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南烟区是河南省新开发的优质烟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其独特的烟叶品质特色。然而,由于该区部分地方优质烟规范化生产技术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烟叶烘烤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烘烤失误时有发生,造成烟叶质量不稳,烟叶品质特色不能充分显现,植烟效益不高,成为这些地区优质烟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此,我们依据近年调查研究结果,剖析了烘烤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1 烘烤失误的表现调查中发现,从烤后烟叶质量来看,烘烤失误主要有烤青和烤黑两大类。1.1 烤青因变黄不足,过早干燥造成的失误。1.1.1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方烟区降雨量明显增加,为保障气候变化下烟叶的烘烤质量,以主栽品种NC55为试验材料,在产区成熟烘烤工艺基础上,研究了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SD2处理,SD1处理烤后烟外观质量总分提升0.35分,均价提升0.98元/kg,感官评吸质量提高0.95分。综上,在青岛烟区降雨量增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湿球温度能够提升青岛烟区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峰  韩硕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00+210
对两用移动式烟车挂凉后烘烤与常规直接炉内挂杆2种装烟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移动式烟车装烟方式的装烟量明显增多,可增加9.6%13.3%的挂烟量,其中下部叶增加比例最高,烤后单杆烟重也略有增加;炉外装烟可改善烟叶均匀度,使烤后烟经济指标提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烟叶品质;装烟劳动强度降低,节时省工,千克烟叶省工效率达35%13.3%的挂烟量,其中下部叶增加比例最高,烤后单杆烟重也略有增加;炉外装烟可改善烟叶均匀度,使烤后烟经济指标提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烟叶品质;装烟劳动强度降低,节时省工,千克烟叶省工效率达35%37%,且利于中、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回潮;千克烟叶烘烤节煤效率达6.9%37%,且利于中、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回潮;千克烟叶烘烤节煤效率达6.9%9.5%,下部叶节煤省电效果最佳,更好地体现出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效果。  相似文献   

4.
烤烟进入采烤期,一些烟区常遇到高温干旱,给采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烟叶质量和种烟效益。采取高温干旱条件下的特殊采烤方法,能最大限度保持烟叶质量,减少烟农种烟损失。  相似文献   

5.
吴峰  韩硕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00+210
对两用移动式烟车挂凉后烘烤与常规直接炉内挂杆2种装烟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移动式烟车装烟方式的装烟量明显增多,可增加9.6%~13.3%的挂烟量,其中下部叶增加比例最高,烤后单杆烟重也略有增加;炉外装烟可改善烟叶均匀度,使烤后烟经济指标提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烟叶品质;装烟劳动强度降低,节时省工,千克烟叶省工效率达35%~37%,且利于中、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回潮;千克烟叶烘烤节煤效率达6.9%~9.5%,下部叶节煤省电效果最佳,更好地体现出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嵩明、石林两地种植的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烤青烟、杂色烟和枯焦烟三类烤坏烟叶进行研究表明:(1)检测的14项指标中,石油醚提取物和氮碱比不能作为衡量这三类烤坏烟叶的指标。(2)烤青烟叶的淀粉和挥发酸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杂色烟和枯焦烟的淀粉含量明显下降,挥发酸和烟碱含量明显增加。(3)这三类烤坏烟叶均表现为对评吸质量有利的总糖、还原糖、总多酚等指标明显下降,对评吸质量不利的蛋白质、总氮、挥发碱等指标明显增加,糖碱比、糖蛋比和糖氮比的协调性下降,下降或增加的幅度均以枯焦烟叶>杂色烟叶>烤青烟叶,导致各项化学成分指标低于优质烟叶合理范围,最终影响了烟叶的工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围绕烤后烟叶质量不受损失,结合福建省三明市烟区实际,以烟农烟叶出烤、回潮、储存保管等生产工序为着眼点,调查、分析烟叶烤后处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人员素质;因时因地制宜,规范妥当处理烤后烟叶;努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论述了解决烟叶烤后处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烟农正确处理烤后烟叶,保全和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品种为材料,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变黄初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顶层干湿球差1℃的处理综合表现最好,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等级结构、桔黄烟叶比例最好,低次烟叶比例、青烟比例最低,随着干湿球差拉大,烤后烟叶等级结构、桔黄烟比例有降低的趋势,青烟比例、低次烟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率对比分析表明,梳式烟夹和散叶大箱均能有效节省装卸烟环节的用工成本。由于装烟量的提高,梳式烟夹和散叶插扦能耗成本均低于常规挂竿。在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方面,散叶大箱的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说明散叶大箱烘烤可提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适合浏阳烟叶烘烤的烟叶成熟度,以规范浏阳烟叶成熟采收标准。[方法]以当地主栽烤烟品种G80为材料,在烟箱和烟夹2种装烟方式下分别将中部叶设置提前采收、常规采收、推迟采收3个处理,在烤前、烤中、烤后取样测定其淀粉含量,并取烤后样进行外观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夹常规采收烟叶综合质量最高,提前采收烟叶综合质量最差。烟箱常规采收外观质量较好,推迟7 d采收感官质量最佳。[结论]按现行收购标准,烟叶常规采收能够较大程度上保证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26-128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品质及评吸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提供依据,设低密度(装鲜烟50kg/m3)、中密度(装鲜烟60kg/m3)、高密度(装鲜烟70kg/m3)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结构疏松,颜色金黄至橘黄,色度强,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较好。(2)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最高,均价最高,经济效益最高。(3)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地降低烟叶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中密度处理的糖碱比表现最好,最为接近优质烟叶标准。(4)中密度处理的烟叶香气量和劲头最好,感官评吸质量最佳。综合认为,烤烟密度为60kg/m3时最佳。  相似文献   

