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治疗的肿瘤病人大约为150万人,其中单纯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约占30%,而应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则占70%左右,尤其在一些肿瘤高发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者可达90%以上。即使在大医院,手术、放疗或化疗也往往辅以中医中药治疗。由此可见,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际上已成为我国治疗肿瘤病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适应时代需要编著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林兰教授结合自己从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30余年的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文献资料编写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全面、最权威地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的、由著名专家个人撰著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著。全书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西医结合田道正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目前我国医药卫生战线已有了比较齐全的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医疗队伍。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医疗的特色之一,也是我们在医药领域足以称雄世界的优势。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已取...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综合中西医两者之长,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和中西医药研究的新成果,在近50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及普及尚不完善。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发展本身都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必要认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寻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新途径,推动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探索阶段逐步发展向成熟和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教育只有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内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精神系统疾病的科室,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张继志教授和国家名老中医王彦恒教授。目前的学科带头人为贾竑晓教授。中西医结合科下设男、女病区各一个,总床位数120张,同时设中医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中医治疗室。目前为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医疗界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这是世界医学的一大创举,也使我国医药学科在世界医学上处于优势地位。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它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医学治疗手段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诊疗设备技术等,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及方法综合运用于临床,优势互补研究人体病理,为我国医学界研究产生了绝对的价值。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也对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中的具体应用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进展范天福(山东省高密县中医院261500)关键词胆石症;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胆石症是全球性疾病,其发生率有着明显地区差异:香港为26%,马来西亚10.2%,日本5%~13%,南朝鲜17% ̄[1]。据我国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论述“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中,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我国目前主要有西医、中医,还有中西医结合医学。长期以来,对于中西医结合曾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一是认为中西医结合将导致异化,使古意顿淆,移桔变枳而丢失中医特色,甚至西化。二是认为中药加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医学,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大部分医学工作者认为最好的医学科研方法应该是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或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超过71.2%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随着结合医学发展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今后必将有越来越多国内外的科学家、医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投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的政策指引下形成和发展的。培养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符合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多方面的客观需求,是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深化改革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目前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在国内尚属初创,还需不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