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声像图特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便为临床鉴别和诊断甲状腺癌提供参考。方法对本文42例甲状腺癌和4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Logip 7和Voluson 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进行诊断;根据肿瘤的大小、声像图的表现以及血流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癌Vmax为(51±18)cm/s,RI为(0.73±0.19),甲状腺腺瘤Vmax为(27±12)cm/s,RI为(0.52±0.12),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中,Ⅲ级血流所占的比例最高;甲状腺腺瘤中,Ⅰ级血流所占的比例最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的观察到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血流状态,对其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乳腺实质性肿块患者采用HDI-5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MHz,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和钙化、后方回声改变与周围组织关系,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min)、阻力指数(RI)。结果良性肿块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形态较规则,后方回声不变或稍增强,纵横径比<1.0;Vmax(8.5±1.2)cm/s、Vmin(3.4±0.4)cm/s、RI 0.63~0.71;0级血流53例、Ⅰ级血流8例、Ⅱ级1例。恶性肿块呈低回声,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肿块后方出现声衰,纵横径比≥1,肿块内出现钙化灶,Vmax(19.6±4.2)cm/s、Vmin(8.5±1.6)cm/s、RI 0.77~0.84;0级血流0例、Ⅰ级血流3例、Ⅱ级9例、Ⅲ血流19例。结论超声声像图表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02-1003
目的探讨彩超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比较23例甲状腺癌和31例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资料。结果二维声像图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结节内回声、边缘晕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周边Vmax、Vmin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二维及CDFI检查,可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青  朱军  谭旭艳 《江苏医药》2003,29(9):686-688,F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患者肿大淋巴结,包括炎症、淋巴瘤和转移癌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声像和彩色血流特征,并测量长短轴比例(L/S)、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对部分病例治疗前后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L/S于各组间存在交叉重叠。二维声像均表现为回声不均,淋巴结门消失或偏心。但各组病史不同;转移瘤回声多样,可伴有液化或钙化;炎症组血流Ⅰ~Ⅱ级,中央型为主,Vmax约9~19mm/s,RI 0.53~0.64;淋巴瘤血流Ⅱ~Ⅲ级,周边型与混合型,Vmax 23~51cm/s,RI 0.43~0.76,转移瘤血流0~Ⅲ级,表现无血流型、周边型或混合型,Vmax 11~42cm/s,RI 0.46~0.89。治疗后淋巴结消失或缩小,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Vmax下降;恶性组治疗无效病例表现淋巴结体积缩小不明显,血流信号及Vmax不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估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州市二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174个病灶)女性患者145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UE与CDFI进行病灶扫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病灶组109个病灶和恶性病灶组65个病灶,进行UE评分与病理结果、CDFI血流分级与病理结果、阻力指数(RI)与病理结果、CDFI血流分级联合RI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比较UE、CDFI、RI、UE+CDFI+RI诊断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145例患者共有174个乳腺占位性病灶,良性病例95例,共有109个乳腺占位性病灶,包括78个为纤维腺瘤、22个为纤维囊性乳腺病、5个为炎性病变、4个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病例50例,共有65个乳腺占位性病灶,包括58个为导管内癌、4个为小叶癌、1个为黏液腺癌、1个为湿疹样癌、1个为髓样癌。良性病灶组UE评分低于恶性病灶组(P<0.01)。良性病灶组和恶性病灶组CDF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病灶组RI低于恶性病灶组(P<0.01)。良性病灶组和恶性病灶组UE、CDFI、RI、UE+CDFI+RI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E+CDFI+RI联合检测对乳腺恶性占位病变的灵敏度高于单一UE、CDFI、RI(P<0.01)。结论 UE与CDFI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单一检查仍存在一定漏诊率及误诊率,二者联合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CDEI)在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CDEI检测经胃镜病理证实 36例胃癌和 15例胃炎或良性胃溃疡病人的病灶内血流情况。结果 胃癌病灶内以线条状或环树枝状信号居多 ,占 80 .5 % ,收缩期峰值流速 (PK1 ) 4 0± 10 .5 cm/ s,阻力指数 (RI) 0 .73± 0 .0 4 ;胃炎或胃溃疡病人胃壁以点状或无信号居多 ,占 80 .0 % ,PK1 14± 1.8cm/ s、RI0 .6 1± 0 .30。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CDEI有利于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 ,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5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对两组患者乳腺癌肿块成像和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病灶的肿块纵横性比、边缘毛刺征、微钙化点及后方衰减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患者病灶内以0级、1级血流信号居多,恶性患者病灶内以1级、2级血流信号居多;两组在肿块内最大血流速度(SPV)、阻力(RI)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和血流数据分析,良恶性小乳腺癌差异显著,显像特征明显,有助于早期诊断肿瘤性质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方法检查75例患者乳房肿块82个,首先清晰显示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特征,评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在肿块中的血流特点,测出肿块内部小动脉Vmax值和RI值。82例肿块均经手术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恶性肿块内部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良性肿块(P<0.01)。恶性肿块内部测到动脉血流(RI:0.77±0.11);良性肿块内部测到动脉血流(RI:9.57±0.10)(P<0.01)。结论使用高频超声可有效提高乳腺病变细节的显示,对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50-15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2例单纯性黏液腺癌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围的血流分布以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和72.7%。