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各3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7.9%)明显低于对照组(15.8%)(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治愈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2例睑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运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后者运用红霉素眼膏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眼压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1周鳞屑性总有效率55.6%、溃疡性总有效率47.8%、眦部总有效率33.3%均高于对照组的26.7%、36.3%、10.5%,1个月后鳞屑性总有效率88.9%、溃疡性总有效率86.9%、眦部总有效率66.7%均高于对照组的66.7%、63.7%、52.6%,平均眼压(17.1±1.9)mmHg高于对照组(13.9±1.7)mmHg,P<0.05。结论:运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双氯芬酸钠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联合组(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每组10只。分别记录术后第1天、术后3周、术后6周角膜水肿程度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分级评分、房水中前列腺素(P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晶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相近(P>0.05);术后3周、6周时,其余3组以上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各指标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术后时间的增加,各组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在术后6周时达到最低值(P<0.05)。其余3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相近(P>0.05)。结论: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可明显抑制家兔白内障术后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TLR-4/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6,(5):1170-1172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眼前节反应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前房纤维蛋白无渗出,房闪程度(+)和絮状渗出(++)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为16.67%(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用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8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70例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Ⅰ)、干眼症主观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4周后,两组BUT、Shirmer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87、0.570、0.267、0.392、0.686、0.623、0.375、0.718、0.736、0.599、0.311、0.415、0.714、0.676、0.450、0.738,均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BUT、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57、0.441、0.723,均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BUT、Shirmer 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15、0.389、0.507、0.663,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痊愈率为67.0%、总有效率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81.4%(χ^2=17.11、14.04,均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定期随访治疗的150例MGD所致干眼症患者,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BUT明显升高,FL评分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BUT和ShirmerⅠ评分显著升高,FL评分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玻璃酸钠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MGD所致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探讨虹膜睫状体炎治疗中,单纯局部点滴、眼膏涂抹联合结膜下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年接诊虹膜睫状体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单纯局部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治疗,观察组42例行局部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联合结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P0.05)。结论:虹膜睫状体炎治疗中,单纯局部点滴、眼膏涂抹联合结膜下注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妥布霉素、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及妥布霉素滴眼液效价的微生物比浊法。方法:分别采用微生物比浊法和管碟法对妥布霉素、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及妥布霉素滴眼液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妥布霉素效价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1.0 U/ml;R2=0.991 3,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2.6%(n=9);妥布霉素滴眼液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5%(n=9)。结论:微生物比浊法具有简便、精确、快速的特点,可应用于产品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两种不同的抗菌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普拉洛芬,观察组术前增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及前房闪辉值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前应用普拉洛芬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睑板腺按摩疗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眼睑缘炎患者的疗效与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间诊治的眼睑缘炎患者80例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用组(n=40)和眼膏治疗组(n=40);眼膏治疗组患者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联用组患者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与睑板腺按摩疗法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和睑板腺功能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于眼膏治疗组(77.50%vs 55.00%,P<0.05);治疗1月后联用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优于眼膏治疗组(P<0.05),分泌物性状和分泌物排出难易度的评分值优于眼膏治疗组(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6月的复发率低于眼膏治疗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疗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眼睑缘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睑板腺功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张厚洪  杜雯 《海峡药学》2015,(3):105-106
目的对比分析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与普南扑灵滴眼液在儿童斜视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09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的125例(250眼)行双眼斜视矫正术的儿童(≤14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第一天开始随机一眼给予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组),另一眼同期给予普南扑灵滴眼液(普南扑灵组),于术前、术后第一天、滴眼后4周,观察比较两组眼内压。观察比较两组抗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术后第一天两组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眼后4周,妥布霉素组眼内压显著高于普南扑灵组(P<0.05),且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第一天。普南扑灵组抗炎效果弱于妥布霉素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妥布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普南扑灵组(16.80%VS 2.7%,χ2=10.989,P=0.001)。结论相较于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普南扑灵滴眼液具有相同抗炎效果的同时,能够稳定眼内压,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儿童斜视术后使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31眼)。观察组患者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对照组患者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 d后眼压和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变化,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综合症状以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后患者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安全、有效,可降低激素性高眼压的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蔷伟 《抗感染药学》2019,16(11):2015-2017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用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30例);单用组患者给予单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联用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用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SchirmerⅠ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用治疗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中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NF-α(1.02±0.28)ng/L、IL-6(82.28±5.18)ng/L、CRP(8.01±1.02)mg/L低于对照组的(1.72±0.37)ng/L、(93.28±6.02)ng/L、(9.87±1.2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可明显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15):2060-2062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MG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清洁方式清理眼睑,同时饭后温水送服盐酸多西环素片0.1 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长约1.0~1.5 cm,涂入结膜囊,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vs.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睑观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评分、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G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眼液用于控制中老年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张家口市宣化区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中老年患者120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单一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眼压增高、继发感染、结膜充血等)发生情况、各时点(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3周、治疗后5周)眼部症状体征评分与眼压变化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的83.33%更高(χ2=4.227,P=0.040);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20.00%低(χ2=4.615,P=0.032);观察组治疗后1 d、治疗后3周、治疗后5周的眼部症状体征评分与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均<0.01)。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眼液用于控制中老年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佳,安全性高,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楠 《中国药业》2016,(5):77-79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膨胀海绵联合护理干预用于术后鼻腔填塞缓解疼痛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鼻腔手术患者,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胀痛、头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胀痛、头痛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膨胀海绵鼻腔填塞治疗期间,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鼻腔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重庆北碚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儿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眼睑内滴入妥布霉素滴眼液,1滴/次,6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眼睑内滴入鱼腥草滴眼液,1滴/次,6次/d。两组均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4.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眼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浆CRP、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血浆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机体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李艳红  盛敏杰  吴强  庄槿 《上海医药》2008,29(3):136-139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单盲筛选出白内障病人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天以及用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差异显著,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炎症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20.
杨志强  陈瑞合  周瑾 《中国药房》2008,19(14):1090-1091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9例(19只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治疗;对照组11例(11只眼)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3~5d后改为强的松顿服逐渐减量。2组同时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结果:所有病例用药后3~5d炎症迅速控制,视力明显好转。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激动、失眠,血压、血糖异常升高。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滴眼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迟发性前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