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RSAS-C对314名正常健康者和2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随机抽取75名正常者和102名患者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总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分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7、0.804和0.759;分半信度分别为0.715、0.740和0.676;重测信度分别为0.902、0.916和0.831.效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得分与TAS-20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398和0.154,患者组RSA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的相关系数为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表明RSAS-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 RSA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正常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快感缺失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4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同时作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估.结果 患者组SFRT平均反应时[(2188±1138) ms]长于对照组[(1152±326) ms,P<0.01],正确率[(80±16)%]低于对照组[(88±6)%,P<0.01].患者组IRI-C总分、PT分、FS分、EC因子分[分别为(44.82±10.50)分,(8.98±3.56)分,(11.87 ±4.38)分,(14.73 ±4.00)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85±10.28)分,(10.78 ±3.86)分,(14.98±6.12)分,(17.39 ±4.56)分],PD因子分[(9.37±5.12)分]高于对照组[(6.52±3.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1).患者组SFRT正确率与IRI-C的FS因子分呈正相关(r=0.322,P<0.05),平均反应时与PD因子分呈正相关(r=0.303,P<0.05);对照组SFRT正确率与IRI-C的FS因子分呈正相关(r=0.360,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面孔识别及共情能力的缺损,自我面孔识别能力与共情能力间存在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拳训练.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训练前2组PANSS、SDSS、NOSIE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研究组PANSS量表的总分[训练前(41.3±7.8)分,训练后(36.4±6.2)分,t =2.039]、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降低(P<0.05),NOSIE量表的迟缓、抑郁、总消极因素因子分[训练前(32.60±12.51)分,训练后(20.88±13.47)分,t =2.134]明显降低(P<0.05),SDSS量表的总分[训练前(18.9±6.1)分,训练后(11.5±6.2)分,t =4.695]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训练前(5.7±1.5)分,训练后(6.3±1.4)分,t =2.287]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太极拳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改善阴性症状的效果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调查26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研究组)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并与26例正常人为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述情障碍总分(73.27±8.21)高于对照组(67.59±7.89);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得分(0.65±0.16)低于对照组(0.89±0.57),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得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述情障碍量表Ⅰ、Ⅱ因子与应付方式问卷合理化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Ⅱ因子与应付方式问卷逃避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结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述情障碍明显,且与应付方式的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共情能力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7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名正常健康对照进行共情能力自评测试,同时用自知力评定量表(scale to assess unawareness of mental disorder,SUMD)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自知力的评定,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IRI-C中的观点采择[(13.85±1.86)分,(16.74±2.56)分,P<0.01],共情性关心[(14.28±2.16)分,(17.49±2.73)分,P<0.01]上得分较低,而在个人痛苦[(10.28±2.78)分,(8.93±1.93)分,P<0.01]分量表上得分相对较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自知力评分和观点采择(r=-0.429,P<0.01)、共情性关心(r=-0.709,P<0.01)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自知力评分与阳性症状(r=0.545,P<0.01)存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共情能力缺陷,并且患者的共情能力和自知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提示以通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来改善其自知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雷阳  张静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88-1191
目的 研究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信效度,为国内糖尿病人群心理弹性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4所三甲医院作为调查基地。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于2014年5-9月在4所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个人情况问卷、中文版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中文版CD-RISC的各条目进行项目分析;效度检验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内部相关性分析及效标效度;信度检验包括Cronbach′s α、重测信度及分半信度。结果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患者的中文版CD-RISC得分为21~95分,平均(63.66±15.17)分。低分组与高分组患者25个条目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目得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059~0.709,呈正相关(P<0.01)。中文版CD-RISC包含5个因子,因子载荷为0.379~0.87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138%。各因子得分与量表总分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9~0.917(P<0.01)。患者的GSES总得分为12~40分,平均(25.76±5.71)分;SSRS总得分为19~61分,平均(40.28±8.22)分,其中客观支持维度得分(9.22±3.37)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23.91±5.15)分,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7.15±1.87)分。除因子5与GSES总得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外,其余因子均与效标得分呈正相关(P<0.05)。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16,重测信度为0.821,分半信度为0.863。结论 中文版CD-RISC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糖尿病人群心理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制定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康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人格特质测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150例经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恢复期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7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与全国常模scl-90:躯体化[(1.83±0.14)分vs.(1.27±0.48)分]、人际敏感[(1.96±0.21)分vs.(1.65±0.51)分]、抑郁[(1.89±0.24)分vs.(1.50±0.59)分]、焦虑[(1.69±0.15)分vs.(1.39±0.43)分]、恐怖[(1.56±0.13)分vs.(1.23±0.41)分]、精神病因子[(1.56±0.14)分vs.(1.23±0.41)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与正常组个性特征:神经质[(3.13±0.15)分vs.(2.61±0.36)分]、外倾性[(2.96±0.31)分vs.(3.19±0.23)分]、宜人性[(3.20±0.25)分vs.(3.48±0.35)分]、责任心[(3.19±0.65)分vs.(3.42±0.16)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与正常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23.51±3.62)分vs.(26.29±3.91)分]、客观支持[(7.35±2.07)分vs.(8.91±2.89)分]、对支持的利用[(7.61±1.23)分vs.(8.97±1.35)分]、支持总分[(37.63±6.52)分vs.(43.51±6.32)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与正常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27.03±6.05)分vs.(33.75±4.53)分]、消极应对[(32.63±5.31)分vs.(43.51±6.32)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抑郁因子与强迫因子、客观支持与敌对因子、消极应对与敌对、神经质因子正相关.恐怖因子与强迫、抑郁因子,责任心因子与精神病因子、?  相似文献   

8.
