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引起的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大大增加了此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虽然近 30年来对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 。本文以观察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ET和NO代谢产物NO x 的含量 ,来探讨ET和NO与SAH后CVS及临床病情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7年 9月~ 1999年 6月收住的病人 ,原发性SAH 17例 ,男性 9例 ,女性 8例 ,年龄 17~67岁 ,平均 4 1.6岁。入选条件 :均经CT和腰穿证实的首…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CVS)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腰穿外引流 (LCDF)在治疗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CVS等时效果较好[1]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10 8例破裂脑动脉瘤进行了早期手术 ,配合尼卡地平持续脑池灌注和LCDH治疗CVS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8例中 ,男 61例 ,女 47例。年龄 3 3~ 68岁。入院时均行头颅CT及DSA检查。Hunt分级 :Ⅱ级 5 4例 ,Ⅲ级 46例 ,Ⅳ级 8例。所有患者在SAH后 1~ 3d行动…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以突发性颅内压增高 ,持续剧烈头痛 ,并发症多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以往多采用长疗程大剂量 6氨基乙酸、抗纤溶止血、降颅压、止痛等常规内科治疗为主 ,且易出现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8月我院采用短程抗纤溶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取得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腰穿脑脊液置换为治疗组 5 3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5例 ,年龄 13~ 5 1岁 ,平均 38.2岁。腰穿不行脑脊液置换为对照组 5 5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13~ 5 3岁 ,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4.
徐振强 《广西医学》2001,23(4):928-92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率仅次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出血 ,占脑血管病第三位的严重疾病 ,病死率约为 2 5% ( 1) 。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们采取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和内科常规治疗比较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共 49例全部经头颅 CT及腰穿确诊 ,随机分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和保守治疗对照组。治疗组 33例 ,男 1 8例 ,女 1 5例 ,年龄 1 5~ 63岁 ,平均年龄 38. 6岁。对照组 1 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 6~ 61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比及病情…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痉挛 (CVS)是蛛网膜下隙出血 (SAH)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导致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出血后立即发生 ,1h内结束的为急性脑血管痉挛 (ACVS) ,3~ 7h后再次发生 ,持续几天或几周的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现将我们诊治的 2 0例DCVS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取自 1990年以来在本科住院经腰穿、脑血管造影、头颅CT证实的SAH共 98例 ,发现DCVS2 0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6 8岁 ,平均 5 0 5岁。入院时Hunt分级 :Ⅱ级 5人 ,Ⅲ级 13人 ,Ⅳ级 2人。以Ⅲ级为最多。1.2   D…  相似文献   

6.
1996— 2 0 0 0年我院采用腰穿脑脊液 (CSF)置换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了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组 5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 8岁 ;对照组 5 0例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4 6岁。均在发病后 2 4h入院。两组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 ,并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两组病例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病例资料情况组别n 平均年龄 (岁 )性别男女病情分级ⅠⅡⅢⅣⅤ观察组 50 4 836 14 …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光英 《重庆医学》2002,31(8):759-760
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ospasm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最主要的并发症 ,是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我院自 1998年~2 0 0 1年共收治 97例SAH患者 ,其中 3 8例发生脑血管痉挛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2 5~ 62岁 ,平均3 9 5岁。1 2 诊断脑血管痉挛的依据  (1)发病 3周内症状好转又加重。 (2 )神经系统检查出现新的体征。 (3 )腰穿及头颅CT排出再出血、感染及脑积水。1 3 临床症…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病率高 ,死残重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难点 ,治疗方法虽多种 ,但疗效差。近年来 ,尼莫通针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目前尼莫通针剂用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报告极少。我院 1 998- 2 0 0 0年对1 8例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采用尼莫通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共 36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31~ 67岁 ,平均 47 5岁。入院时意识清楚 1 5例 ,嗜睡 3例 ,血压增高 6例。按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 (Tis…  相似文献   

9.
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 5%~ 10 % [1] 。而脑血管痉挛 (CVS)是SAH常见的并发症 ,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近年来 ,虽然国内不少学者运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SAH后CVS的发生 ,发展过程 ,但专题报道不多。本文就TCD对 32例SAH后CVS的动态观察作了初步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SAH均为我院 1995~ 1999年住院患者 ,男 2 0例 ,女 12例 ,其中年龄 33~ 59a19例 ,6 0~ 78a 13例。有高血压病史 18例 ,有明显脑外伤史 5例 ,脑血管畸形 …  相似文献   

