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衣间是时尚审美活动的起点,其形式变迁更是时尚审美观念史的具象性缩影,但当前学界并未有效阐释试衣间的文化意义。敞开型试衣间中汇聚着交错的凝视目光,它们用多层次的判断标准塑造了试衣者的社会性形象,这呈现了古典时尚的他者指向性和时尚审美的他律性。封闭型试衣间中聚集着自我反身性的审视目光,它用个性化的判断标准决定了试衣者的个人形象,这展现了现代时尚的自我指向性和时尚审美的自律性。虚拟型试衣间中弥散着不断滑移的瞥视,它们用碎片化的判断标准拼凑着试衣者的虚拟形象,这体现了现代时尚的极端化和时尚审美的游戏化。时尚文化的不断发展为日常生活增添了审美的维度,但时尚文化的极端化又导致了美学陷阱的产生。时尚虽能唤醒审美感官,但却需要谨慎待之。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6,(11)
这是一家做大型时尚杂志的广告公司,我有幸从一百多名应聘者中留下来试用。老总是个坦率的人,他明确告诉我:"凭你土气的穿着和对时尚界几乎为零的了解,本不打算留你,但看了你发表的文字后感觉不错,你就先在美食版试试吧。"我生长在偏远的农村,到省城上大学后也因经济原因很少上街感受时尚的魅力。上班第一天的例会上,我就遭遇了穿着光鲜时尚的同事们不屑的目光。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我静下心  相似文献   

3.
感悟淡泊     
罗鸣 《中华魂》2014,(14):40-41
“淡泊”二字,按辞典解释,是不追名不逐利的意思。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旧话重谈,似乎有些不合“时尚”、不入“潮流”。 君不见,如今有不少人不是都在竞相追名逐利、聚钱敛财吗?为了金钱名利,良知泯灭、道德沦丧者有之;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者有之;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者有之;坑蒙拐骗、草菅人命者有之;甚至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者也有之……曾几何时,比阔斗富、一掷万金,醉生梦死、寻求刺激,要钱不要脸、笑贫不笑娼等等,仿佛成了一些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一股“潮流”!我等凡夫俗子,一介草民,欲宁静、要淡泊,岂不是自作多情、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4.
阎琦教授裒辑发表在各学报、报刊的旧作而成《识小集》一书,这比起他分量颇重的专门著作,如《韩诗论稿》《韩愈评传》(合撰)《韩昌黎文学传论》(合撰)《韩昌黎文集注释》《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合撰)等,似乎是零散"小识"。然而它们也大部分是围绕李白研究、韩愈研究等唐代文学研究界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的,则书名所谓"识小"者,非所识对象之"小"也。阎先生遵从乾嘉学派以及近代陈寅恪、钱锺书、程千帆等人的治学之路,强调"既要有考订者微观的目光,还要有评论者宏观的目光,再加上艺术鉴赏者的目光。以微观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同理对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以高高在上的目光去审视他们,也没有权利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们。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尊重自己,尊重是为人处世必不可  相似文献   

6.
时间的脚步将世纪走得瘠薄,新世纪的曙光已在地平线上显出了它的鱼肚色。世人匆促的脚步已敲响了世纪之门,“先锋一族”的新人类已前卫地握住了千禧年的时尚,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穿过世纪的时尚之“手”,窥视一下它“掌心”里到底握着些啥? 显然,玩酷已过陈旧,新人类需要玩格调。千禧年的生活应格调一些,再格调一些! 格调已如润物细无声的世纪之雨,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玩格调已成为世纪时尚!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写过福州,称赞这里的女性皮肤好、人俊俏,唯独没提她们是否够摩登,吸纳大都会如上海的新生事物是否够积极。我的理解是,郁先生欣赏的是女性的贤惠、顾家,以及她们自己都不看好的天然的性感。我也注意过一些西方传教士写的游记中与福州相关的章节,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的日益扩大,商贾云集,是否也展现出它追赶时尚风潮的速度。自久远的历史中去寻找这座城市和人潮的在今天被理解和定性为"时尚精神"的那一面,是比较令人迷惑和犹疑的。但是不可否认,那些走出去的人,特别是一些文人和政客,他们之中不管是惊世骇俗如辜鸿铭,  相似文献   

8.
不浓不淡,不深不浅,如真如幻,如水如纱,似梦似醒,似远似近。噢,美丽的月光让我陶醉,仿佛就在这一刹那,时间己凝固……泡一杯香茗,以宁静为叶,以目光为水,以夜色当杯,在这安详中细细品味,那么甜,那么妙,茶香在夜里弥漫,久久不肯散去。夜,浓浓的夜笼罩了一切,在这美妙的夜里,没有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12月之前,我完全想不起时尚这个词。时尚对我来说,是一头恐龙,或者是一枚月亮,跟我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当然这并不等于我对时尚有偏见。我从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怀抱偏见,我在视野狭窄的同时心胸开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时尚中人是井水,我就当河水,如果他们要当河水,我当井水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10.
芸芸众生如草,英雄就是挺立在草中央的高粱。这高粱,有立于高处的伟岸;有郁郁葱葱的顽强生命力;有-副紫红色的脸膛,如旗帜一样,飘扬着对这个世界的大爱。英雄,有一种高远的目光,这目光,让他高出他人一头,所以,视野更开阔,反应更迅捷。曹植诗歌中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军人,面对敌人的刀剑和炮火,奋勇向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换来的是太平美满、安宁人间。  相似文献   