张程赪  陈世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353-1355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认知缺陷、述情障碍和情感淡漠症状的相关性评估.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10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对患者作阴性症状量表(SANS)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定.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CFET总分及6种基本情绪认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S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著,患者CFET正确数评分与TAB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呈负相关,35项相关系数中27项(71.4%)差异有显著性.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分与一些CFET评分呈负相关,49项相关系数中9项(18.4%)差异有显著性,而与TAB评间,除眼神接触差评分与TAS总分呈正相关外(r=0.27,P=0.01),余变量间相关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广泛的面孔情绪认知缺陷障碍可能更多地反应了一种素质性特征,存在某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而述情障碍和情感淡漠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性情绪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的特点,分析共情能力、临床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关联性。方法:以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
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评定患者的共情能力、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比较2组共情能力测量总分和4个分量表得分,患者组共情能力量表总分分别与临床症状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共情测量总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阴性症状较重的患者共情能力更差,存在更严重的共情缺陷,共情能力与阴性症状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572,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组
共情能力与社会功能无相关关系(r=0.166,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共情缺陷,患者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对共情能力具有影响,阴性症状越严重共情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入院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前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攻击组和无攻击组,两组分别从年龄、性别、文化、病程、既往攻击行为等一般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面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经单因素分析,攻击组病程[(7.73±6.67)年]显著长于非攻击组[(5.22±5.47)年](t=2.631,P<0.01);攻击组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得分[(13.73±3.098)分]高于非攻击组[(11.47±3.93)分](f=4.063,P<0.01),焦虑因子得分[(7.18±3.583)分]低于非攻击组[(8.70±3.89)分](t=2.679,P<0.01);EPQ的E量表分攻击组[(11.99±4.340)分]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0.67±4.293)分](t=1.990,P<0.01);攻击组既往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所占比例(71.1%)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6%)(x2=39.082,P<0.01).(2)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既往攻击行为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主要与其精神症状和既往攻击行为史有关,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69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同时作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46.8±10.0)分,(51.5±9.7)分,(P<0.01)]及观点采择[(9.5±4.2)分,(12.2±3.9)分,(P<0.01]、想象力[(12.5±4.2)分,(15.5±3.8)分,(P<0.01]、共情性关心[(15.9±4.2)分,(17.3±3.4)分,(P<0.05]均显著较低,而个人痛苦[(8.8±5.1)分,(6.5±3.7)分,(P<0.01]则显著较高.WCST、Stroop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各项评分,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I-C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r=-0.293)、错误应答数(r=-0.253)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272)呈负相关(均P<0.05),共情关心分与WCST总应答数(r=-0.326,P<0.01)、错误应答数(r=-0.300,P<0.01)、持续性应答数(r=-0.294,P<0.01)和持续性错误数(r=-0.287,P<0.05)呈负相关,而与概念化水平数呈正相关(r=0.279,P<0.05);IRI-C的幻想力分与Stroop测验的B项(r=-0.299)和C项(r=-0.322)反应时存在负相关(均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共情和执行功能障碍,情感共情水平与执行功能存在某种关联,提示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构成患者共情缺陷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图片测试( HPT)、幽默视频测试( HVT)以及心理理论故事图片任务( ToM-PST)对6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 HPT 中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28.41±11.56)分]高于正常组[(24.41±8.82)分],幽默图片等级总分[(34.41±13.06)分]低于正常组[(45.6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T中患者组幽默视频等级均分[(2.46±0.79)分]、标准幽默时刻按键次数[(2.42±1.40)次]、标准幽默时刻敏感性d’(humor)分[(0.47±0.42)分]均低于正常组[分别为(3.56±0.57)分,(3.68±1.19)次,(1.11±0.46)分, P<0.01];患者组ToM-PST总分[(39.89±12.33)分]低于正常组[(58.76±0.64)分, P<0.01]。相关分析显示,d’( humor)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r=-0.380, P<0.01)呈负相关。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与ToM-PST总分( r=-0.316, P<0.05)呈负相关,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 r=0.400, P<0.01)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患者组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较差,这种幽默体验缺陷与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存在关联,提示幽默体验与心理理论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非语言性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纳入30例卒中后失语患者和30例卒中后非失语患者,对失语组采用汉语失语检查量表(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进行失语评估,并用非语言性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The Non-language-based Cognitive assessment,NLCA)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和非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SADQ-H)评估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比较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失语组的NLCA总分(50.01±14.01)分显著低于非失语组(66.13±5.