10.
郑涛  刘春平 《四川医学》2003,24(12):1230-1230
非外伤性由于脑底部或表面的血管发生病变 ,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入或主要地流入蛛网膜下腔时 ,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可经头颅CT检查发现 ,而少部分检查阴性 ,经腰穿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高 ,早期正确诊治 ,十分重要 ,现将我院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11月头颅CT检查阴性而腰穿诊断的 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8~6 8岁。所有 12例头颅CT检查阴性 ,其中 5例行 2次头颅CT ,均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而于发病 8h后行腰穿检查证实。其中 5例误诊为…  相似文献   

11.
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为目前诊断脑血管痉挛(CVS)的重要方法 ,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中应用较多。我们通过对 1 991年 6月~ 1 999年 6月本院收治的 6 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例进行TCD监测 ,并对监测结果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2 7例 ,女 33例。年龄 2~ 5 3岁 ,平均 35 .3岁 ,其中年龄 <1 2岁 1 1例、>1 3岁 49例。受伤原因 ,车祸伤 32例、高处坠落伤 2 1例、重物击伤 7例。所有病人均在伤后 2 4h内行颅脑CT扫描 ,均表现为脑沟或脑池内有不同程度高密度血液积聚 ,诊断为外伤性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犬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氧合血红蛋白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用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测定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后不同时期,脑脊液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同时应用TCCD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不同时期基底动脉流速。[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流组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明显,腰穿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轻微下降,引流组和腰穿组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255120)山东淄博矿务局中心医院季占胜陈卫国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本院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57例SAH患者,其中15例出现CVS,现就其防治的...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蛛血)致脑血管痉挛会发生偏瘫、肢瘫、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引起脑梗塞和死亡,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尼莫地平的疗效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2年3月~2000年8月,本院收治蛛血患者中发生脑血管痉挛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8~61岁(平均394岁),经头颅CT扫描诊断15例,腰穿脑脊液检查诊断6例。脑血管痉挛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其中15例复查CT未见颅内血肿、脑实质出血或脑梗塞。21例中无1例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炯端  谭国据 《广东医学》2003,24(2):130-130
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 15 %左右[1] 。我院 1997~ 2 0 0 1年间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6 4例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运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 6 4例均为急性起病 ,所有病例结合临床 ,头颅CT及MRI或腰穿脑脊液检查均诊断明确 ,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内科保守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术 )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5 2 3岁。对照组 (单纯内科保守治疗 )3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9~ 74岁 ,平均 5 3 4岁。两组病情、…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血管痉挛 (CVS)也称颅内动脉痉挛 ,为颅底大动脉的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形态学变化 ,从而在动脉造影时表现的管腔狭窄。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最常见的并发症。由其造成的脑缺血是SAH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防治CVS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抗CV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SAH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 发病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 30 %左右 ,其出现的时间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 3~ 2 1天 ,最常见于 4~ 14天。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患之一 ,临床表现为头痛、颈强直、脑血管痉挛以及脑脊液的异常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我们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 ,采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38例 ,疗效显著。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所有对象均为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在我院住院病人 ,在发病后 48小时内住院 ,诊断标准为急性起病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腰穿呈均匀血性脑脊液。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 5例 ,年龄 2 9~73岁 ,平均 ( 5 2 .47± 1 3.92 )岁 ;对照组 4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皮素(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及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本产验使用和成年日本长耳大白兔21只,雌雄不限,体重在2.5~3.5kg。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0min,3d,5d三个实验组,每组7只,以术前做为对照组。采用枕大池穿剌取少量脑脊液后,一次注血法(0.5ml/kg)制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运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CD)观察兔基底动脉痉挛情况,在不同时间点再次穿剌枕大池取脑脊液,运用放射免疫技术定量测定脑脊液中ET浓度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30min、3d、5dTCD检查显示,兔基底动脉处于痉挛状态。ET浓度在SAH后30min时无明显改变。第3、5d增高达术前2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在急性CVS和迟发性CVS中的作用是不同的。ET并末参与急性CVS发生,ET的过度分泌可能参与迟发性CV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高亮淄博铁路医院神经内科(淄博255000)姜亚军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京210009)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cular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 0 0 0年采用腰穿置管间断放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2 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0岁~74岁,平均年龄4 8岁。病程6 h~3d,平均1d。重度头痛18例,轻中度头痛8例。颈强直2 4例,脑脊液(CSF)压力增高2 2例,住院天数11d~4 2 d,平均2 1d,本组患者就诊时无意识障碍,且均经腰穿证实为血性CSF,并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SAH。1.2 方法 所有患者除常规应用脱水剂,止血药物,防止脑血管痉挛及预防感染外,均行腰穿置管间断放液方法。术前准备: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1个,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