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助产的技术质量和更好体现人性化的助产模式,通过改变助产技术,有效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在第一、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和无侧切产妇100例(观察组)与第一、二产程传统平卧位分娩和行会阴侧切产妇100例(对照组)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程短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降低会阴侧切率可减少产后出血,对分娩有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初产妇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对照组产程中未实施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在分娩产程中指导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会阴侧切率,提倡临床全面推广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5 年10 月—2017 年9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及初产妇160 例, 均自愿选择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观察组麻醉后采取自由体位,第二产程胎 头拨露时采取截石位;对照组麻醉后采取常规卧位,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相对头盆不 称发生率、人工破膜率、催产素静脉滴注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阴道 分娩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头盆不称、 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滴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会 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 察组会阴无损伤者3 例。结论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可降低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程,减少人工 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等人工干预措施,且不增加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自由体位用力与自由体位接产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320例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用力和接产,对照组采用仰卧截石位用力和接产,比较2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疼痛指数。 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0%(136/1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6%(113/160,χ2=9.575,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15.4%(2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5.3%(6/113,χ2=6.553,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3.6%(5/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0.3%(23/113,χ2=17.2,P<0.05)。观察组无重度疼痛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出现重度疼痛38例(24.0%,χ2=38.03,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38.9±18.6) min]较对照组[(58.6±23.7) min]明显缩短(t=6.54,P<0.05)。2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P>0.05)。 结论 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用力和接产可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会阴损伤和会阴侧切率,明显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二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61-63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配合自由体位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行阴道分娩的192例产妇纳入本研究,全部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传统平卧位,观察组选择坐位、站位、卧位、蹲位、行走等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不同产程所用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配合自由体位阴道分娩可以缩短产程时间,缓解疼痛,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阶段自由体位联合垂直体位分娩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有自然分娩意愿的7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观察组第二产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垂直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分娩舒适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阴道出血量和会阴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产妇分娩舒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自由体位联合垂直体位分娩应用于产妇分娩可提高阴道分娩率和产妇分娩舒适度,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以及减轻会阴损伤程度,优于单纯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由体位应用于分娩过程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产妇在第一、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 (侧卧、坐、站、行、蹲 )对促进产程进展、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取 2 0 0例产妇为观察组 ,在分娩第一、二产程中由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取不同体位 (侧卧、坐、站、行、蹲等 ) ,取同期传统卧位分娩的产妇 12 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取自由体位 ,对缩短产程、降低手术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产妇应用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分娩法干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33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体位,观察组57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分娩法,对比干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2级疼痛发生率、3级疼痛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0级、1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分娩法可有效缩短产妇阴道分娩产程,减轻产程疼痛,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84例采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2)。两组患者均应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联合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统计两组顺产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分娩镇痛与自由体位可显著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党国伟 《黑龙江医学》2019,43(3):280-281
目的研究在新产程下使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各34例。予以常规分娩体位的为对照组,予以分娩球联合自由分娩体位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施以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将产程时间减少,还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