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小脑幕和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分析(附3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颅脑外伤中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 ,发生于小脑幕和大脑镰的硬膜下血肿相对较少 ,因其解剖结构特殊 ,血肿的CT表现也具有特殊性 ,故笔者收集本院 38例颅脑外伤合并典型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病人的CT资料加以分析 ,旨在提高对小脑幕和大脑镰硬膜下腔隙的解剖及其血肿CT表现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期间的小脑幕和大脑镰硬膜下血肿 38例 ,其中男 31例 ,女 7例 ,年龄 4 7~80岁 ,平均年龄 6 3岁。外伤后CT检查时间 1~ 2 4h ,3天~ 1个月进行过复查。扫描应用GEsytec 2 0 0 0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MRI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处钻孔,扩大骨孔直径至2cm左右,在前后骨孔缘各咬一斜坡骨槽,悬吊硬脑膜,于骨孔前侧骨槽缘及后侧骨槽缘分别切开硬膜及血肿外包膜约0.4cm大小,同时立即分别依前后方向将两根质软的多孔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深度达血肿腔2/3处,缓慢放液,交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至从两引流管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调整骨孔于头位最高点,固定引流管并逐层缝合伤口。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上述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本组126例经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后病情均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一例死亡,也未发生脑损伤、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8例术后创腔积气(〈10ml),但无张力性气颅表现,2个月后复查头颅CT积气消失;2例诱发癫痫,拔除引流管后缓解。结论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减少了术后血肿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但术后血肿易复发、颅内继发性血肿和积气等[1] 。 1997~ 2 0 0 2年 ,我们采用扩大硬膜切口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30例 ,避免了以上并发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0例中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2 3~ 81岁 ,平均 5 3岁。有明确外伤史 2 4例 ,多为轻微头部外伤。伤后距手术平均 2 5个月。临床表现分别为头昏、头痛、对侧肢体力弱、感觉异常、语言不流利或反应迟钝等。术前头颅CT平扫 ,表现为单侧脑凸面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的新月形或双凸镜形占位影 ,最厚层面厚度为 1 …  相似文献   