14.
烤烟上部4~6片叶带茎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烤烟上部4~6片烟叶带茎烘烤和常规采烤2种不同采烤方法对云烟87、云烟97常规种植品种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采烤方式相比,上部4~6片叶带茎烘烤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增加烟农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烟叶不同缺镁程度对烤后烟叶内外观质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烤后烟叶颜色变淡、油分减少、身份变薄、叶尖挂灰加重、赤星病斑加重。外观表现出缺镁症状的烟叶比外观表现正常的烟叶含镁量低,烟叶的含镁量随着烟叶缺镁程度的加重而降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烟叶评吸的余味舒适度变差、杂气变重、刺激性增加、燃烧性变差、灰色变暗、综合评分降低、质量档次降低。缺镁烟田的烟叶,不论外观表现正常与否,烤后烟叶的商品价值均降低和等级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烟叶烘烤工作中含青烟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青烟叶是烟叶烘烤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烤坏烟叶。该文从烟叶烘烤实际工作出发,从烟叶成熟度、烟叶运输、编烟和装烤、烘烤工艺操作、烘烤设备和天气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烟叶烘烤实际工作中含青烟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烟叶烘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烤青烟叶是烤坏烟叶种类之一,因烤后烟叶含青,等级质量低,严重制约烟叶内在品质和可用性,降低了商品等级,减少了烟农种烟收益.如何解决或避免烤青成为保障产区烟叶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结合烟叶烘烤实际,该文简析了烤青烟的症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烤青烟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皖南烟区不同产区烤后烟叶的差异性,以2020年皖南地区5个烟叶产区的云烟97为试验材料,选取具有当地代表性的烟农各3户共15个中部烟C3F等级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皖南烟区不同烟叶产区中部烟C3F等级常规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不大,符合优质烟特点,但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降糖提钾,降低变异系数,维持常规化学成分在优质烟范围,从而保证中部烟C3F等级感官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河南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进行上部叶适宜成熟度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上部叶提前采收烤后烟叶油分减少,身份较厚,组织紧密。适度推迟采收,烤后烟叶橘色烟比例增加,组织变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变强;促进叶内致香物质转化,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刺激性,使余味更加舒适。采收过晚,容易导致烟叶干物质过度消耗,烤后杂色烟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结论]上部烟叶推迟7 d左右采收,可有效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提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减轻,值得在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