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带蒂肌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手术缺损即刻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至2007年5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患者,分别采用额瓣、胸大肌肌皮瓣、腭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等进行即刻整复,共制取61例肌皮瓣。结果61例肌皮瓣完全成活54例,大部分成活伴边缘部分坏死5例,完全坏死2例,移植成功率为88.52%(54/61)。成功病例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口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带蒂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即刻整复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颌面部晚期肿瘤广泛切除后的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和全额皮瓣联合进行整复的经验。方法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和全额隧道皮瓣对6例晚期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颌面缺损进行立即整复。结果全额皮瓣全部成活,1例胸大肌肌皮瓣远端部分皮肤缘坏死。术后改善了颌面部畸形,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了口腔功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和全额皮瓣血供丰富,蒂部转移灵活,成活率高,制作技术简单,易掌握,是颌面部广泛切除后立即整复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3.
皮瓣在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我科近10年来应用各类组织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23例。除2例走马牙疳和2例战伤后组织缺损为Ⅱ期整复外,其余19例均为恶性肿瘤术后立即修复,成功率为87%(20/23)。本文重点介绍颈阔肌肌皮瓣、腭部岛状瓣、胸大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的应用和体会,并作简要的讨论。(一)带皮下蒂颂阔肌肌皮瓣以颈阔肌为蒂,皮瓣设计一般为3×4cm,另保留3×2cm 的蒂部。完成设计后,先在蒂部行皮内浸润麻醉,并修去表皮,再行皮瓣手  相似文献   

4.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后易造成组织缺损,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作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作者对22例施行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术后即刻修复其软组织缺损。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9~70岁。其中舌癌12例,口底癌5例,颊癌3例,下颌牙龈癌1例,舌下腺癌1例。TNM分期:T1N0M06例,T2N0M010例,T3N0M05例,T4N1M01例。1例术前有颌面部放疗史。术前经CT检查,均排除颈部广泛转移。1.2手术方法1.2.1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设计:以乳突尖下2cm处为轴心,该点至锁骨下2cm的距离为半径,向前,向上作弧,凡在此弧以内的组织缺损,均可选用此肌皮瓣修复。肌蒂皮瓣设计与颈淋巴清扫术的切口设计同时考虑。根据口腔组织缺损大小和部位在同侧设计肌蒂在乳突端的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皮瓣宽度不宜超过7cm(皮瓣过大,供区缝合张力较大),下界不宜超过锁骨下2cm。为预防肌皮瓣术后的收缩,皮瓣大小应略大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云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2):1002-1003
口腔癌肿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造成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通过血管吻合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小腿内侧皮瓣供区早己在显微外科、手外科、整形外科和骨科等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在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的整复中小腿内侧皮瓣的应用却少有报道。自2002年至2004年我们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上腭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腭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可用游离皮瓣和带蒂肌皮瓣修复。游离皮瓣供区和受区不在同一手术野,供区取瓣后还需从另一区取全厚皮修复创面,外观受影响,需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且手术费时。带蒂胸大肌瓣或斜方肌瓣可有足够组织量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然而,此类皮瓣过于臃肿,不大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最近有人认为局部皮瓣质地良好,是理想的头颈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肿瘤切除及损伤引起的组织缺损,发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新方法. 方法 应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面部组织缺损35例,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细腻柔软,弹性好,其颜色与面部一致,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皮瓣,且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颈阔肌岛状皮瓣一期整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12例。方法:采用带蒂的颈阔肌岛状皮瓣。结果:肌皮瓣一期愈合10例;边缘部分坏死1例,全部坏死脱落1例。其中2例供区伤口延期愈合。结论:该肌皮瓣可以克服单纯颈阔肌皮瓣的应用局限性,成活率高;既减小手术创面,又达到修复的目的,是一种整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肿瘤切除及损伤引起的组织缺损,发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新方法。方法:应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面部组织缺损25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颏下岛状皮瓣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细腻柔软,弹性好,其颜色与面部一致,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皮瓣,且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998年4月至2004年3月采用胸大肌皮瓣对1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大型缺损即刻修复,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获得较满意的外观及功能。2例发生皮瓣坏死。结论 带蒂胸大肌皮瓣能够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缺损,操作易行,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 2 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 ,应用皮瓣即刻修复。结合设计和应用皮瓣的体会 ,对选用皮瓣和提高成功率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及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对67例口腔颌面部因肿瘤术后大型缺损进行即刻修复,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61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和功能均较为满意;6例发生部分和全部坏死。结论:带蒂胸大肌皮瓣能够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缺损,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效果明显,术前充分准备可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应用游离组织瓣,带蒂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组织缺损和重建部分功能.介绍了游离前臂皮瓣,带蒂额部皮瓣,颊脂垫组织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的手术方法.讨论了各种组织瓣的优缺点以及选择组织瓣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各型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预防和抢救血管危象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科15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及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人,严密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发生血管危象的胸大肌皮瓣及时发现经抢救成功.结论 在各型组织瓣整复手术中,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和抢救血管危象的发生,确保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春华 《广西医学》2007,29(7):1102-1103
口腔肿瘤颌面部外伤或肿瘤切除术后容易造成组织缺损,影响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近年来由于血管显微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广泛应用,使皮瓣移植到口腔颌面部进行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成为一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常用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整复术后皮瓣的成活与手术有关,但也离不开良好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即刻修复是保证口腔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重要条件。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应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即刻整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共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38例病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面积的大小采用不同类型的带蒂组织瓣修复。结果:38例病人术后组织瓣转移修复均存活,术后病人颌面部软组织功能及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整复和术式的选择应依据缺损的情况、各种皮瓣的特点和术者的技能经验,精心设计,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岛状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额面部缺损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4月至2000年4月应用岛状斜方肌肌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39例,组织瓣全部成活37例,成活率94.87%,部分存活2例,部分存活率5.13%。通过对39例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与扩理,认为皮瓣转移修复失败的原因在于血运障碍致皮瓣坏死和感染,因此术后须密切观察皮瓣色泽、皮瓣肿胀情况、皮瓣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等,并加强口腔护理和预防感染是保证术后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琼超  翁海勇  李素贞 《海南医学》2007,18(9):92-92,40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0-2006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3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5例感染,经治疗后成活,1例部分坏死.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效果显著,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0年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15例进行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之后皮瓣全部成活,仅有1例患者出现蒂部旷置敞开、未完全闭合,其余的29例患者面部组织缺损修复闭合状况良好。断蒂时间一般为2~3w,创口基本上均在I期愈合,术后开展随访3~6个月,发现患者的皮瓣质地感觉良好,部分有轻度臃肿,整体外观表现满意,无任何明显的面部功能性障碍。结论: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