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运动损伤.有关ACL损伤的发病率近20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目前治疗主要应用关节镜技术,在镜下对损伤的ACL进行重建,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急性ACL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亦是人体创伤发生率最高的关节之一.前后交叉韧带作为维持膝关节稳定的关节束韧带网的核心,尤其容易受损伤,其中以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较显著,ACL断裂引起的膝关节不稳称ACL缺损膝,是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的运动性损伤,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70%以上有ACL损伤.有文献记载60例青少年(年龄小于18岁)ACL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ACL损伤占同期住院青少年膝关节伤病的26.9%.且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ACL损伤后可引起膝关节不稳,若不及时治疗,可继发半月板损伤、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骨关节炎的发生,以致最后关节置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ACL损伤后,早期全面正确的诊断无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运动损伤的逐渐增多和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部分ACL的慢性损伤是由髁间窝狭窄而引起的,在治疗ACL损伤时,对髁间窝狭窄进行相应的处理是必要的,可减少其对已损伤的及重建后的ACL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轴向磁共振成像(MRI)对部分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38例在做MRI检查16周内,用关节镜或直接外科手术来评价ACL损伤情况:143例正常,28例部分损伤,67例完全损伤。28例部分损伤中,有8例不稳定性损伤(部分ACL损伤或需要行ACL重建手术)和20例稳定性损伤(部分ACL损伤)。结果ACL轴向MRI图像显示:109例呈椭圆形,3例内部信号增强,45例呈衰减形,6例呈孤立的束条状,56例呈云雾状,19例不显影。轴向MRI检查的敏感性为100%(75/75),特异性为96%(157/163)。结论轴向MRI检查能够分辨稳定的ACL(正常ACL和稳定的部分ACL损伤)与不稳定ACL(不稳定的部分ACL损伤和完全ACL损伤)。在MRI图像上,稳定的ACL呈衰减形或椭圆形,或显示为内部信号增强;不稳定的ACL呈孤立的束条状、云雾状或不显影。应用轴向MRI检查,有助于提高部分ACL损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关节镜下应用四股胭绳肌腱保留残端进行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设计不受交叉韧带干扰,安全准确的定位器.关节镜下不切除原ACL和PCL残端,采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单柬同时重建11例ACL、PCL损伤的患者.术后随访4~13个月,平均(7.3±2.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患膝功能.结果 本组术后无膝关节感染发生;术后均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0°~95°至0°~130°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5.6±6.5)分,术后随访时为(88.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采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重建ACL、PCL,是目前治疗ACL、PCL同时损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能有利于重建韧带血供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于关节镜下确诊为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外伤性后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ACL+PCL+MCL)断裂的自体修复方法及用材.方法 关节镜技术用同侧髂胫束转位修复外伤性ACL+PCL+MCL断裂15例.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8±10)个月,效果优9例,良5例,一般1例.结论 用髂胫束修复ACL+PCL+MCL,有良好的韧带转化功能,且有取材方便、功能组织损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撕裂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诊断Ramp损伤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ACL撕裂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MRI和关节镜检查。比较分析MRI诊断Ramp损伤的价值,同时分析合并和未合并Ramp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差异,尝试明确ACL撕裂合并Ramp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MRI诊断与关节镜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527,P<0.001,一致性一般。MRI诊断ACL合并Ramp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00%、98.11%、89.68%、82.82%和90.43%。合并Ramp损伤组病程≥6周患者比例高于未合并Ramp损伤组患者(P<0.05);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Ramp损伤组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关节囊连接处出现线样液性高信号、内侧半月板后角边缘出现纵行撕裂、胫骨前移、股骨内侧髁骨挫伤、ACL完全撕裂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合并Ramp损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康乐 《中国卫生产业》2012,9(21):187-188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系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在膝关节损伤中ACL的损伤最为常见,其损伤后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际上在移植材料的选择、隧道的重建和移植材料的固定还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以及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都是影响ACL重建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或异体肌腱同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ACL、P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应用自体或异体肌腱同期重建膝关节ACL、PCL,合并膝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在重建的同时进行修整,随访期间根据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8~ 30个月,平均24个月.患者在0°和20°应力测试时稳定性均完全恢复.28例患者入院时IKDC评分均显著异常,术后随访正常18例(占64.3%,18/28),接近正常8例(占28.6%,8/28),异常2例(占7.1%,2/28).28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46.7±4.2)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为(89.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3,P<0.01).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同期重建ACL、PCL具有损伤小、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关节粘连率低,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常规X线或CT检查常不能发现膝关节韧带的损伤,而MRI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可清楚显示,可作为膝关节韧带损伤检查的重要或首选手段。