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电子病历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提高质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通过质控系统进行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将电子病历与医嘱、麻醉、检验、影像、超声等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采集诊疗事件和时间节点,设计出针对环节和时限的质控模块、进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设计开发的质控系统具备六个质控工具;一个科内医生病历审核系统;危重症报告与评分等上报管理系统;能够对关注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住院电子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全面,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病历质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利用质控工具能够实现病历的全面质控和重点质控。  相似文献   

2.
谈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逻辑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监控病案信息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法针对病案产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逻辑错误,利用统计系统的综合查询菜单,自主编写SQL语句,建立多个查询纠错模板,对病案信息进行逻辑检查。结果提供了新的质量监控手段,方便了病案首页信息录入人员自查,也方便了管理者质控监督,实现了信息统计对病案信息录入工作的监督。结论极大地提高了病案首页信息的录入质量,使各种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准确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构建以电子病历内涵建设为核心,实现自动监控与专家手动监控有机结和的三级质控闭环管理体系,提高电子病历质量。方法建设电子病历三级质控闭环管理体系,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对运行病历书写、提交、归档、借阅和查询采取环节质控监管内涵,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病历质量的全面质控。结果运行和终末病历的质控面及质控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电子病历三级质控闭环管理是健全病历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疗质量管理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进行集成的解决方案。方法对医疗质控模块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结果实现了网上报告、信息发布、统计分析和改进跟踪功能。结论集成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医疗质控模块,可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率,并能够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放疗部门质控管理中存在质控记录不易查找、不方便统计等问题,探索开发移动端和桌面端的放疗质控记录查询系统(Record and Query Application,RAQ)。方法 调研目前我院放疗部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基于Spring Boot和Vue技术,设计开发放疗质控RAQ。结果 RAQ实现了对放疗质控的及时记录、快速查询、详细统计、在线报表及智能提醒等功能,实现了台账统计由过去30 min左右缩短至2 min内。结论 RAQ实现了质控记录电子化,有效提高了放疗工作人员对放疗质控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检查武汉地区放射分析质量,促进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开展本评估,方法:选择TT3,TT4,FT3,FT4放免实验,统一发放相同质控血清代入实验,统一用LogitY=a-bLogX拟合标准曲线,记录十项质量指标,填写报表。以各实验室质控血清均值(ALTM)作为相对真值,用x±s表示质控血清检测结果散布情况。实验室内部质量评分采用“百分评价方案”处理,结果:四种激素12项质控血清检测744次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优化静脉治疗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统计表、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对静脉治疗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结果:2014年上、下半年通过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控统计分析比较,静疗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减少了39.4%;护理人员对静疗护理风险管理重视程度提高了55.3%。结论:质量管理工具用数据说话,使每位护理人员对静疗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风险管理的重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整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病案质控软件,使病案质控质量指标可测量化,减少病案质控人为因素干扰,提高病案质控水平。方法采用ASP.Net语言为工具,以SQL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结果医院管理层和临床科室可及时掌握各项病案质量指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纠正措施。结论通过质控软件的使用,逐步规范病案质控程序,使质控结果规范化、标准化,增加病案之间横向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现建院以来所有住院病人姓名索引卡片信息电子化,完善病案信息化管理。方法设计开发病历索引卡片信息补录模块,将旧病历姓名索引卡片信息通过"补录模块"录入系统,同时录入相应疾病的ICD-10编码。结果 :补录了建院以来至医院运行HIS系统之前近30万人次的住院患者信息,并与医院运行的"数字化病案"系统成功集成。结论在满足历史住院信息查询需要的同时,提高了查询效率,并因疾病名称和编码的规范录入拓展了病案信息的科研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有效提升病历质控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质控规则拆解、质控引擎开发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病历质控系统,应用于病历文书的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结果:系统可实现病历的时效性、完整性等形式缺陷的筛查,实现对病历文书的术语规范性、数据一致性、逻辑一致性、诊断充分性、处置必要性等内涵缺陷质控,且系统具备数据集中展示、缺陷统计分析、结果反馈及互动等功能。结论:系统可协助质控员完成全量病历形式质控及内涵质控,质控缺陷的覆盖面得到提升,质控效率提高100%。  相似文献   

12.
电子病历的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它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医疗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报。自2011年医院推行电子病历系统以来,存在门诊信息非标准化、流程设置缺陷、纸质病历与电子病历内容不一致、电子病历未达质控要求、管理不到位、信息化建设不符合卫生部标准、培训不足等。要完善系统流程设置,优化信息整合,咖强培训以逐步推动电子病历的发展,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病案统计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解读2012年版二级医院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贯彻专项要求,狠抓落实核心条款,完善条款的支撑材料,加强部门协作性。结果提高了科室凝聚力,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病案人员及临床医师对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认识,达到核心条款A级水平。各项条款工作常态化,促进了管理的系统化建设。结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使病案统计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实现病案统计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终末病历质量现状,探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方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2012年全年23,154份归档病案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河北省病历书写规范细则〉进行质控后做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 甲级病案22,957份,占99.15%;乙级病案197份,占0.85 %;无丙级病案出现.有缺陷病案共1191份,缺陷项共56项,涉及到医疗纠纷的缺陷项目有24项,外科系统缺陷病案明显多于内科.结论 规范病历书写质量管理,加强环节病历质量控制,使病案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从整体上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是有效降低医疗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超声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改善医疗检查工作流程,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增加与HIS系统和分诊叫号系统的对接,新增Web方式的报告查询功能。结果:系统优化升级进一步规范了检查流程,有效提高了超声检查工作效率以及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9年始某院实行绩效考核,回顾性分析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绩效考核统一采用百分制考核计分办法实行院科二级核算的分配方式,一级核算分配由医院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医德医风、成本费用控制、风险系数和服务满意度评价共6项考核办法分配到科室,科室按职务、职称和岗位能力、完成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风险系数考核计分办法进行二次分配到个人。结果全员的执行力度明显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结论绩效考核在病案管理中具有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降低病案管理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值得在病案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化病案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化病案存在的问题,以寻求解决方法。方法对电子化病案出现的常见缺陷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严格病案质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在落实终末质量控制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病案质量的环节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结论发挥电子化病案在医疗信息中的作用,促进医疗信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干预医疗行为,提高全量电子病历质量,最终提升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和终末医疗质量。方法:开发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与电子病历系统深度集成后,对医疗过程进行节点监测和管控,一旦发现电子病历中存在质量缺陷即触发质控规则提醒。结果:CDSS从临床业务流程出发设计,可主动提醒和防范医疗缺陷,并可实时监控病历的完成情况与质量,加强医疗过程质量稽查。结论:CDSS对提高电子病历质量作用明显,通过在电子病历界面设置卡控分级管理功能,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规范性,将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病案数字化翻拍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评价全程质量管理对翻拍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强化以病案管理人员为主导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规范数字化翻拍流程、对翻拍员进行病案信息常识指导、建立质量检查工作站、形成三级质检反馈制度等手段,建立一个纵横交错、严密有序的病案数字化质量管理网络。比较干预前后数字化病案的质量变化。结果:设置人为干预和系统干预后总的质检图像合格率由94.62%提高N98.59%,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全程质量控制程序,对提高数字化病案质量作用显著,有效保证翻拍病案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最小程度依赖病案原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