11.
文慧 《社区》2009,(12)
夏季是空调销售旺季,很多消费者又把目光瞄向了空调,有的准备把家里的旧空调更新换代,有的迁入新居要换一款时尚、功能强大的空调。那么,选空调应该注重哪些功能呢?1.制冷量:制冷量的实测值应不小于额定值的95%。2.能效比: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  相似文献   

12.
谈意气     
意气者,诚人之自然属性也!夫人生天地之间,得日月之精,天地之灵,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此便为万物之灵长,岂可无意气?意气者,实人之情感也。世间之人,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布衣白身;高明者如圣人大贤,愚鲁者如荒野村夫,谁无意气?盖人生于此世间,何来一帆风顺、万事遂意之佳境,谁无挫折?君不见韩信身负兼济天下之才,扫荡四方之志,亦横遭跨下之辱;齐桓葵丘会盟,笑傲诸侯,亦为曹沫所劫。故人生多波折,难有坦途。然人若遇挫折,或遭横暴,当如何置之?匹夫一怒,或流血五步,或以头跣地,此诚不可取。若昔日韩信不忍一时之辱,拔剑相向,而致身死,安得日后之…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兵法·势篇》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能而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杜牧注曰:“言善战者先料兵势,然后量人材,随短长以任之,不责成于不材者也。”以上是说,善战者,不责怒师众,重要的是用当其才与有利态势的有机结合,进而造就一个“如转木石”的有利态势。历史是供人借鉴的明镜,作为领导,受教于先哲,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研究“择人任势、择能而使”之理论,探索现代领导的知人用人艺术,对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思想,任人为贤,用当其才是很有意义的. 一、择人任势,择能而使,先在知人  相似文献   

14.
Lily长得很清秀,1米63的身高、白皙透亮的皮肤,让人羡慕,一毕业便到家族企业中工作。在她身上没有80后的时尚张扬和自我,相反,Lily对时尚的理解显得格外随意、低调。Lily是个自然、不做作的女孩,穿衣打扮更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过度地追求时尚,难免会疲乏,因为最前沿的流行趋势总是变幻莫测。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时尚的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试题】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艾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相似文献   

16.
你以为时尚买手整日不是在米兰、巴黎,就是在去往米兰、巴黎的路上?错,实际上她们每天都被数字包围着,连逛街都不轻松。近些年来,大街小巷的人们的穿着越来越时尚,像Zara、Burherrv、H&M等时尚大牌也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尚行业的人都说,我们的衣着之所以如此变化万端、多姿多彩,很大程度上依赖作为潮流风向标的职业——时尚买手的活跃。  相似文献   

17.
批评不比表扬,传递的并不是乐于为人接受的愉悦信息,而往往是如琢如割的痛苦,所以人们并不像呼唤空气和阳光那样呼唤批评。面对批评,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者有之;拒谏饰非、压制批评者有之;心存怨愤、伺机报复者有之。在人们的利弊权衡中,批评成为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智者不愿为,懦者不敢为,批评的缺位就这样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着,等到有人不得不为此付出自由和生命的沉重代价时,才幡然醒悟:批评,原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资源。曾经不止一个贪官在锒铛入狱后痛心疾首地忏悔:如果当初有谁敢于监督批评,自己又乐于接受,那该有多好!这迟…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与伴侣》2011,(5):58-58
很少唷服装品类能兼顾时尚性与功能性,但卫衣是一个例外。由于融合舒适与时尚,卫衣成了各年龄段运动者的首选装备,也尤其适合春季的穿着。现在的卫衣都非常注重色彩多元,将丰富图案融合,能够完成更多的搭配,更具潮流也更受潮人青睐。  相似文献   

19.
用木杖牵引扶助目力有碍者叫相,牵引扶助的人也叫相.字从目从木,会意,息亮切(xidng),去声.《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这句话可译为人主没有贤人辅佐如盲人没有人牵引扶助,也可译成人主没有辅佐的贤者如瞽者没有牵引扶助的人.《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朱熹注:“相,瞽者之相也.”即瞽者的牵引扶助者.《尔雅·释诂》“相,导也”,即导引之意.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军中,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并有姓名、事迹可考的英籍者5人、美籍者4人、法籍者2人、意大利籍者1人、希腊籍者1人。这13人中有6人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呤口利的夫人玛丽,就是在随军中遇难的。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这些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人呤口利。他原为英国海军下级军官,1860年8月同友人一起志愿来到太平天国,投身于太平天国革命。他1866年在伦敦出版所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包括作者亲身的叙述》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