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耿  黄知涛  陆凤波  姜文利 《宇航学报》2008,29(6):1955-1958
建立了干扰条件下的接收信号模型,提出了干扰抑制方案。利用信号谱包络的相似性 ,给出了基于滑动窗最小二乘的干扰盲检测方法,进而根据对消的思想消除窄带干扰。仿真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DSSS卫星通信中常见的窄带干扰。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抑制窄带干扰的简化方法,利用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特点和能量聚集度准则,快速、有效地跟踪输入信号频谱的变化,从而对扩频信号中的干扰进行快速定位;通过自适应改变权系数的方法实现对强、弱窄带干扰的分别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干扰抑制法既可以有效地清除快速时变的强窄带干扰,又可在处理其他类型干扰时避免或减小有用信息的损失,从而大大提高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在复杂干扰情况下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被高速伪随机码调制的扩频信号,其伪随机码是具有随机编码信号特征的周期信号。所以,扩频信号应被建模为周期信号(循环平稳信号)。循环平稳信号与其信号的频移副本之间具有很强的谱相关性,充分利用这种谱相关性可以实现对窄带和宽带干扰的抑制。基于循环平稳理论和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MS算法的扩频信号谱相关自适应滤波技术。这种变步长的谱相关自适应LMS滤波器能实现对窄带和宽带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信号峰均比抑制算法实现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迭代限幅滤波峰均比抑制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功率门限P0与限幅因子α对OFDM信号的实部与虚部进行限幅处理,然后将限幅处理后的信号变换到频域进行滤波和星座扩展,最后将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完成一次迭代限幅滤波处理。通过适当选择限幅因子α,算法仅需加法运算即可实现限幅处理。在迭代运算中,算法采用高于采样率的工作时钟复用FFT/IFFT变换单元,减少了发射机中峰均比抑制的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有效降低实现复杂度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峰均比抑制和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准确获取接收通道间信号的相位差信息是干涉仪高精度测向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频域求解的基础上,对干涉仪相位差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信号综合载噪比、测量持续时间、频域噪声与干扰分布等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仿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这对于干涉仪测向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频域扩频通信体制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多用户检测器的原理,比较了两者的多用户检测方法和抗窄带干扰能力.结果表明:该频域扩频多用户检测器具更优的抗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和窄带干扰,且算法简洁.利于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问题,研究频域块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首先对传统LMS算法、符号LMS算法、归一化LMS算法和频域块LMS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性能对比,然后建立基于频域块LMS算法的DSSS抗干扰系统仿真模型。先通过信噪比改善因子仿真来验证算法有效性,再仿真比较不同信噪比和信干比条件下窄带干扰抑制效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频域块LMS算法不仅比前三种LMS算法有更精确的梯度向量估计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而且可以有效滤除窄带干扰,抗干扰性能能够达到或优于前三种LMS算法,滤除干扰后的误码率曲线接近无干扰系统。  相似文献   

8.