本文收集我院1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nciate ligament,ACL)损伤, 结合文献,总结分析ACL损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MRI影像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节韧带是保护膝关节及维护稳定的重要结构,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及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剐韧带(LCL)。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运动不当、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国内对于膝关节韧带裂伤多主张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国外大量文献报道认为关节囊内韧带(ACL和PCL)不发生自发性修复,临床上采用外科修复;关节囊外韧带(MCL和LCL)有较强的自愈能力,对MCL断裂不需要外科修复。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手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栓与止血的实验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ACL TOP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实验的重复性、稳定性、线性、携带互污染率进行评价,并与ACL 9000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 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IB实验的批内变异系数<2%,日间变异系数<5%,交叉污染<1%,具有良好的线性,与ACL 9000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结论 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宽、交叉污染少等优点,适合临床血栓与止血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采用四股腘绳肌腱重建的临床疗效及髁间窝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治疗56例陈旧性ACL损伤患者,其中45例应用髁间窝成形术.56例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MRI证实ACL损伤,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 13.024.2)个月,术后Lachman试验(-)53例,(±)3例.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6.0±7.3)分增加至术后随访时的(9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0,P< 0.01).术后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患者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0 mm、平均移动度(2.0±0.6) mm,与术前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0 mm、平均移动度(3.0±1.2)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P< 0.05).结论 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可早期康复锻炼.术中应用髁间窝成形术,可减少术后撞击综合征,且骨隧道定位准确,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时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损伤到接受手术时间,将60例ACL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损伤到接受手术时间≤3周,32例)与对照组(损伤到接受手术时间>3周,28例)。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而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在损伤发生后3周内予以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可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分析膝关节ACL损伤诊断中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所收录案例1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析膝关节损伤后,各检查对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核磁共振与关节镜和手术及临床勘查结果相符.结论:现实应用中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临床查体对交叉韧带损伤的初步诊断有很大帮助,但实际操作需要一定客观条件;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较高,只要周期复查,,能够准确地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节镜技术对于诊断的明确性存在客观依据的证明,是有利的明确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脂肪抑制的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PDWI-FSE)序列在诊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0-04间的31例膝关节外伤后行MR检查的病例。在接受关节镜检查前所有的病例均行PDWI-PSE、T2WI-PSE、PS-PDWI-FSE、PS-T2WI-FSE序列矢状面扫描。分析4种不同序列在ACL/PCL损伤中的表现,并比较不同扫描序列对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与关节镜相比,所有的4种序列对31例患者中交叉韧带撕裂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是86%、98%和94%;对ACL撕裂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是84%、100%和90%。有2例PCL在所有扫描序列中显示为真阳性,1例完整的PCL误认为撕裂被诊断为假阳性。结论:FS-PDWI/T2WI FSE序列在对ACL/PCL损伤的检查中明显优于PDWI/T2WIFSE序列。  相似文献   

18.
郝秋彦 《现代保健》2011,(17):39-4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自体胭绳肌肌腱镜下重建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行自体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镜下重建ACL,肌腱取自同侧,将两股肌腱分别对折组成4股,编织后等长点部位钻胫骨、股骨隧道,将肌腱拉入骨隧道,分别在屈膝90°和伸膝位将移植肌腱收紧,两端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内同定。结果术后随访27-60月,平均29月;术后6周关节活动达正常范围,术后抽屉试验除6例1度外,余29例均阴性;Lysholm评分,术后75~100分,平均92分,较术前52分明显提高;Tegner运动评级术后6~8级,平均7级,较术前平均3级有较大提高。结论镜下四股自体胭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界面螺钉固定,是治疗ACL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可导致关节不稳,引发关节继发性损伤和过早退变,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交叉韧带断裂一经确诊,就应尽早修复重建。恢复膝关节稳定。重建韧带的选择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7月89例采用同种六股异体肌腱,术中应用"二步法"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3年,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正常,无撞击综合征发生,查体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按Lysholm评分,术前为(543±72)分,术后为(902±35)分.结论 关节镜下"二步法"定位,六股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膝关节稳定,不易松动,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