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钨业》2020,(2):67-71
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性能介于硬质合金与高速合金钢的材料,可以取代部分传统硬质合金与工模具钢在模具和切削刀具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气雾化法制备稀土掺杂高速钢预合金粉作为钢结硬质合金的粘结相,制备了掺杂稀土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并对合金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钢预合金粉中掺杂稀土元素能提高WC基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改善其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添加Ce元素的效果好于Y元素;采用掺杂稀土元素Ce的高速钢预合金粉制备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球磨混料法掺入稀土元素Ce制备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碳对预合金粉制作钢结硬质合金组织的影响,论述了WC与复式碳化物的形成过程。分析结果表明:WC析出的数量与组织中的碳量有关,碳量加入量为0.6%,其组织可接近传统钢结硬质合金组织。  相似文献   

3.
采用稀土掺杂高速钢预合金粉制备了WC基钢结硬质合金,检测了合金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能有效提高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和性能,添加Ce元素的效果好于Y元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钢结硬质合金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及性能随变形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锻适合加工钢结硬质合金,它可以优化组织,弥补了自由锻造中诸多不足,提高锻造效率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熔结工艺制备了TiC钢结硬质合金/Q235钢复合板,研究了复合板界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与Q235钢基体之间形成了一定宽度的互溶区,互溶区宽度主要取决于熔结温度和熔结时间。Mn、Ni、Mo元素由钢结硬质合金经互溶区向基体中扩散,Fe元素由基体通过互溶区向钢结硬质合金扩散。互溶区是材料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及显微硬度变化的过渡区。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为176~245 MPa,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与Q235钢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6.
元素粉末预合金化对烧结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合金元素提高铁基烧结材料强度的作用,加快我国中、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产品的发展,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混合粉、部分(扩散)预合金粉、完全预合金粉对镍钼铜合金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取决于成分的分布均匀性,其中Ni和C的均匀性影响最大;混合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珠光体、铁素体构成,部分预合金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由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成,完全预合金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碳化物颗粒;经过部分预合金化和完全预合金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淬火态抗弯强度分别为968MPa和1027MPa,冲击韧性分别为26J/cm2和30J/cm2。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最佳工艺,并对试样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不同工艺参数对GT35钢结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结果表明,SPS制备GT35钢结硬质合金的最佳工艺为:960℃×5min×70MPa,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GT35钢结硬质合金晶粒细小、组织分布均匀,致密度可达99.53%,硬度达到73.5HRC。与传统的烧结方法相比,SPS显著降低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的烧结温度,缩短了烧结时间,烧结后材料的硬度也提高了1~2HRC。  相似文献   

8.
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高效能新型工程材料,既有硬质合金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又有熔炼钢的冷切削加工性,性能介于硬质合金和工模具钢之间,填补了两者之间空白。本文对钢结硬质合金冷热加工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博 《稀有金属》2001,25(1):36-38
以TW40钢结硬质合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退火对其烧结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退火可以优化组织,提高其冲击韧性,从而提高其锻造性能和成品率,是稳定钢结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  相似文献   

10.
TiC/耐热钢钢结硬质合金原位反应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耐热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合成的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 Fe—Cr固熔体,所合成的硬质相TiC颗粒细小,随烧结温度升高TiC颗粒略有长大。当加入一定的钼与硼后,钢结硬质合金硬度和致密度提高,TiC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钢结硬质合金的发展历史、性能特征、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结了钢结硬质合金与钢复合工艺研究现状,并就该合金在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中的广泛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二次碳化法制取细颗粒碳化钽的生产工艺,对影响产品粒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硬质合金球作介质、带硬质合金衬板的球 机代替高效粉碎机制粉,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产品粒度,而且能胶儿降低产品中的铁含量;采用新的工艺参数批量生产碳化钽,粒度细、杂质含量低、其质量能满足质合金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根据锻压生产特点,在简要分析锻压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基础上,介绍了粉末锻压、精密锻压、等温锻压等新技术及这些新技术在钢结硬质合金、铌钛高温合金钢等新材料加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钨粉还原工艺优化与合金球齿硬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质合金的性能由其组织结构和成分决定 ,碳化钨粉的物理性能决定合金的组织 ,而要得到物理性能良好的碳化钨粉 ,钨粉还原是关键 ,优化钨粉生产工艺能提高硬质合金硬度 ,能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硬质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形成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粉末冶金技术》1995,13(3):181-185
利用扫描电镜对以蓝钨与黄钨为原料制得的粗颗粒W粉、WC粉进行形貌观察,并与其对应的WC-Co硬质合金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以此为基础对硬质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这一比较常见的现象作出解释,即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主要来源于原料W粉。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蓝钨为硬质合金生产原料可使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明显减少,从而使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硬质合金工业的进展(1)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当前世界硬质合金工业的现状及近十五年来的技术进展,估计现在全世界的硬质合金年产量约为33000t。比十年前增长了约10%,如果不考虑前苏联地区,世界其余地区的年增长率近十年约为2.4%,介绍了瑞典山特维克(Sandvik)公司,美国肯纳金属(Kennametal)公司,以色列依期卡(Iscar)公司及日本硬质合金工业概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十五年来粉末原料制取工艺,超细硬质合金,梯度组织硬质合金,表面涂层工艺(CVD)和PVD),成形工艺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六方面工业生产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7.
硬质合金工业的进展(2)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当前世界硬质合金工业的现状及近十五年来的技术进展。估计现在全世界的硬质合金年产量约为33000t。比十年前增长了约10%。如果不考虑前苏联地区,世界其余地区的年增长率近十年约为2.4%。介绍了瑞典山特维克(Sandvik)公司,美国肯纳金属(Kennametal)公司,以色列依斯卡(Iscar)公司及日本硬质合金工业概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十五年来粉末原料制取工艺,超细硬质合金,梯度组织硬质合金,表面涂层工艺(CVD和PVD),成形工艺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第六方面工业生产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8.
烧熔的钢结硬质合金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熔化碳化钨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和再经退火处理后组织的分析,以及添加不同碳量对组织的影响实验,证明钢结硬质合金烧熔后组织中已无WC存在,适当增加碳含量或WC含量和退火处理则可使WC还原,改善不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