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丰县早稻产量波动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9~1998年早稻产量与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找到了影响早稻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进而分析了导致早稻产量波动的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产量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福建冬种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惠  林添忠 《气象》1999,25(6):23-26
使用福建省31个县小麦产量资料及相应各地的气象资料,通过气象产量与经膨胀处理后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得知影响福建冬种小麦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3月份的降水量和上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析了冬种小麦生长期气候资源变化及关键气象因子的年代变化,得出近年气候变化不利于福建冬种小麦的生产。最后对福建冬种小麦种植区重新进行了划分,对福建冬种小麦生产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水稻、玉米与生长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对农作物产量波动幅度大的重要年份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影响遵义市主要秋季作物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
气象条件对棉花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分析总结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将为保证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新疆博州1997-2012年的棉花产量、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与棉花全生育期内各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日照是影响博州棉花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5月幼苗期,降雨日数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6月处于五叶和现蕾期,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7月是博州最热的季节,棉花处于开花期,并开始结铃,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因素;8-9月棉花裂铃和吐絮期,博州出现影响棉铃生长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寡照天气不明显。最后针对博州棉花生产提出了气象服务重点工作建议,为搞好气象为农服务,为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茅台酒用高粱产量品质与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仁怀市茅台酒用高粱栽培基地气象要素对高粱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期.采用空间曲面插值方法,对仁怀及周边气象站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100m×100m的高分辨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然后应用种植在海拔370~1301m的127个地段高粱数据与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日照对产量影响主要在齐穗期后10d~40d;降水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段在齐穗前50d到齐穗后40d.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都十分显著(>99%置信度).降水、日照与单宁含量呈现较显著反相关(>95%置信度),并且都出现在齐穗前20d ~50d左右.但气象因子与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三种油菜产量预测模型在江西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焰文  杨爱萍  蔡小琴  邓斌 《气象科技》2018,46(5):1032-1037
以江西省1990—2015年气象要素(光照、温度和降水)和逐年全省油菜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预测江西省油菜产量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回代检验中,辐热积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气候适宜度模型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花期拟合结果相对较差;预测检验中,3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0%,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全年预测准确率高于95%的概率分别为80%、60%和80%。综合预测准确率和模型稳定性两方面分析,辐热积模型相对于气候适宜度模型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更加适用于江西省油菜产量预测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7.
利用增城1992—2021年香蕉种植面积、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对增城香蕉产量预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增城香蕉产量气象波动指数为0.2784,占实际产量变异系数的98.32%,气象因素是影响增城香蕉产量波动的最主要因子。(2)1992—2021年中气象丰年8年(占比27%)、气象平年7年(占比23%)、气象歉年15年(占比50%);丰年气象产量波动大,歉年气象产量较为平稳。(3)日照时数、平均气温以及最大风速是影响增城地区香蕉产量的最关键气象因子。(4)预报模型对历年香蕉产量预报平均误差为8%,平均准确率达94.1%,预报准确率基本满足日常业务服务,研究成果可为日常农业气象服务及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茶叶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基于青岛市崂山区1994—2015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及茶叶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影响崂山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利用通径分析评价各因子的影响。利用1994—2013年产量资料与气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2014—2015年做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当5—7月中旬降水量偏多(少),5月中旬—6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低),但是该时段最高气温偏低(高),而9月平均气温偏高(低),7—8月平均最高气温偏低(高)时,有(不)利于崂山茶叶的生长和提高茶叶气象产量。同时分析表明:当12月—下年2月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偏少(多),7月日照时数偏少(多),也有(不)利于崂山茶叶气象产量的增加。表明崂山茶叶生长季节适宜于雨量偏多、平均温度偏高,温度变化趋势平稳,极端高(低)温少的气象条件。利用这些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影响茶叶气象产量回归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崂山茶叶产量,研究结果为开展崂山茶叶产量评估与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南省棉花播种面积权重,选出安阳、新乡、商丘、周口和南阳5个代表站,利用棉花产量与棉花生育期间5个代表站旬平均光照、温度、降水的相关系数,确定7个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其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提出了考虑7个关键气象因子综合影响的棉花单产丰歉评估指标。