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搅拌式多介质过滤器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粘度高导致现有过滤器滤料板结,形成致密滤饼层,滤料无法彻底清洗,严重影响了过滤效果,出水水质难以达标。鉴于此,本项目开发了适合于高粘度废水处理用过滤器,通过采用桨式搅拌装置破坏滤料表层滤饼层,提高反冲洗效果,实现滤料彻底反冲洗。在大庆油田杏二中污水处理站采用该技术新建两座滤罐,研究了两级过滤处理效果。新建滤罐反冲洗压力维持0.2 mpa以内,水量稳定在400 m^3/h以上,解决了滤罐反冲洗憋压、跑料、滤料清洗不彻底问题,保证滤料彻底再生,提高了过滤效果,经二级过滤后出水油痕量,悬浮物在20 mg/L以下,达到油田污水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2.
石榴石作为一种新型矿物滤料在净水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石榴石滤料进行过滤及反冲洗试验,研究其截污除浊性能、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与传统的石英砂滤料做对比,同时探讨了石榴石滤料的适宜反冲洗强度范围及气水反冲洗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滤速为8 m/h的条件下,与石英砂滤柱的过滤效果相比,石榴石滤柱滤后水的平均浊度下降0.3 NTU,有机物平均质量分数下降5%,但其平均水头损失增长率为1 cm/h;在截污除浊及去除有机物方面,石榴石滤柱在60 cm滤层厚度处与石英砂滤柱在85 cm滤层厚度的去除效果十分接近,因此其能有效减少滤料体积,从而节省滤料及节约设备投资.在不同滤速下,水头损失是限制石榴石滤柱过滤周期的主要因素;石榴石滤料适宜的气反冲洗强度范围为14~16 L/(s·m2),水反冲洗强度范围为5~7 L/(s·m2),其气水反冲洗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气洗强度16 L/(s·m2)、水洗强度7 L/(s·m2)、气水联合反冲洗4 min、单独水漂洗7 min.其中,气反冲洗强度对石榴石滤料的反冲洗效果影响最大.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石英砂滤料,石榴石滤料具有高过滤性能、低滤料体积的特点,在水处理滤料的应用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煤矿矿井水铁含量高,较难复用的问题,进行了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含铁矿井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英砂滤料的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处理含铁矿井水除铁效果明显。在气水比1:2、停留时间小于2~3 min和滤速12.0 m/h条件下处理2.0~2.5mg/L含铁矿井水,除铁率达到90%以上,出水铁含量0.3 mg/L,过滤周期达30 h;中试装置实现封闭时序式互冲洗功能,当冲洗强度11.5 L/(s·m2)、冲洗时间6 min时达到较好反冲洗效果。  相似文献   

4.
GAC-石英砂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的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珠江流溪河下游为水源,采用GAC-石英砂滤池处理沉淀池出水,研究了该工艺对枯水期高氨氮原水的去除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GAC-石英砂滤池滤与普通砂滤池相比氨氮的去除显著提高,滤后水氨氮平均值为2.08mg/L,去除量约为1.0mg/L,去除率为33.8%。研究显示氨氮处理效果受余氯的灭菌作用、溶解氧不足、原水水质下降、pH值不足、活性炭滤料吸附性能下降、空床接触时间短、反冲洗周期与强度的影响。建议降低前投氯而加强后投氯量,同时使用无氯水进行反冲洗;保持滤后水溶解氧在2~4mg/L且pH值7.5;延长反冲洗周期至36h;适当降低运行负荷可提高GAC-石英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了涂铁石英砂和无烟煤联用的双层改性滤料,并通过过滤试验对比验证了其对矿井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过滤6 h出水浊度为0.3 NTU,ρ(COD)降为2.5 mg/L,均低于饮用水标准限值,Fe、Mn的去除率分别达88.7%和66.7%,并通过反冲洗试验,确定了该滤料的反冲洗强度q=16 L/(m2.s)和过滤周期T=370 min。滤后水质可满足淡化除盐进水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虽然其过滤效率不如双层滤料、混合滤料高,但由于它有滤料不易流失和滤料易得的优点,所以目前在工业污水中的使用仍很普遍,特别在炼油污水处理方面。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可根据反冲洗后滤料孔隙率的分布分为单层分层滤池和单层不分层滤池(见图1)。  相似文献   

