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古苗疆走廊"形成过程的追溯,初步探讨了国家力量、汉族移民及文化对西南边疆地区及各民族社会带来的冲击;认为明清时代西南边疆地区所经历的剧烈的社会变迁,其主要特点就是王朝权力依托"国家走廊"自上而下地开展"国家化"整合过程,其地域及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宏大的"国家叙事"间有着内在因果关联;进而对前近代时期的"国家化"等内涵进行了若干理论梳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南诏是一个正处于国家化进程中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统治者主观上有建立国家的愿望,这在其官制上有明显的表现。南诏的中央官制在南诏国家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南诏国家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南诏的中央官制看,南诏在中晚期已初步具备了古代国家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在此前形成的新经济政策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划一。这一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一模式存在极其严重的弊端,使苏联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的边缘,尤其是后来把他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在研究现状上是欠缺的,至今没有专著;在内涵上是宽泛的,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有唯物史观、历史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系统论、影响论和心理分析法;在意义上是多重的,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对"斯大林模式"和苏联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战略的定位和调整都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5,(4):83-86
1954年,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大师M.博特温尼克写信给苏共中央,斗胆怀疑斯大林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论断。他认为,新的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因而,应该寻求在不爆发世界大战的条件下的西方社会主义革命。他建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其纲领中要保证给小资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保留一部分收入,以便挖掉垄断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M.博特温尼克的想法是在斯大林去世以后苏共新领导提出新的和平共处方针的背景下产生的,尽管当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客观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西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和谐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调整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纽结.生态文明状态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的正和博弈关系.在我国特殊的体制环境下形成的强国家--弱社会模式下建设生态文明,应在增强国家能力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地缘政治、王朝经营、文明特性、区域族群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下,容美土司完成了族群社会的再造。这些影响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的因素大都渗透着国家整合意识和族群主体意识,并在“国家化”的进程中不断变迁、发展和沉积,并又反过来促进了容美土司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8.
如果未来国家的全民数据都高度集中在国际公司的"云计算"中心,那么,国家信息更存在"去国家化"的风险。"云计算"在颠覆原有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积极采取措施,建设自有的"云计算"设施,那么我们得到的恐不是便捷的"云"服务,而是一个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黑云时代。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一度将苗疆与藏区、蒙区、回疆、彝疆等区域置于同等的位置。尤其是清代雍乾年间大规模"开辟"苗疆之后,苗疆"国家化"进程明显加快。研究清代苗疆区域内的"新疆六厅"如何最终变成中国的"腹地",分析这一"生苗"→"熟苗"→"民人","新疆"→"旧疆"→"腹地""国家化"模式的规律性,有助于理解清帝国乃至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政府是怎样逐渐将开拓的"新疆"融入大一统的中华秩序之中,借以推导、总结出边疆"国家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11.
从鄂伦春这样的小民族来看,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呈现为一体化逐渐加强的趋势,这既是民族的愿望,也是国家的需要。在二者一体化的关系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民族国家化”。它一方面使民族失去了一些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国家对民族发展的责任和负担。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时期,苏联苏维埃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苏维埃的功能全面衰微.在这一体制变异过程中,既有险恶历史环境下呼唤强权和稳定的客观社会心理需求,也有俄国"强国家-弱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这一强大的历史惰性力的影响,还有不容忽视的斯大林个人性格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以硬汉形象傲立于世的领导人有很多。比如斯大林,他名字的俄文含意就是“钢”。再比如铁托。毛泽东曾评价说“铁托是铁”。在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可与斯大林和铁托相比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领导古巴近半个世纪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均衡,即构建合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对中国模式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三种现实形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国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形态,在动态的实践层面失衡现象的表征是国家自主性太强,社会自主性较低。我们需要通过增强国家的权威性,提高社会的自主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最终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现实形态,从而推动中国模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08,(18):36-38
8月25日,俄罗斯《新闻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俄罗斯教育部门在全俄教育工作者会上介绍《俄罗斯历史(1900.1945)》教科书时认为,“斯大林所做的一切,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来看是完全合理的,他作为一个面临战争的国家领袖在带领国家走向工业社会方面做出了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思想文化模式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领袖真理化、学术行政化、权力集中化、政策封闭化和团体边缘化等弊端,但也不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理内核,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05,(5):60-60
国家化学建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化建中心)是全国质检系统内惟一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从事化学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国家级技术机构。中心于2001年4月9日由国家质监总局批准筹建,2002年1月14日正式获得国家质监总局授权,是具有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第三方公正权威检验机构。国家化建中心已按照ISO/IEC17025:1999要求通过了三合一的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国内按此要求通过最早的检测机构之一,中心目前拥有实验用房2400m^2,位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是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梳理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括出资本主义总危机内涵、形成根源,进而分析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地位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蕾  梁永召 《科技信息》2007,2(5):251-252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蒋经国在晚年回忆1945年去莫斯科时,斯大林对他说:“你们中国人只要团结统一起来,很快会强过其他国家。这是东方民族的优越,也是民族文化的优越。”虽然蒋经国痛恨斯大林,但他认为斯大林对东方民族的深刻了解是令人钦佩的。蒋经国直到临终,仍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大业。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所选定的接班人竟然高唱削弱甚至肢解中国的“七块论”、“两国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