4.
柳荣军 《人民军医》2001,44(9):508-508
1990~ 2 0 0 1年 ,我院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脑膜外血肿 3 1例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9~ 64岁 ,平均 4 1 2岁。交通伤 19例 ,跌坠伤 8例 ,殴斗伤 4例。受伤 3h以内入院 15例 ,3h~ 3d 11例 ,3d~3周 4例 ,3周以上 1例。血肿部位 :颞顶部 2 0例 ,额部 8例 ,枕部 3例。1 2 治疗方法 根据CT或MR定位于血肿中心部 ,取小切口钻颅 ,若血肿较大 ,可适当扩大骨孔 ,先以取瘤镊或其他器械尽量取出凝血块 ,较深在不易取出者 ,用剥离子弄碎 ,用粗孔吸引器吸出。对粘附于硬膜不易取出者不可强剥 ,可置…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引流管安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引流管头端安置的最佳位置,以降低血肿复发率。方法 分析130例CSDH患者术前硬膜下血肿宽度、中线移位程度、术后引流管头端不同部位(额、颞、顶、枕)、术后硬膜下腔的宽度、硬膜下腔积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CSDH术后复发与术前硬膜下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程度无关。术后7d硬膜下腔宽度≥1 cm或硬膜下腔积气超过硬膜下腔体积的20%者,复发率明显增高。术后闭式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皮层处复发率最低。结论 闭 式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皮层处可以通过排除颅内积气,达到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的目地。术后7d复查头颅CT,对预测术后复发概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龙连圣  江基尧 《人民军医》2003,46(3):138-139
严重蛛网膜下腔积血的CT影像表现酷似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早期 ,因两种伤清处理和预后差别较大 ,须高度重视它们的鉴别诊断。 2 0 0 1年 3~ 12月 ,我院共收治此类病人 15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32~ 77岁 ,平均 4 7 5岁。车祸伤 8例 ,摔伤 5例 ,跌伤 2例。伤后至首次CT扫描 0 5~ 3 5h ,平均 1 5 5h。首诊时GCS评分 13~ 15分 6例 ,9~ 12分 7例 ,6~ 8分 2例。入院时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均正常。1 2 CT扫描 厚层蛛网膜下腔积血位于额部 3例 ,颞部 5例 ,额颞部 4例 ,颞顶部 3例。积血厚度5…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7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蔡学见  陈铮立  房文峰 《人民军医》2003,46(12):704-705
1994~ 2 0 0 2年 ,我院共收治颅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 2 71例 ,占同期颅脑外伤病人的 8 3%。均根据动态CT检查结果分型 ,对不同的硬膜下积液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均治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71例中 ,男 2 0 5例 ,女 6 6例 ;年龄 3~ 73岁 ,平均 4 1 1岁。交通事故伤 194例 ,跌打伤 4 5例 ,坠落伤 32例。CT示额部积液 112例 ,颞部 10 1例 ,顶部 5 8例 (双侧硬膜下 34例 )。积液>2 0ml者 119例 ,<2 0ml者 15 2例。伤后 1~ 35天发生积液 ,平均 13 4天。1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非手术治疗 10 3例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非常见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头颅外伤后在 2 4h内行CT检查 1 9例 ,2~ 3d内行CT检查 7例。经治疗后在 1~ 4周内复查CT。结果 单纯表现为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7例 ,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5例。额颞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伴有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伴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 ,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 2例 ,大脑镰、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 2 6例大脑镰与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均发生在单侧。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态有的在中线呈细线状 ,有的呈粗线状。血肿厚度 0 .3~ 1 .5cm不等。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片状、新月形。结论 大脑镰、小脑幕和额颞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少见部位的特殊类型急性硬膜下血肿 ,只要对此类血肿有所认识 ,CT检查不难确诊 ,但有时需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颅置管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采用锥颅置管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32例.结果:132例患者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锥颅部位硬膜外小血肿,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术后随访1~2年,无1例复发.结论: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效果快,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魏从全  郝光远  刘汉生 《武警医学》2002,13(10):605-606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位于颅骨内板下 ,根据血肿形态、密度变化与占位效应等在颅脑外伤急诊CT诊断中并无困难[1] 。但在实际工作中 ,位于大脑镰、小脑幕或额颞底部等非常见部位的急性硬膜下血肿 ,常被误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我们收集此类非常见部位的急性硬膜下血肿 2 6例 ,分析CT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 6例患者中 ,因头部各类撞击伤、摔伤等在1d内行CT检查 19例 ,2~ 3d行CT检查 7例。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19~ 6 7岁 ,平均年龄 37 8岁。 2 4例大脑镰、小脑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除 7例因合并…  相似文献   

11.
开颅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颅引流术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但有少数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该方法不能治愈 ,仍需开颅手术治疗。本院自 1990年至 1998年 ,锥颅引流失败后改开颅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 12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64~ 78岁 ,平均 68.4岁。其中 8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病程 2~ 3个月 ,平均 2 .6个月。入院前头颅CT扫描显示 ,单侧颅骨内板下混合密度占位阴影 10例 ,稍低密度 2例 ;血肿内缘呈反“3”形 8例 ,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 4例 ;2例血肿腔内可见线条样高密度影。血肿量60~ 12 0m…  相似文献   

12.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临床外伤后出现症状的早晚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三型[1] 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密度区 ,血肿密度可呈高密度、低密度、混杂密度及等密度。前三者CT表现较典型 ,诊断不难。而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不易显示 ,容易漏诊。本文搜集我院 1996~ 2 0 0 1年 9例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其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2~ 73岁 ,平均 62岁。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  相似文献   