92%乳腺纤维腺瘤可见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数较均匀,单纯性黏液腺癌无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数不均匀,杂乱分布;纤维腺瘤Ⅰ级血流检出率为37.5%,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为37.5%,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级血流检出率高达72.7%,二者的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差异均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12月就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78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诊断分析其病灶大小、形态以及超声影像特征。结果胆囊癌、胆囊腺瘤的直径均>10 mm,绝大多数胆囊肌腺瘤、胆固醇性息肉直径<10 mm;以息肉样病变阻力指数(RI)是否<0.60可以较准确的判断其良恶属性。结论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能够清除显示息肉样病变的直径、计算出其RI,为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定性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6例患者,计132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其中反应性淋巴结52个,结核性淋巴结16个,淋巴瘤38个,转移性淋巴结癌26个。对淋巴结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门结构、纵横比(L/T)与周围解剖关系进行分析,脉冲多普勒(PWD)检测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反应性淋巴结与淋巴瘤的形态结构、纵横比等声像图特征相近;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癌的形态结构等声像图特征相近。多普勒血流检测:Vmax、Vmin、RI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应性淋巴结与淋巴瘤之间、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癌之间单凭声像图特征难以鉴别,需结合多普勒血流特征及临床体征综合鉴别。  相似文献   

13.
张俊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89-9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腺癌病灶呈低回声和内部有细粒状钙化灶是特征性较高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本病的高频声像图多数实质肿块及囊性肿块内实质部分有沙粒状钙化或粗糙钙化光团,少数表现为增强及杂乱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最高流速峰值(Vmax)较高。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癌血流特征的超声诊断。方法用SSD-1700,GE-ViVi7,频率6~12MHz的仪器进行检查,观察乳腺内有无肿块、恶性钙化及其他异常征象,腋下有无异常肿大的淋巴结。结果血流动力学发现收缩期最大流速(cm/s)为(0.21±0.09),阻力指数(RI)为(0.73±0.12),P<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频彩色超声是诊断乳腺的基础辅之肿块血流信号的反馈信息,能有效提高肿瘤的恶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移植胰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胰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三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人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移植胰二维和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移植胰术后短期内,内部回声极低,形态饱满,1~3月内胰头、胰尾相对较大,P<0.01或0.05;移植胰周围及腹腔内可出现局限性积液。移植胰血供显示清晰,供胰动脉Vmax63.3±12.5cm/s,RI为0.68±0.07。结论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测可进行移植胰二维图像及供胰血管的血流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小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乳腺增生组,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小乳腺癌组病灶形态以不规则为主,边界呈蟹足样,内部回声不均匀,与乳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乳腺癌病灶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发生率均高于乳腺增生组,血流RI、SPV均高于乳腺增生组,血流分级Ⅱ、Ⅲ级均高于乳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鉴别,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可有效鉴别,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血管改变方面所提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双肾及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结果并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为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血管损害程度提供客观的参数检测,病患在年龄和病程相近的情况下,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RI(阻力指数)和PI(搏动指数)呈现升高的走势,Vmax(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则相反而呈现降低的走势。结论肾内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有利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罗晋  洪涛 《江西医药》2006,41(10):791-793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B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结合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及病变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的表现胆囊癌可分为5型,彩色多普勒显像可在病变部位检测出异常血流回声。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方法将168例CKD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CKD2-3期组(59例)、CKD4期组(52例)和CKD5期组(5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Vmin)、有无斑块,计算阻力指数(RI)。根据CKD患者有无糖尿病、粥样斑块分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KD4期患者的IMT和斑块检出率高于CKD2-3期患者(P<0.05或P<0.01);CKD5期患者的IMT和斑块检出率高于CKD2-3期(P<0.01)和CKD4期患者(P<0.05),Vmax、Vmin较CKD2-3期患者低(P<0.05)。糖尿病组的年龄、IMT和斑块检出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Vmax、Vmin降低(P<0.05)。颈动脉斑块阳性组的年龄和IMT较斑块阴性组高(P<0.01),GFR、Vmax、Vmin明显低(P<0.05)。结论 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和年龄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并出现相应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女性乳腺肿块患者120例,观察肿块数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记录血流分级、最高流速(Vs)、最低流速(Vd)和阻力指数(RI),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0例中超声发现肿块145例,大小为0.2cm×0.4cm~4.5cm×3.3cm不等,肿瘤边缘不整,无包膜,边缘呈"毛刺状"或"蟹足状"改变;0~I级多为良性肿块血流分级,I~Ⅲ级多为乳腺恶性肿块内血流分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块的Vs,Vd及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