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主要是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治疗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肿瘤位置,转移及肝脏储备功能等因素.在合适的患者中,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为肝切除术或肝移植.对不可手术的肝癌,则可选择局部消融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更晚期的患者只能作对症治疗.治疗选择的标准需以临床实验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人工肝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为代表的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是评价肝脏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仪分析法(PDDG)进行ICG排泄试验,具有微创、简便、实时、快速和兼容等优点,但目前尚多用于肝脏手术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本研究通过ICG排泄试验为指标来预测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价人工肝治疗对改善肝衰竭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肝移植既完全切除了肿瘤,又移除了硬化或失代偿功能的肝脏,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网统计,至2011年12月,中国大陆肝移植累积例数超过21 000例,其中肝癌肝移植占48.2%,5年生存率仅46.8%,5年肝癌累计复发率达36.7%.术后肝癌复发、转移成为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实践证明,兼顾抗排异及抗肿瘤的合理的综合治疗能降低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我国60%~90%的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肝炎后肝硬化,因此使其治疗变得更为复杂.一是肝脏储备功能不良或肝功能已处于失代偿状态,使手术切除肿瘤成为禁忌,致使手术切除率仅为20%~30%;二是即使切除肿瘤,术后的高复发率(5年约为80%)、上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肝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治疗肝癌有着肝部分切除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合并肝硬化、肝脏功能较差、肝脏储备功能不良的肝癌患者,肝脏移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存在肝脏基础疾病,肝脏储备功能不佳,若术前肝功能不良,会导致术后余肝功能不足,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肝脏储备功能受有效肝细胞数量、肝脏血供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很多,其中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应用最为广泛。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可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是评价肝脏储备功能最可靠的方法~(〔1〕)。1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吲哚菁绿清除试验是一种动态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肝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酒精性肝炎往往导致肝硬化及肝癌,其重症患者短期死亡率相当高.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药物可以根治这一顽疾,现有临床治疗仅停留于对病情的缓解和营养补充层次.肝脏移植是酒精性肝炎重症患者最佳的、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但他仍然面临移植手术时机和患者适应症的选择问题.近年随着酒精性肝炎发病机制的逐渐阐明,揭示了肝细胞凋亡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在其病程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寻找酒精性肝炎特效疗法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排名第三,每年有约50万新发患者,其中50%发生在中国。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式,但由于肝癌发病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此时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中晚期肝癌患者,受肝脏肿瘤负荷、肝功能、门脉癌栓的影响,部分患者存在肝脏介入术禁忌症,因此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凸显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后的肝动脉化疗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肝癌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切除率低和复发率高仍是制约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以外科治疗为中心与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日益发展,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新途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体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原发性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肝动脉阻断后,肝癌血流减少90%~92%,肿瘤发生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但正常肝组织血流量仅减少…  相似文献   

9.
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提出,肝切除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1~3]。然而,凝血功能障碍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术后仍然时有发生。肝硬化患者因其独特的凝血环境,使其治疗相对困难。现将我科治疗的1例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术后凝血障碍的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约1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作为肝癌首选治疗方法的手术切除,随着外科技术以及麻醉和护理手段的进步,肝癌的手术适应症不断放宽,手术范围几甚达到解剖学极限,但由于肝癌的特殊病理特点,患者早期常无症状,发现时多至中晚期,能手术切除者仅占10%~15%.而肝移植治疗地位虽已显现,但恐难成为主流.随着20世纪80年代影像医学的迅猛发展,为肝癌局部治疗打开了发展的空间.以血管介入治疗的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非血管介入的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为代表,射频冷冻、激光、微波、高频率聚焦超声等局部治疗方法,已成为多学科处理、多模式联合应用即综合治疗肝癌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所倡导的综合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却常各自为政,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各种治疗手段被盲目扩大化,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本文就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疗效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