13.
龙厚满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85-1086
目的:探索改良T型乳胶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1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改良组)56例,对照组(侧孔橡皮管组)54例,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引流管留置天数及临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并发颅内积液积气2例,颅内感染1例,并发率5.4%,随访6~ 12月复发2例,复发率3.6%,引流管留置天数(d)5.0±0.5,临床有效54例,有效率96.4%,观察组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型乳胶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留置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安全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0.5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伤后至手术时间0~14d,其中0~1d44例,2~14d18例。GCS评分6~15分,其中6~8分19例,9~15分43例。全组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血肿量28~65ml,其中CT片显示有不同程 度的中线结构移位和脑室受压、环池变窄20例。1.2 方法 术前肌肉注射哌替啶和地西泮,局麻,根据CT选择血肿中心部位为入点,骨锥钻孔,将碎吸吸引器管置入血肿腔内,远端连接LXS-Ⅱ型颅内血肿碎吸器,负压控制在40~50kPa,将血肿碎块吸出,量约占血肿的1/3~1/2,然后拔出吸引器管,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盐水冲洗后注入尿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以“5公里跑步后头痛、恶心2小时”人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疲惫,语言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左额颞部颅骨下方巨大低密度混杂阴影,形状不规则,量约200ml。CT报告:左额颞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考虑诊断:左额颞部巨大蛛网膜囊肿并囊内出血。急诊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近血肿底边(颞底)钻孔,术中引流出血性液体约200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术后引流管持续引流。患者第2天感头痛、头晕、烦躁,复查头颅CT示:除原硬膜下空  相似文献   

16.
198 9~ 1999年 ,我院收治老年人重型颅脑外伤4 3例 ,现将其特点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3例中 ,男 32例 ,女 11例 ;年龄60~ 86岁 ,平均 67 8岁。车祸伤 2 2例 ,跌伤 16例 ,坠落伤 5例。均行头颅CT检查 ,Glasgow昏迷评分[1] 3~ 8分。脑内血肿 2 0例 ,硬膜下血肿 19例 ,硬膜外血肿 8例 ,多发血肿 7例 ,迟发血肿 1例 ;对冲伤 7例 ,广泛脑挫裂伤 2 8例 ,脑干伤 6例 ;颅骨骨折 13例 ,颅底骨折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3例 ,硬膜下积液 4例 ,上矢状窦破裂 1例。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 17例 ,慢性支气管炎 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并发症产生原因。方法根据头颅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行锥颅置管引流。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1例,2例少量气颅,1例同侧硬膜外廊肿,1例出现脑脊液漏,4例因脑膨胀不全,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因锥颅过程中未能锥穿增厚血肿包膜,改行钻孔引流,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选用颅骨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颅内血肿 2 6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6~ 78岁 ,平均 34 8岁。车祸伤 18例 ,坠落伤 5例 ,斗殴伤 3例。血肿发现于伤后 2 4h 5例 ,2~ 3d 17例 ,3d以上 4例。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球结膜血肿 14例 ,伤后 2 4h昏迷、嗜睡、意识障碍 17例。均行头颅CT扫描 ,硬膜外血肿 19例 ,硬膜下 7例。根据CT扫描估计出血 5 0~ 12 0ml,平均 85ml。1 2 治疗方法 均采用局麻加强化 ,根据CT定位选择血肿中心位置 ,头皮切开 2~ 3cm ,颅骨钻孔后用小刀…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伤患者 33例 ,均予脑脊液压力 (CSFP)监护及自动置换 ,明显降低了残死率。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6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4岁。2 .发病情况 :本组到院时均呈深昏迷 ,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7~ 8分 2 0例 ,5~ 6分 9例 ,3~ 4分 4例。头部CT扫描提示 :硬膜外血肿 15例 ;硬膜下、脑内血肿 14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4例。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手术均予血肿清除及去大骨瓣减压。3.监测情…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0年1月至1991年12月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10例,其中引流不成功或产生并发症的有7例,占6.4%,现就此7例进行讨论。1张力性气依本组有3例。张力性气依形成原因有两种因素:(1)血肿排出后,脑组织未能及时复位,颅内血肿腔形成负压,使空气经引流管进入颅内;(2)在冲洗时,使空气进入血肿腔内。本组3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伴有脑萎缩,抽出血肿量超过100ml。当血肿排出后,脑组织未复位,留有较大的空隙,再次手术引流时,脑组织仍未膨胀起来,这是血肿腔不能闭合的主要原因。此3例经再次手术,在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