应用该评估指标对1980~2004年棉花单产的丰歉进行检验,与实况一致的达84%,产量与评估指标相关系数达0.71以上,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湖南省早稻产量与发育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日照时数等资料及早稻生理气象指标,在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动态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引进早稻生育期内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产量综合动态预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早稻产量增减趋势预报和定量预报上,正(准)确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温州市划分为三个小麦种植气候区,并将各分区的小麦产量时间序列分解为时间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运用剩余分析方法对气象产量进行模拟,不仅借此对各分区和全市小麦产量进行预报,还可找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气象因子为大田生产上的趋利避害提供农业气象依据。资料来源:小麦产量、种植面积抄自温州市统计局;气象资料抄自本市有关气象台站。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在目前生产水平下,苹果产量与气象因子极为密切,通过气象因子预报苹果产量,比其他方式的估产要准确得多。这将为苹果的销售、贮运、加工提供可靠信息。 我站利用1957~1991年熊岳地区苹果产量与相应年份气象因子的关系,经过筛选找出11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气象因子,组合成8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湖北省竹山县(肚倍主产区)1960~1984年共25年的肚倍产量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肚倍总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肚倍产量形成的影响有两个关键期,一是2~3月,二是8月上中旬;肚倍丰产的气象条件为上年8月上中旬降水量在100~200mm、当年2月降水量在20mm以下、3月平均气温在10~12℃。经相关因子普查之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肚倍产量预测方程,进一步明确了8月上中旬降水量是影响肚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生产水平条件下及不同的气候变化周期中,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也必不相同。分段寻找影响湛江早稻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分段建立湛江气象产量年学预报模式,其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佟伟 《广西气象》1999,20(2):41-43
在不同生产水平条件下及不同的气候变化周期中,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也必不相同。分段寻找影响湛江早稻产量的关键期和关键因子,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分段建立湛江气象产量年学预报模式,其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渭南市1996—2018年玉米产量和同期全市11个气象站玉米生育期内光、温、水气候资源,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结合调和权重法对渭南市玉米产量进行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的分离。采用SPSS17.0软件对分离出的1996—2014年玉米气象产量与生育期各类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相关性较高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与气象产量建立预报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发现:在营养生长阶段,降水对产量贡献最大;在生殖生长阶段,降水与产量呈负相关。预报模型回代、预测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显著,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紫金县茶叶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紫金县茶叶相关资料和当地的气候资料,抓住影响茶叶生产的关键气象因子,通过对紫金茶叶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找出影响紫金茶叶生产主要气象因子和主要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供有关部门参考,以期达到对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主要作物产量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是分析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步骤之一。以1985—2018年江苏省24个县(市)水稻统计产量为基础,分别采用3年滑动平均法、5年滑动平均法、五点二次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和年际增量法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从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两方面比较6种方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分离出的气象产量与典型年增减产记录对比,选出更能准确捕获气象因子导致产量变异的方法,利用气象因子与产量关系的合理性对选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就趋势产量拟合而言,前5种方法(年际增量法不能模拟趋势产量)均能较好地拟合趋势产量,与研究区域的趋势产量的一致性相关系数绝大多数为较好和极好等级范围;就气象产量而言,HP滤波法和年际增量法分离气象产量的合理性较差,标准差明显大于其他方法。综合看,3年滑动平均法与五点二次平滑法更具有普适性,可以捕获整个地区绝大多数典型年份气象因子带来的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积分回归和数值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玉林县历年气象要素的变动与晚稻大面积单产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找出影响玉林县晚稻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 因子,并用多元回归初步建立了晚稻产量的预报方程。 一、资料来源与处理 产量资料为 1965—1980年的平均亩产,气象资料用玉林县气象站同时期的气象要 素,进行统计分析。 逐年水稻产量波动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 起的,大体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气象因子 的影响,二是生产力变化的影响。为了研究 气象条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把生产力 的影响因素去掉,称去掉“产量时间趋势项”  相似文献   

20.
对九三地区1970-1995年大豆单产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求出了气象产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大豆单产与各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找到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