数据后处理雷达通过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提取真实目标和欺骗干扰信号的幅度起伏差异,实现对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和抑制。为了破坏数据后处理雷达在幅度域的抗干扰能力,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在产生欺骗干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幅度控制,产生幅度上与目标回波也相关的欺骗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数据后处理雷达有很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GPS系统具有的抗干扰能力(包括抗宽带阻塞、窄带和单频噪声).针对GPS系统本身的弱点,详细分析了一些可以采用的抗干扰技术,如窄带干扰的删除方法、单频干扰的时域抵消和频域干扰抑制等,为研究GPS抗干扰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直接序列扩谱信号预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扩谱通信系统抗窄带干扰的能力。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从线性处理方法到非线性处理方法,到多用户检测方法;从简单自适应,到盲信号处理等,出现了许多好的思路,并一步步改善了扩谱系统抗多种窄带干扰的能力。文章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重点讨论非线性方法以及码辅助方法,其中,非线性方法讨论的重点是基于隐马尔可夫链的非线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站SAR系统中欺骗干扰信号的形式和产生方法,提出了对双站SAR进行有源欺骗干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事先确定的双站SAR信号频率,得出干扰机的响应函数,将此函数与接收到的双站SAR信号在频域相乘,再变换到时域,最后直接向双站SAR系统的接收平台的方向发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源系统对噪声调频干扰源进行测向的问题,在研究宽带信号的数字鉴相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多通道信号、基于广义相位谱(GPS)的测向算法。先把阵元接收到的信号变换到频域,然后运用广义相位谱对互谱相位差加权处理,进而估计出宽带噪声调频信号的波达角。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测向方法对不同带宽的干扰信号都可保证较高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系统复杂度和提高系统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级联算法。首先,通过三系数滤波器模型对连续波干扰进行建模,从而形成一种非线性卡尔曼自适应滤波器,并利用该滤波器作为预处理器对每路中的窄带干扰进行抑制。随后,将各路滤波器的输出送入空时自适应处理器中进行宽带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匹配谱干扰环境下,特别是在窄带干扰从卫星信号方向入射时,新算法相对于普通的空时和空频自适应处理表现出了更加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丁斌  向茂生  梁兴东 《宇航学报》2012,33(9):1279-1288
窄带干扰是低频段InSAR系统面临的主要射频干扰之一,它的存在会对干涉相位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导致高程反演误差。本文推导了窄带干扰影响下的InSAR干涉相位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干涉相位对窄带干扰各参数的敏感度方程,仿真分析了窄带干扰对P波段InSAR系统干涉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窄带干扰经过成像后其幅度调制函数近似为方位时间的sinc函数,在SAR图像中表现为沿距离向的干扰条带。干涉相位对窄带干扰信号的功率较敏感,对其频率较不敏感,干涉相位和高程反演误差随着干信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伪随机码调相引信在舰空导弹和地空导弹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引信的干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瞄准式压制性干扰方案。该方案中,干扰机先接收引信的辐射信号,然后对准引信工作频率,发射一个可与引信工作带宽相比拟的窄带噪声或类似噪声的干扰信号去干扰引信,使引信自身的相关接收失效,从而达到干扰引信工作的目的。给出了此方案的部分实现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伪码调相信号的解调、解调后的码元整形和识别、低频噪声源的产生、干扰波形的调制发射等关键部件。根据各部分电路的试验结果认为,提出的干扰机设计原理正确,干扰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环境下雷达导引头所接收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然后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两干扰点源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对被干扰雷达导引头诱偏方向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雷达诱饵干扰将导致雷达导引头的测角输出具有随机性.其随机性和干扰信号与目标回波间的相对信号幅度、相位差及多普勒频差均有关.由于雷达诱饵位于雷达导引头被诱偏的角度范围内,雷达诱饵被命中的概率应当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线性调频信号的双基地雷达,推导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干扰过程中雷达距离分辨力变化的影响,以及对干扰机的功率需求.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可以产生前移的假目标,其前移距离远大于双基地雷达接收视线上的距离分辨力;通过选择合适的干扰功率,可以使得假目标幅度不小于真实目标幅度,达到有效的前移假目标...  相似文献   

18.
S模式询问信号包括前同步脉冲和有效数据两个部分,且通过PAM和DPSK调制方式发送出去。针对其信号特点,从时域和频域考虑,给出两种解码方法,并对其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互谱分析法抗干扰能力优于基于DFT解调法的结论。在ISE开发软件环境下,采用硬件编程语言VHDL,实现了基于FPGA的互谱分析解码设计。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跳频通信的设计极限条件 (即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的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等 )。跟踪式干扰机使用“测频器”电路来确定跳频信号的驻留频率 ,然后再产生包含有该跳频频率在内的窄带干扰来干扰之。对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跟踪干扰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跟踪式干扰机的最小测频时间和正确测量的概率Phc都是接收SNR及测频器分辨力的函数。分析了快跳频 (指的是一跳或多跳每信息字符 )和慢跳频这两种情况 ,还讨论了使用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FDMA系统的性能 ,给出了最基本的干扰机设计诀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基于滤波器组理论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结合通道功率估计和修正K谱线法的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器组理论比传统的块变换、重叠变换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度,通过合理设计原型滤波器可获得更好的干扰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