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1,(8):62-63
我国历史悠久,古时朝代更替纷繁,每个朝代创建之初的头等大事就是确立朝代名称(国号),可见,确立新国号对一代王朝的重要性。朝代名称是一个国家的称号,新国号的确立,表明一个新国家的诞生。那么朝代名称的确立由什么来决定呢?一般说来,大致有五个源由: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2,(4):69-69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铜了。最初利用自然铜,并将它锤打成小锤、小钉等。稍后,又用退火和加工硬化工艺制作各种器物。中国是世界使用铜较早的国家之一。从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用铜。甘肃的武威、永靖和河北的唐山等地的古文化遗址,都发现红铜器物。夏代(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已进入青铜时代,并延续到商、周朝。特别是在找矿、采矿、冶炼方面,中国古代有着卓越的成就,杰出的创造。如目前开采的铜、铅、锌等矿山,不少都是古代开采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旅游发达地区,出现了区域旅游网络。区域旅游将代表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以区域旅游为主的接待方式将成为我国旅游接待的主体。发展区域旅游,必须搞好旅游区域规划。本文拟对旅游区域规划的若干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旅游区域的概念 旅游区域是指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础,通常是由组织旅游活动的相应机构和若干旅游设施、旅游点等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的地域范围。旅游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从世界范围看,可分为欧洲、美洲、非洲、西亚、南亚、亚大和南极洲七个旅游区;如果从一个省的范围来看,如安微省分为  相似文献   

4.
辽王朝,中国历代王朝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兴衰史代表着公元十世纪至十二世纪王朝并存、朝代更替、文化交流、融合、借鉴、繁兴、发展的时代风貌和地域、民族特征。辽王朝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劲旅,自王朝建立到王朝败亡,统治着东起鄂霍次克海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进出口贸易数据和商品门类数据,对2003年以来东亚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及其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首先,由进出口贸易网络可知,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的参与程度均高于周边国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国家也逐渐参与生产网络分工,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贸易经济联系。其次,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早期"三角贸易"的现象较为明显,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陆上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随着周边国家参与度的提升该模式逐渐在削弱。最后,东亚边缘国家对大国的依赖性比较强,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小范围区域内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如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0—2020年中国与东盟科研合作产出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探究中国—东盟科研合作网络特征,并借助知识图谱法探究中国—东盟科研合作主题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中国—东盟科研合作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产出增长较快,网络结构呈现低密度和小世界网络特征,国家间合作关系的紧密性有待加强。(2)从国家节点特征来看,东盟各国所处网络位置差异明显,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中心性排名最高,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此外,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是中国—东盟科研合作网络的重要参与者。(3)从合作主题演化特征来看,中国—东盟科研合作的主题不断延伸。在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等领域,中国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具有明显的主题共线特征,且中国—东盟科研合作的部分主题随时间变化表现出较强的突现特征。  相似文献   

7.
战略边疆:助推中国和平发展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达到和实际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大利益,积极拓展其战略空间。当然,由于国力、手段以及战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等大国的战略边疆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而言,中国也需要构建自己的战略边疆。随着中国国家利益日益纵深扩展,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密切,战略边疆问题就成为推动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与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中国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立足于和谐周边,依据国家实力、利益分布等因素构造自己的战略边疆。  相似文献   

8.
人有姓名,国有称谓。所谓“中国”古今称谓,指的是由古迄今“中国”这一区域的称谓,包括自称与他称。在地名学上,这些称谓属于面状地名,即“中国”这个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中国”古今称谓的研究,是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史、文化史、地名学的重要课题。 有着四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古今称谓繁多而又可大别为三类。第一类即国号,包括夏、商、周、秦、汉、  相似文献   

9.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范围最广,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摊总数最多的一组群岛,是我国最南的领土.我国古代图籍,最早而明确记载南沙群岛的,是《宋会要用稿》,该书记载时,称南沙群岛为“石塘”;其后各朝代图籍,对南沙群岛的称呼,名称虽有不同,但仍有关于南沙群岛零星而简要的记载;其称呼,多根据南沙群岛的自然特征,其记载,多涉及自然状况.近代有不少公开正式出版的南海诸岛著作,如1947年郑资约编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商务印书馆),1954年鞠继武编著《祖国的南海诸岛》(新知识出版社),1974年李华编写《中国南…  相似文献   

10.
刘南威  李竞  李启斌 《地理科学》2005,25(6):748-753
从航海天文角度研究了《郑和航海图》的价值。《郑和航海图》是中国古代航海经验的结晶,它既是郑和等人航海实践的记录,又是宋、元时代牵星航海经验的总结。文章推算出牵星术"一指"相当于天体高度的1.9°。同时考证出以"指"为量度单位起源于战国时期,证明中国的天文导航技术由来已久,且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进出口贸易数据和商品门类数据,对2003年以来东亚地区制造业贸易网络及其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首先,由进出口贸易网络可知,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的参与程度均高于周边国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国家也逐渐参与生产网络分工,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贸易经济联系。其次,从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早期“三角贸易”的现象较为明显,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陆上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随着周边国家参与度的提升该模式逐渐在削弱。最后,东亚边缘国家对大国的依赖性比较强,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小范围区域内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如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  相似文献   

