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医学界对溃疡病合...  相似文献   

7.
《血证论》一书,提出治血证重在补肾阳,滋脾阴,治冲脉独取阳明之论点。独创治血证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并指出血家虽为虚痨,但不可滥补。为后世临证施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1血证的基本概念 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病证,包括髓劳、紫癜等.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血液在经脉之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血液溢出脉外即为血证.<血证篇>为血证的专著,对各种出血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治都有精辟论述,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4法为通治血证之大法.  相似文献   

9.
章亚成 《江苏中医药》2007,39(11):71-73
和血法为和法在治疗血证中的具体应用,为广义和法的一种,含理血法的各种特点,兼和法之精要,为治疗血证之要法.临床上,和血法适用于病证复杂者,当行血、破血、凉血、补血等单一治法难于奏效且可能产生副效应时,都可以使用和血法.和血法在治则上强调调和,治疗用药上强调平和,不峻不烈、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与其他治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使用和血法,应注意忌偏、忌急、忌重、忌呆.  相似文献   

10.
血分证与血证在概念范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治验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故对血分证和血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法方药进行梳理,认为血分证不仅是温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属于血证范畴。血分证的临床表现有出血、紫斑,其病机核心为热邪深入血分,需用凉血散血之法;而血证的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有火热内炽、迫及血分之病机,需用清热凉血之法。从多个角度来看,血分证在血证范畴之内,对血分证与血证的相关理论进行辨析,希冀深入把握血证之范畴。  相似文献   

11.
张红  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2013,6(5):345-346
系统回顾了唐宗海《血证论》中记述的中医妇科血证的文献,提出唐宗海治学之精神:求实有验;病机之要妙:虚实寒热;辨证之法门:常法异法。其中,血病用热药、消瘀之要法等对目前临床诊疗血证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较高复发率及病死率,其在中医学中属于“血证”范畴。唐宗海“治血四法”乃“通治血证之大纲”,对血证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现基于“治血四法”探讨ANVUGIB的病因病机,提出“止血为第一要法、止血不忘消瘀、宁血必先求本、补虚需掌握时机”的治疗思路,为运用“治血四法”辨治ANVUGIB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3.
血证 ,是指以出血为主的病证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血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与血有关的疾病 ,包括各种出血、血瘀、血热及血病有关的并发病证 ;狭义血证通常是指以出血为主要证候的各个不同部位出血病证的总称。血证在临床极为常见 ,正确地掌握血证的病理机制 ,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引起血证的原因颇多 ,不可一味偏重瘀血热迫血妄行 热邪内盛 ,迫血妄行 ,血溢脉外 ,是引起出血的主要机理。宋《济生方》云 :“夫血之妄行 ,未有不因热而发。”李东垣指出“诸见血皆责于热”。热邪又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因感邪部位不同 ,所…  相似文献   

14.
唐容川上溯内难仲圣,近考诸贤,参验心得,集血证为专著,成后学之蓝本。唐氏根据血证的特点及病变的不同阶段,确立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通治大纲;综合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条分缕析,辨别疑似,论证用药,独具匠心。并倡和法为血证良法,和法之中又善用小柴胡汤加减。笔者阅览是书,用此方者约55则,涉37门。现藉小柴胡汤之应用,试析血证和法之妙义,与同道共鉴。一、血出缘于外感,和止取效。出血可因外感或内伤,缘于外感者,本当疏表,但  相似文献   

15.
蓄血证有狭义、广义之分,仲景《伤寒论》下焦、膀胱瘀血之蓄血证为狭义蓄血证,其病位包括下焦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尿道、冲任二脉及精室、胞宫,总以下焦少腹为主。现代中医学对蓄血证的认识有所发展,凡在里之瘀血与邪热深结,无论上、中、下焦,均可纳入广义蓄血证的范畴。以狭义蓄血证的证治规律指导广义蓄血证,临床运用大大扩展了仲景蓄血证经方的适用范围,对仲景"蓄血学说"予以了补充和完善。蓄血证的辨证治疗,宜以伤寒六经辨证为主导,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补充,两者结合方可形成完整的蓄血证辨治论治体系,并能有效指导临床,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唐容川所著《血证论》对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多有创见。主要学术观点有:1.水、气、血、火关系。重点阐述了“水即化气”、“火即化血”的观点。2.注重脾胃而发乎脾阴。无论在对气血、水火的论述中,还是在对血证的治疗中,都强调了脾胃的重要作用。在注重脾胃的基础上,唐氏还补东垣之未备,提出滋养脾阴。3.首创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4.血证治法宜忌,禁汗、禁吐、适下、宜和。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辨治血证六法管窥江苏省宝应县中医院(225800)张长顺【关键词】《金匮要略》,血证,辨证施治一、苦寒清泄法《惊悸吐觑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曰:“心气不足,吐血、觑血、泻心沥主之”.方用污心汤者,取其苦寒清泄,直折其热,降泻其火,血证自...  相似文献   

18.
从文献研究角度 ,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 :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 ;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 ;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 ;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 ;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 ,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9.
唐容川《血证论》,为集血证之大成,对诸血证的病因病机,条分缕析,阐述周详;证治方药,法古通今,颇具新意。兹就与其有关的安冲、补脾方法探讨如下。一、治血重安冲,阳明肝肾并调气逆血升、气迫血行,是血证病理之  相似文献   

20.
<正> 祖国医学对血证论治的理论和经验由来已久,历代医家对此都有所研究和发展,各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总结了独自的学术理论和治血方法.本文试将明、清四医家一一赵献可、缪仲淳、王清任和唐宗海对血证论治的特点加以探讨分述如下:一、赵献可的解郁治血法赵献可对血证的研究不乏新见,他认为"凡血证,先分阴阳,有阴虚,有阳虚","若肾中之真水干,则真火炎,血亦随火而沸腾矣;肾中之真火衰,则真水盛,血亦无附而泛上矣.惟水火奠其位,而气血各顺布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