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纯  吴越 《中外建筑》2008,(7):81-83
本文回顾了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简单历程,分析了园艺设计体系和中国园林设计的特点,探讨了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研究、借鉴传统园林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以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岚  黄丽群 《山西建筑》2007,33(16):55-56
以长沙市湘江御景园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区景观,分析了其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突出自然滨水的生态特色,体现自然、艺术、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居住空间立体景观设计的类型与手法的探讨提出在当前岭南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对居住空间与景观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住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逐渐重视,而城市居住区的景观作用尤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广州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讨论,提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建设的价值,并尝试探索未来居住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炜 《山西建筑》2007,33(32):63-65
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目前的发展趋势,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探讨了景观各要素的特点,介绍了景观构成的手法,以期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者有所帮助,同时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绿化景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居住区的品质和特征。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其功能出发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根本,创造自然、舒适、健康、宜人的绿色空间。本文结合银沙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谈谈居住区绿地景观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植物品种选择上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人本主义"的回归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背景下,基于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互动性景观"的理念和营建途径。立足于现状,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归纳总结前辈们提出的基本理论、思路,以我国传统居住交往空间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互动性景观的产生机制和空间特征,提出用来指导实践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强化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生态化的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德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特点并与我国居住景观设计进行对比,本着发展创新我国住宅外部环境景观、向居民提供良好休闲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场所的思想,在景观设计的可参与性、先进技术性及居住景观模式等方面合理借鉴德国的先进景观设计实践,对我国住区景观设计做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范家骏 《山西建筑》2004,30(24):3-4
阐明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应本着的目标,介绍了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各内容,指出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今居住区景观环境逐渐丧失城市特色,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从当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着手,进行地域性设计和表达。只有通过地域性设计,才能提升整体城市的地域特点,营造当地居民认同的,具有亲和力、归属感的特色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许华林 《山西建筑》2012,38(21):14-16
以一个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一线的从业者的身份,结合过去十几年里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的实践和发展中的观察,通过对保元泽第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实际案例的介绍、分析及反思,对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传统地域景观特色的坚持与坚守,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反思,为创造朴实、自然、亲切的地域空间场所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安全卫生、方便舒适、景观优美的居住环境。文章提出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景观设计首先要体现对人的关怀,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要考虑居民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并就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对如何进行人性化设计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景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它的作用大多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景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景观都会受到所在地区的影响,带有该地区鲜明的地区特征。乡土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正好体现了居住区的地方特征,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结合。本文主要介绍了乡土景观的基本概念,乡土景观早居住去景观设计中的原则以及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观以及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被重视,为实现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当代居住需求的衔接性以及融合性,需要结合新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就是在传统的中式风格之上进行合理的应用,结合当代的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精髓,更为自然更为恰当的体现居住区景观的意境性以及美观性,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融合新中式风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各地逐步正在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体系。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不仅应注意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更应该重视居住区景观设计、生活习惯和居住文化。本文通过景观设计原则,针对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了景观设计应一些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景观建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根本,同时注意因地制宜和人性化设计,景观设计和创新精神,使居民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自然的生活和精神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健康住宅。  相似文献   

16.
现代居住区景观系统的高干扰、低连接、多人工、少自然等特征,不利于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文中结合某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案,从生物、非生物、人为因素三个层面寻找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间的生态化耦合途径,为促进居住区小尺度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4)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时,注重在整个空间的营造上把握整体走势,对局部空间进行改良设计,使每个区域各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通过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营造出雅致、闲适的居住环境。因而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学习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形态,在内部空间的构建中通过空间序列、路径、链接元素等来影响空间的表达形式及其特有的意境。同时通过对新中式居住区景观"骨架"中的各个空间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及有效的组合来表达步移景异,诗意栖居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已经滞后于当前老年人的休闲活动需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品质亟待改善。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理论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理论与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相结合并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进而以居住区内道路、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植物以及无障碍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原有的居住区的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思考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也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在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居住区风格景观。新中式风格景观是一种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它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文化,但是它又结合了现代的新的景观设计方法,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使我国的居住景观失去了原来的特色,这是极不利于我国居住风格景观方面的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设新中式风格景观的居住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经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本文阐述景观设计的理念、规划设计原则和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