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语组的NLCA总分及其各亚项分值均与ABC总分及其各亚项分值具有相关性(P<0.01,P<0.05);失语组SADQ-H总分(21.83±7.37)分显著高于非失语组SADQ-H总分(16.13±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语组SADQ-H评分与NLCA总分呈显著负性相关(r=-0.468,P<0.05).结论 卒中后失语患者存在非语言性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史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893-1895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Hcy水平(15.9±6.67)μmol/L高于对照组(11.4±5.51)μmol/L(P<0.05),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16μ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2,P<0.05)。Hcy水平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总分呈正相关(r=0.47/0.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升高与精神病理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4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得分较高,社会支持状况得分较中国常模低(t=17.667,P<0.05),心理健康状况较中国常模得分高(t=3.017,P<0.05);疼痛程度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呈负相关(r =0.410,P<0.05),与心理健康水平SCL-90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5).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严重与其社会支持状况呈负相关、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该给予积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共情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共入组35名脑小血管病患者和26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使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中文版多维度共情测试(Chinese version of the multifaceted empathy test,MET-C)评估被试的共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CSVD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共情的影响因素。结果CSVD患者在IRI总分、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PT)、想象(fantasy,FS)及同情关心(empathy concern,EC)得分[(37.25±11.71)分,(6.94±4.35)分,(9.45±4.68)分,(16.40±4.34)分]均低于对照组[(50.61±11.07)分,(11.84±3.90)分,(13.23±5.01)分,(19.69±3.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RI总分:t=4.506,P<0.05;PT:t=4.539,P<0.05;FS:t=3.021,P<0.05;EC:t=3.308,P<0.05)。而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PD)CSVD组得分[(4.68±4.16)分]与对照组得分[(6.00±4.6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4,P>0.05)。MET-C结果显示,两组间共情情绪识别正确数,[CVSD组为(25.08±6.77)个,对照组(32.30±3.4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8,P<0.05),而情感共情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0,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CSVD组IRI总分及PT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74,0.471,均P<0.05),PT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r=0.458,P=0.006)。PD与HAMA得分及HAMD得分呈正相关(r=0.521,0.541,均P<0.05)。情绪识别正确数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600,P<0.001),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r=0.665,P<0.001),与HAMA得分及HAMD得分呈负相关(r=-0.445,P<0.05;r=-0.421,P<0.05)。结论CSVD患者较正常人群的共情下降,并且表现为认知共情的下降,而认知共情与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学生无聊倾向性、核心自我评价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为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问卷(C-BPQ)、核心自我评价量表、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对宁夏某医科院校16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低无聊倾向组的核心自我评价、攻击总分及各因子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核心自我评价:(29.67±5.10)分,(41.67±4.64)分;攻击总分:(36.43±17.18)分,(17.58±12.45)分;身体攻击性(31.62±20.46)分,(17.02±15.28)分;言语攻击性:(37.44±19.03)分,(24.68±17.14)分;愤怒:(40.93±22.32)分,(18.85±16.86)分;敌意:(37.34± 19.41)分,(14.86±13.57)分;指向自我的攻击:(35.47±21.66)分,(13.57±14.28)分;均P<0.001];医学生无聊倾向性总分和内、外部刺激两维度与攻击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01),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核心自我评价与攻击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均P<0.001);回归分析显示,无聊倾向性、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医学生的攻击行为(均P<0.01);核心自我评价在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8.25%.结论 无聊倾向性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0名,另选择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100名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家庭功能评定等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肿瘤组(65.2±11.7)的亲密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4.9±10.6)分(P〈0.05),患者的年龄与总功能、沟通、角色、情感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201,-0.220,-0.241,-0.212,P〈0.05或0.01),结婚时间与行为控制和情感介入得分呈负相关(r=0.165,-0.164,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其家庭功能较健康家庭差,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患者的年龄、婚龄、性格等均是影响其家庭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沈蓉 《疑难病杂志》2008,7(3):134-13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左心室室壁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病患者220例,按RHR水平分为3个亚组,RHR1亚组:<70次/min(34例);RHR2亚组:70~80次/min(92例),RHR3亚组:≥80次/min(94例)。健康对照组120例为健康体检者,心脏功能正常。测量各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结果(1)高血压组RHR(80±12)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RHR(70±8)次/min(P<0.05)。(2)RHR3亚组的IVSD、LVPWD显著高于RHR1亚组和RHR2亚组,RHR2亚组的IVSD、LVPWD显著高于RHR1亚组(P<0.05)。(3)高血压患者的RHR与IVSD、LVPWD呈正相关(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RHR较健康者显著增加;(2)高血压患者随着RHR的增加,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机会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