7.
微污染饮用水生物过滤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探讨了过滤介质、空床接触时间、水温和反冲洗方式对生物过滤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对高锰酸盐指数、UV2 5 4的去除效果比无烟煤、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滤池和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好 ;在一定的范围内 ,随着接触时间或水温的增加 ,各滤柱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增加 ;加氯水反冲洗方式对生物滤池去除高锰酸盐指数、UV2 5 4的影响比未加氯水反冲洗方式大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滤料——瓷砂滤料的过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瓷砂滤料与石英砂的对比过滤试验,证明了瓷砂滤料优于石英砂。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瓷砂滤料具有截污能力强、水头损失小、过滤周期长、滤后水质好、反冲洗强度小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和新型好滤料。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某地下水源水厂石英砂滤池中滤料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催化活性很低,基本不具备去除铁、锰、氨氮的能力,出水安全隐患较高,因此在中试滤柱系统中评价了石英砂滤料除铁(Fe2+)、锰(Mn2+)、氨氮(NH4+-N)效能,并进行活性滤料的性能优化.在此基础上,在水厂原有石英砂滤池中进行活性滤料的原位制备.结果表明,水厂石英砂滤料基本不具备去除Fe2+、Mn2+、NH4+-N能力.在中试滤柱系统中,经过3d挂膜,低浓度Fe2+、Mn2+、NH4+-N的去除率均可达93%以上.在滤池中进行原位改造后,进水NH4+-N浓度为(0.3±0.05) mg/L时,去除率由28%提高到90%,进水Mn2+浓度为(0.3±0.05) mg/L时,去除率由50%提高到80%.进一步分析滤料表征发现,改造后滤料形貌和结构均发生了改变.XRD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滤料产生了新峰,证明了滤料具备了活性.改造后可满足案例水厂净水安全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改性纤维球处理炼油废水的试验,对纤维球过滤技术的处理效果和反冲洗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炼油废水经处理后,出水中油的含量小于4 mg/L、悬浮物含量小于6 mg/L,出水可达标排放,并且经过改性后的纤维球在含油废水处理中可以通过反冲洗再生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处理量8m3/h的压紧式改性纤维球压力过滤器,对某钢铁厂热轧浊循环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球过滤能有效的去除热轧浊循环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SS),过滤后的出水中油含量能降低到1.8~4.5mg/L,去除率达到84.5%,悬浮物(SS)最高9.5mg/L,平均5.04mg/L,去除率达到88.77%,满足该厂要求热轧循环用水油含量≤5mg/L,悬浮物≤10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薛罡  何圣兵  王欣泽 《环境科学》2006,27(1):95-100
分析了生物法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影响因素,曝气后使地下水中DO为7.0~7.5mg/L及pH为6.8~7.0时,生物滤层中的锰氧化菌能够保持较好活性及除锰能力,且工艺能够达到铁锰同除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成熟滤料移植”生物过滤方法,适合于对Mn2+吸附能力较强的优质锰砂滤层的接种,而对吸附能力较弱的石英砂滤层,只能采用菌量较大的实验室选择性培养基培养、驯化锰氧化菌的接种方式;锰砂和石英砂生物滤层的反冲洗强度分别控制在6~9L/(s·m2)、7~11L/(s·m2)的较低范围时,滤层的微生物相受扰动较小,反冲后铁锰去除能力能在5h内恢复.同时滤层采用1.0~1.2mm的均质滤料,在反冲洗强度较低的情况下过滤周期依然可延长至35~38h.  相似文献   

13.
防空干道地下水质YD390-400mg/l,TDS750 mg,/l,经强化纤维过滤-OR低压反渗透装置处理后水质达到钛白粉生产工艺用水标准。YD〈200mg/l,TDS〈450mg/l。工艺条件:处理量7000M^3/d,净水荆加入量1501/h,反渗透设计压力2.5Mpa,工作压力1.3Mpa,工作温度10℃-30℃,采用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设计压力4.0Mpa,工作压力1.5Mpa,工作温度10℃-40℃。同时,该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工艺成熟,简洁、高效,在确保出水达标的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在强化纤维过滤中采用GM多功能净水剂,具有絮凝快,分离速度快,分界清楚,浊度去除高。反渗透工序分离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较少,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许玉东 《环境工程》2000,18(2):25-27
根据毛巾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选择了厌氧折流板反应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混凝沉淀 砂滤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 ,在进水水质为 :CODCr5 89~ 2 980mg/L ,BOD52 49~ 5 34mg/L ,SS 12 3~ 190mg/L ,色度 30 0~ 80 0倍 ,pH8 76~ 9 5 6时 ,出水水质可达到行业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生物因子控制反冲洗对BEAC滤池优势菌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用于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BEAC)中的6株优势菌,利用生物因子研究反冲洗对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合的反冲洗方式及强度.中试试验表明,气冲强度对BEAC生物膜的影响作用要比水冲洗大,通过比较反冲洗前后优势菌群生物量,确定BEAC滤池启动期采用单独水反冲洗,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的平均生物损失量为15.47%;利用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乘积(生物需氧量,BRP)确定最佳反冲洗气强度为8~10 L/(m~2·s),反冲洗前后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变化最小;扫描电镜和PCR-DGGE图片结果表明,启动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导致优势菌数量减少,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可保持优势菌的稳定性,反冲洗前后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数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柔性填料和酶促好氧填料的两段错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DBAF)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试验启动阶段水力停留时间对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冲洗对BAF U段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5~13.0 h条件下,SS和COD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其去除率分别达91.6%和83.6%以上;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BAF U段,该段对氨氮的去除占总去除率的70%以上;BAFU段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过程中可以出水TSS浓度(708mg/L)作为该段反冲洗的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