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发病后第1周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同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MI病人血清sIL-2R明显增高,mIL-2R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发病后第1d至第7d,sIL-2R增高和mIL-2R表达降低一直比较明显。AMI病人CD4、CD8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以第1d降低最明显,以后逐渐升高,CD8于第7d恢复正常。4d内死亡者和伴有室性心律失常(VA)者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血清sIL-2R水平、mIL-2R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AMI病情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较全面地观察胃癌虱的细胞免疫功能,为胃癌的预测,诊断,病情估计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LISA)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34例胃癌患者与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 胃癌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1);CD4,CD8,CD4/C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微量细胞培养法及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27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一B)患者及7例正常对照者CD+4、CD+8及B细胞膜上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mIL-2R,CD25抗原为其β链),各亚群细胞培养上清及病人同期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sIL-2R),CD+4细胞培养上清中IL一2活性。结果:CAH-B病人外周血CD25抗原阳性的CD+4、CD+8细胞及B细胞较正常对照者减少,且CD25抗原阳性的CD+4、CD+8细胞减少较B细胞明显;CD+细胞培养上清中IL一2活性较正常人降低,并与病情的轻重、CD+4细胞mIL一2R的表达呈正相关;CAH-B病人血清sIL-2R增高,但培养上清sIL-2R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CAH一B病人外周血CD+4、CD+8及B细胞mIL-2R表达均减弱;CAH-B病人体内T细胞免疫应答功能受损可能较B细胞受损明显;CAH-B病人体内IL一2产生水平低下与病情轻重有某种关联;CAH一B患者血清中增高的sIL一2R可能来自肝内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mIL-2Rβ链脱落。  相似文献   

4.
老年肺部疾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疾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和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结果肺疾患各组sIL-2R水平升高均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以肺癌组sIL-2R水平升高最显著,与肺良性疾病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01)。肺疾患组的CD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IL-2R和T细胞亚群可作为肺疾  相似文献   

5.
老慢支患者T细胞亚群和sIL—2R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IL-2R。结果老慢支患者T细胞亚群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多,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且与T细胞亚群CD4、CD4/CD8成负相关,与CD8成正相关,尤其以急性发作期改变最为显著。结论老慢支病程中出现某些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紊乱,同时,本研究揭示T细胞亚群和sIL-2R的改变可作为老慢支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环孢霉素(CsA)治疗16例重症LN患者,对血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影响。结果CsA治疗后,LN患者血尿SIL-2R均有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CD4+细胞亦有下降趋势;同时伴有血清免疫学异常及临床肾损害的明显改善。本文提示SIL-2R可作为LN活动度的一项敏感指标;CsA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减少被激活的淋巴细胞释放SIL-2R,从而取得治疗LN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病人血清sIL—2R及mIL—2R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和25例健康人血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并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膜受体的表达,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血中sIL-2R明显增高(P〈0.01),而mIL-2R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肺结核病人体内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的sIL-2R,并在结核病中起运输白细胞介素-2(IL-2)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和T细胞亚群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王红 《山东医药》1998,38(9):22-23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39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其T细胞亚群;并与28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①结核病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明显高于康复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结核病康复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结核病活动期组尿液与血清SIL-2R浓度呈正相关(P<0.01)。③结核病活动期组CD+4T细胞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康复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提示结核病活动期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结核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强  姜斌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102-104
为探讨T淋巴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总IgE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显示: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血清sIL-2R(512.82×103±264.62×103U/L)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1842.42±824.60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2.32×103±108.64×103U/L和406.32±62.16ng/L,P<0.01)。IL-4水平增高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492),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821,P<0.05)。其中23例患者每日静脉滴注氟美松5mg,用药5天后,其sIL-2R及IL-4分别降至332.61×103±124.62×103U/L和314.10±72.08ng/L(P<0.05)。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疗效,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0例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膜IL-2受体(mIL-2R)和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6D患者治疗前IL-2、mIL-2R水平显著降低,sIL-2R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同时测定的T_3、T_4、FT_4I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随着甲状腺功能的逐渐改善而相应恢复至正常范围。这些结果提示:G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紊乱,IL-2/IL-2R水平可以反映GD免疫动态,而高甲状腺素血症与免疫细胞的激活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探讨20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TPA/A23187刺激培养48小时后的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水平,以及培养前后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结果表明:1.IDDM病人体外IL-2产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且与病程长短及血糖水平无关。2.刺激培养前的IDDM病人PBMNC表达IL-2R:①病程小于1年的5例病人表达IL-2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王春连李建国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已成为衡量体内免疫功能的新指标。有关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国内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分析其关系,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应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抗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检测系统行细胞涂片原位杂交,测定了15例激素抵抗(SR)型和15例激素敏感(SS)型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细胞介素(IL)-4和IL-5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1)单独培养的SR型和SS型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mRNA和IL-5mRNA阳性细胞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氟美松(10-7mol/L)共同培养48小时后,SS型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mRNA和IL-5mRNA阳性细胞率较单独培养时明显减少(P<0.01);而在SR型患者中则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氟美松不能有效地抑制SR型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和IL-5基因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发生激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6例病毒性心肌炎(VMC)及24例正常人(NC)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同时测定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VMC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NKC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1),T细胞亚群与NC组比较,急性VMC患者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均减少,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0.01),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明显;而VMC后遗症期患者CD3、CD4与NC组无差异(P>0.05),CD8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显著高于NC组(P<0.05),以细胞免疫调节失衡为主。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功能失调为VMC发病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扩张型心肌病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结果发现,DCM患者SIL-2R明显高于NC组(P<0.001),而膜IL-2R表达低于NC组(P<0.01),提示IL-2R在DCM发病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肝炎的免疫调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日达仙的免疫调节作用,选取18例下肝炎病人用日达仙(Tα1)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内毒素(LSP)、肝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T细胞亚群(CD8^+、CD4^+)。结果治疗前LSP、TNF、IL-2R、IL-6、CD8^+均增高9P〈0.01),而IL-4及CD4^+降低。经Tα1治疗后LSP、TF、IL-2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及APAAP法分别检测了3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5例者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肝癌及HBV感染者(P〈0.01)。吕患者及HBV感染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肝癌与HBV感染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BV感染者及肝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检测了68例丙型肝炎患者的SIL-2R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的SIL-2R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急性肝炎高于慢性肝炎,同时发现SIL-2R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急性与慢性肝炎的CD3、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尤以慢性肝炎降低明显。对33例HCV-RNA(+)的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低及CD4/CD8比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时免疫功能改变及防治感染的重要性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目的 从免疫功能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动态观测糖尿病及其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膜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CD4/CD8、IgG、IgA、IgM、C3、C4、CH50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糖尿病及其合并肺部感染组SIL-2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mIL-2R、NK细胞活性、CD4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夹心法ELISA测定了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显示进展期肺结核及急性肺炎患者血清sIL-2R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抗结核化疗后,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降低,与X线胸片改善或/和痰菌转阴相一致,提示测定血清sIL-2R有助于进展期肺结核疾病活动性的监测。对于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升高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