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光俊  朱宁 《浙江医学》2022,44(18):2013-2017
心力衰竭(HF)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的变化,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高危人群筛查及评估进展。单个生物标志物对HF诊断和疗效预测的临床价值有限,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的特定组合能够反映HF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HF诊治中将采用多生物标志物的整体分析策略。本文就HF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备受关注。当前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敏感性和 特异性不足,缺乏研究证据。该文就常见生物标志物及组合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 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KI)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标准仍然是基于血肌酐、尿量的变化,时间上存在滞后性;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从而降低病死率;有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AKI早期即升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用于早期诊断AKI。寻找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在血肌酐开始升高之前就能对AKI做出诊断是当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最常见的后天脑损伤,大约43%的TBI幸存者也伴随慢性残疾,其致死、致残率高。TBI可因直接打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机制诱发神经元死亡。如何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TBI,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诊断TBI主要依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颅脑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但近年来,随着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和液体活检技术的进步,相关的TBI损伤生物标志物逐渐走向临床,为TBI的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TBI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生物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在损伤早期就可出现在血清和脑脊液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往往比影像学检查更具优势,深入研究TBI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弥补传统诊断方式的不足,为TBI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线索。本文对部分比较有前景的TBI相关生物标志物-常规生化标志物、脑组织损伤类标志物、继发性损伤效应标志物、神经病变人群易感基因、游离核酸等新兴分子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TBI实验室精准诊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寻找适用于临床的TB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发相关临床实验室诊断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寻求无创、便捷、准确的检查以反映肺动脉高压(PAH)的疾病进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有许多关于PAH的生物标志物得到研究,涉及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利弊。认识各生物标志物在PAH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更便捷、安全、准确地诊断和评估PAH。  相似文献   

6.
马震  王薇 《疑难病杂志》2023,(6):661-664
miRNAs是具有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癌症以及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因子。血清miRNA水平可作为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鉴于大多数筛查甲状腺癌的常用方法不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检测,而检测血液中的miRNAs被认为是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方法。文章就血清miRNAs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起病急和治疗困难的特点。早期诊断或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对其治疗具有较大临床意义。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其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共同构成了生物系统研究的核心,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代谢组学可对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具有发现疾病早期特异性标志物、预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潜力。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早期标志物可早期预测和诊断急性肾损伤,本文就应用代谢组学法筛选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潜力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结核病疫情仍然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8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结核病患者约1 000万,是高于艾滋病在内的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造成结核病流行的现状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中缺乏理想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都在致力于研发更加有效的结核病诊断手段和方法。寻找适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热门。基于宿主或病原体的生物标志物的结核病诊断技术越来越多,例如近年来广泛被接受的gene Xpert、IGRAs检测技术已经用于临床并且被WHO推荐。然而目前的技术大多处于研究阶段,并不能满足WHO 提出的结核病诊断目标产品特性(target product profiles,TPPs)。迄今为止,用于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非常丰富,但是还有许多缺陷,如标志物的有限选择、队列设计的缺陷和缺乏临床验证数据。本文希望对现有的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行归纳总结,为结核病诊断技术的研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长期以来,DN早期诊断临床上主要依赖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lb)的测定,但作为DN诊断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其特异性和对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受到质疑。所以人们不断寻求DN诊断的新标志物,包括尿IgG和IgM、nephrin mRNA、Smad1及尿液炎症标志物。尽管目前已经发现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DN诊断生物标志物,但其对DN进展的预测价值尚未经过循证医学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等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因此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骨关节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发现大量与骨关节炎病情变化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如Ⅱ型胶原降解产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炎性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等,并且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也已有报道。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生物标志物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可能需要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而实现骨关节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