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与政策,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项目与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胡燕 《电子世界》2014,(4):160-160
文章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相似文献   

3.
刘罗仁 《电子世界》2014,(14):462-46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服务为宗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家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以现代学徒制为契机,积极探索校内教师、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开发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中的项目化教学、企业进校授课模式、工作室师带徒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文章就此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5.
姜燕  旭日 《通讯世界》2017,(9):120-121
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共同建立实训基地能够让校企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化、规范化,能够降低学校的管理运营成本,从而达到培养高新移动通信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水平,大大推进了学校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让更多学生毕业过后有更多的机会,这对高职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比较,阐述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提出从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课程建设对接岗位需求,教师出口对接师傅进口,校内实训基地对接校外企业车间五个方面来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切实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行业企业参与,最终建设整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职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只有让企业走进高职院校,让学生与教师走进企业,才能实现共同获利。让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轻松就业,企业拥有优秀的人才。但是校企合作不能表面化。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要为企业展现合作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要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本文主要就如何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把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实施实训是以企业真实项目、管理要求以及环境标准为基础进行的实训。开设软件工程院校如果借助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验与实训课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软件工程院校借助云计算技术,创建软件工程院校与企业合作实训平台,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而且能够有效缩减学校费用;既提高了学生实训效果,也提高了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重视实践、重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机制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带来共赢,合作教育可以为企业补充具备新的理念同时充满激情的人力资源,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之余赚取学费和工作经验,并且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达到深层次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系统培养各行业技能型人才,使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需要,这就对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加强校企合作将成为高职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国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获得启示,以校企合作为重点,整合政府、学校、教师三方力量,推动产教融合,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着力解决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快步提升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增加,以及当今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入手,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方法,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的模式,以化解当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软件工程也成为近几年十分热门的课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我校应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以双导师作为支撑,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毕业后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学生更加受到就业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过程管理的顶岗实习与就业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以及动态评价,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效率,保证了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和质量.同时,系统收集、汇总实习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就业数据共享平台,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和就业工作.本文叙述了该系统研发中的理念和思路以及所用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郭志勇  毕恒  张辉 《信息技术》2003,27(8):78-80
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 ,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知识的收集、共享、分类、检索、使用和创新。而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将知识管理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 ,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型”企业。  相似文献   

15.
校企联合,完善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实践竞争力不足等工科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强化校企合作;利用硕士生的实践过程带动本科生的实践;在企业实现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以企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带动课程改革及用创新基金带动学生实践活动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企业产品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针对中小企业仓储产品管理情况,以ACCESS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仓储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经测试,运行效果良好,数据准确性高,而且具有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设计的管理系统提高了产品管理流通效率,为中小企业仓储产品管理提供了一种仓储产品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品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它将作为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手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文档作为企业知识的保存形式,文档管理是现时绝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疑难课题之一。针对企业内难以处理的内部信息资源和信息孤岛林立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Lotus Domino.DOC的企业文档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逐渐加快,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着信息共享程度低,功能重复和耦合度高等的问题,因此急需设计新一代企业的统一接口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统一接口平台在MSS域和统一服务支撑平台中的定位,提出了统一接口平台的功能蓝图及工作框架,并分析了其调用场景,最后研究了代码层面的权限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张涛 《通信技术》2020,(1):221-224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已成为企业的核心发展要素之一。一方面企业迫切希望能够将数据整合、分析和挖掘,以达到数据驱动业务、数据创新业务及实现业务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数据泄露事件制约着数据共享的进展。因此,急需一套数据共享管理体系,辅以数据共享技术管控措施,解决数据共享“不愿”“不敢”“不会”的三难问题。这种情形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标签的共享数据溯源方法,通过数据标签标记合法授权的数据共享信息流,结合数据共享规则特征库进行非法数据共享数据信息流的追踪溯源,并可对合法授权的数据共享信息流的违规操作进行追踪。  相似文献   

20.
汪冬  孙迎  盛莹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72-74,80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能实现学校信息的综合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繁琐的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系统采用VB.net和SQL Server技术,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较好的实现和应用。该系统结构合理,满足了实际需求。这里着重介绍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以及成绩管理、奖学金管理、荣誉称号管理、违纪处分管理等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过程和实现的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