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健胃抑癌散治疗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抑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7.1%)高于对照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中药健脾抑癌散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罗锦洪 《中医学报》2016,(12):1852-1854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健脾益胃汤,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除认知功能外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改善率为84.9%,对照组改善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肠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对22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象、中医单证及证候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以气血瘀滞证(43.3%)和湿热内蕴证(33.3%)两类实证为主;术后早期(术后1周)虚证证候逐渐增加,主要为气血两虚证;术后中期(术后1月)呈现虚实夹杂之象;术后晚期(术后3月)虚证比例又逐渐降低;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临床上中医药对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科可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医证候分布,并研究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NSCLC患者68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中晚期NSCLC化疗前后主要证型分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热证、气虚痰湿证共5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气虚证、阴虚痰热证证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湿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的中医证型,虚实夹杂证处于主导地位,与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前的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化疗后以气阴两虚证、气虚痰湿证为主。本结论可为化疗期间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消瘤汤联合化疗对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化疗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姜黄消瘤汤联合治疗,均以28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近期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抑制蛋白53(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和疾病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53、VGE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消瘤汤联合化疗对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疗效明确,改善中医症状,下调血清p53、VGEF水平,并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补中消萎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所有患者在术后24?h起每日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ARB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化痰中药,每日1剂。治疗3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血流(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和主要临床症状(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有显著改变(P<0.05~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01),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SHSAS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定,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SHSAS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李大成  熊亚军 《中医学报》2016,(9):1253-1257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联合mFOLFOX4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胃癌进展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mFOLFOX4方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扶正抗癌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m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心汤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胸闷胸痛伴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治疗均为冠心病常规口服西药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中药双心汤,对照组加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6周。采用胸(闷)痛症状积分表、中医证候积分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观察评定2组治疗前后胸(闷)痛症状疗效、心理障碍疗效及临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胸(闷)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P<0.01);2组抑郁、焦虑情绪(HAD)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2组比较,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2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优于对照组(20%,P<0.01)。2组心电图、心肌标志物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双心汤具有明显改善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及中医临床证候的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是治疗“双心”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以上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的过程中,观察不同化疗阶段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结果①150例胃癌患者性别统计结果显示,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统计结果,60-69岁患者比例最高,占38.67%,其次是50-59岁,占29.33%,30-49岁最少,仅占6%.②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南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28.67%)、脾胃虚寒证(24.67%)、脾虚痰湿证(19.33%)、气m两虚证(12.66%)、肝胃不和汪(8.67%)、胃热阴虚证(6.00%)。③胃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术前相比,P〈0.05;化疗1次后与术后相比,P〉O.05;化疗3次后与化疗1次后相比,P〈O.05;化疗6次后与化疗3次后相比,P〉O.05。结论①胃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②胃癌患者术前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脾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肝胃不和证、胃热阴虚证。③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瘀阻胃络证、脾虚痰湿证,在手术后明显减少,而胃热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明显增多;实施FOLFOX方案化疗后,胃热阴虚、气血两虚证所占的比值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60例初次接受含吉西他滨(GEM)方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的 d 4,d 8清晨的舌象和证型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首次化疗后的 d 4,d 8与化疗前的舌象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舌和紫黯舌明显减少,淡红舌、淡白舌及齿痕舌明显增加;黄苔和灰黑苔均明显减少,薄白苔和花剥苔或无苔明显增加。通过证型分析,发现化疗后比化疗前正虚类证候增多(P ﹤0.05),邪实类证候减少(P ﹤0.05)。结论胰腺癌化疗前后证候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化疗药物损伤脾肾两脏,引起脾虚湿滞和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集216例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归纳出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 化学治疗开始前患者多表现为脾虚与肝郁两证,第2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脾气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实热证,第4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肝、脾、胃三脏阴血不足为主的证候,第6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心、肝、脾、胃等多脏腑不足的证候.结论 在辅助化学治疗期,患者中医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在化学治疗前期,主要为肝脾两脏的气病;随着化学治疗的延续,由阳病转为阴病;后期患者逐渐表现为类似五脏赢弱的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C-erbB-2基因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探讨C-erbB-2基因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入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或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的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C-erbB-2的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组织细胞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 共纳入胃癌患者162例,其中女性64例,男性98例,平均年龄53.1±7.4岁;对照组40例,包括女性11例和男性29例,平均年龄44.7±5.3岁。不同类型的中医证型中,C-erbB-2蛋白表达由强到弱依次为:痰湿凝结型(94.1%)> 气滞血瘀型(82.6%)> 肝气犯胃型(75.0%)> 胃热伤阴型(71.4%)> 气血亏虚型(63.2%)>脾胃虚寒型(61.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胃癌的分级、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C-erbB-2基因的表达在不同胃癌中医证型中存在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沈富林  孙云 《四川医学》2014,(2):239-24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 将81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以中医药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方药+对症用药)和西药(利血生+鲨肝醇)进行治疗,口服用药,连续30d,每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次,并观察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 中医辨证施治组有39例痊愈,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而西药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二者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能针对肿瘤患者复杂病情和临床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对22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象、中医辨证及证候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以气血瘀滞证(34.2%)和湿热蕴结证(28.9%)两类实证为主;术后早期(术后1周)虚性证候明显增加,主要为气血两虚证(17.1%);术后中期(术后1个月)呈现虚实夹杂之象;术后晚期(术后3个月)虚证比例逐渐降低;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呈现一定规律,大肠癌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可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关系。方法:72例胃癌患者术前按中医辨证分为6型,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ER与PR蛋白表达,观察不同证型预后因素与ER、PR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6种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多见肝胃不和、胃热伤阴、气血双亏,而男性多见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6种证型病理类型构成(P〈0.01)、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发生部位(P〈0.01)、TNM分期(P〈0.01)均不同。女性虚证比例较男性高,虚证恶性程度较高,虚实两证病变部位也不同。ER与P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8.33%(6/72)和37.5%(27/72)。6种证型的P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胃热伤阴表达最高,瘀毒内阻表达最低,虚证表达高于实证表达(P〈0.01)。6种证型间ER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各证型间存在PR表达差异,且与预后有关。PR可能是胃癌证型差异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联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减毒作用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OFL[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LV)]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益胃消癌汤(自拟方)。比较两组中医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并采血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癌胚抗原水平,分析血常规、癌胚抗原的变化。观察两组毒副作用率,通过电话随访3年,记录两组3年内的生存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72%(36/43)高于对照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癌胚抗原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癌胚抗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30.23%、3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49%、58.14%(P<0.05)。治疗组3年内有27例(62.79%)生存,16例(37.21%)死亡,对照组有17例(39.53%)生存,26例(60.47%)死亡。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益胃消癌汤,能提高疗效,进一步改善中医症状,下调癌胚抗原水平,并降低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