12.
王成金  陈沛然  王姣娥  李娜 《地理研究》2020,39(12):2685-270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不同区域之间空间网络形成的支撑,对区际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融合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前提条件。立足于综合基础设施网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分析地域,设计数理模型,评价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网络连通性,考察其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然后分别从铁路、公路、航运、通讯、能源等各种基础设施方式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水平,探讨了基础设施连通的类型分异及其主导因素,凝练基础设施连通的空间模式。主要结论如下:① 从海陆属性来看,岛屿型国家与中国设施连通性最高,其次为综合型国家,内陆型国家最低。对国际区域而言,俄蒙和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设施连通性最高,中东欧地区连通性最低。从国家尺度来看,俄罗斯和越南是与中国设施连通水平最高的国家,巴勒斯坦、东帝汶等5个国家与中国尚未形成设施连通性。从连通方式的构成来看,航运网络的连通性最高,其次为航空和光缆。② 空间距离、连通方式和重大交通走廊共同主导了设施连通性的类型分异。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中国的设施连通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包括海陆融合型外缘连通模式、陆路通道直接连通模式、陆心内生性低水平连通模式、远距离不均衡连通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域经济系统,又称地域经济体系或空间经济系统,是指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的有机组合。地域范围有大小之别,大可至一个领土辽阔的国家或由几个国家组成的集团(如欧洲共同体),小可至省以下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含有郊区的城市。 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应包括与整个经济领域——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有关的各主要部门。按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至少应包括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商业、城乡建设、财政金融等部门。组成地域经济系统的各部门亦可构成各自的系统,成为地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不同地域的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绿色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延伸绿色产业链、引导绿色投资方向以及优化绿色产业布局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有序聚类、中心度、贸易竞合关系等方法与模型,对2000—2019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绿色贸易的地位及时空变化以及中国与域内国家绿色贸易竞争合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地位和空间结构来看,2000—2019年沿线国家绿色贸易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有显著改善,区域绿色贸易的“多核心”空间结构进一步增强,东南亚一直处于“核心”梯队的主体地位。(2)从中国与沿线国家绿色贸易关系来看,中国长时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竞争优势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但仍然较弱;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绿色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产品结构逐步趋向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一、师生纠错 1.核心概念理解地形、地貌与地势(1)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一般从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常见陆地地形有五种,每种地形都有自己的海拔范围,如平原在200米以下,而高原多在1000米以上。(2)地貌指地表起伏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2):295-314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复杂网络、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格局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油气贸易到可再生能源贸易,从油气为主的投资到多元化能源品种的投资,从传统能源贸易到隐含能源贸易等方面,中国逐渐塑造了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主要结论为:① “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和巨大的油气需求,决定了保障海外油气供应是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最直接的逻辑,互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逻辑从单纯的油气贸易转变为涉及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凭借制造业优势,互动范围从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全球拥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装机需求的国家,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新格局。③ 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目标从有限数量的东道国扩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业务不仅局限在油气领域,也扩大到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④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部分能源隐含于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中进行二次分配,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与中国具有一般商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能源中枢”的功能。本文可为深刻认识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关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参与全球能源经济治理提供理论视角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暴露出部分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如预期等问题。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剖析河长制的历史变迁过程,可以发现:2014年河长制由地方自主探索并相互借鉴经验发展为由水利部向全国推广、2016年河长制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是河长制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节点。其历史变迁过程可据此划分为创新与形成、试点与扩散和推广与强化三个阶段。中国河湖问题种类的增多和复杂化是其历史变迁的重要推动力,路径依赖现象主要体现在扩散范围、问题导向、主要任务和管理手段四个方面。目前,河长制在流域/跨区域管护、任务统筹、多元参与、考核机制等方面尚有不足,本文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短期来看,河长制将不断完善强化;从长远来看,河长制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型。  相似文献   

18.
黄炜 《中国地名》2012,(10):19-2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中国关于"地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自有人类以来,一个地名的诞生,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将设施联通作为合作战略重点之一,航空网络作为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影响,论文选取了2013年和2018年数据,从国际航线、国际航班以及通航城市3个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仍以东亚、东南亚、美国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为主,5 a来其变化主要集中在进一步加深与已有城市的联系;② 从沿线国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与中国直接通航的沿线国家数量,并提升了沿线国家在中国国际航空网络中的地位;③ 越来越多的境内城市参与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且航线和航班在北京、上海、广州的聚集程度下降,而其他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占比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地名的范围包括的内容很多、很广,如:山脉名称、河流名称,还包括国家行政区域名称。国家行政区域名称中包括省、市、区、县、村等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