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炎康胶囊对慢性胃病患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胃窦D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酶链亲合素过氧化酶复合技术(SABC)对患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的D细胞染色,观察治疗前后D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经胃炎康胶囊治疗后,患胃窦黏膜D细胞阳性数及强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性。结论:胃炎康胶囊对慢性胃病患生长抑素D细胞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8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安胃汤)42例和对照组(胃复春片)38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6个月及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采用安胃汤治疗较胃复春片疗效好,安胃汤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及降低复发率等均优于胃复春片。结论: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西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胃痞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每组各29例。胃痞消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胃痞消治疗,胃复春组采用口服中成药胃复春片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病理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和次症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胃痞消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胃复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方面: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93.10%,胃痞消组的疗效优于胃复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黏膜病理学改变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胃痞消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积分下降(P0.05),而胃复春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积分下降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胃痞消组在降低胃黏膜萎缩积分方面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胃痞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胃复春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1β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1β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聂淼  孙培军 《吉林医学》2011,(2):265-266
目的:观察胃复春、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改变。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3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胃镜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好转率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6.
秦晓波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X):54-54,62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胃复春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患者100例,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再联合胃复春治疗4-6个月,复查胃镜及病理。结果: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联合胃复春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有显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铋剂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服胃复春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潘浩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30-131
目的:分析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组织学及H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病理组织学和HP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胃镜疗效方面,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黏膜分级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改善腺体萎缩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养阴活胃合剂能够逆转腺体萎缩、肠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明 《海南医学》2008,19(10):89-90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治术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为用HP根治术 胃复春组(治疗组46例)和单纯胃复春组(对照组30例)治疗,观察两组的HP根治率、临床疗效和病理学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为93.5%,临床总有效率91.3%,病理学总有效率60.9%;对照组的HP根治率为80.0%.临床总有效率76.7%,病理学总有效率4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P根治术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杀灭HP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生物分子网络分析方法挖掘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从生物信息学角度阐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综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Pubchem、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分析工具(BATMAN-TCM)、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 Net数据库和人体表型本体数据库(HPO)分别获得胃复春片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以及CAG的相关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中已知的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构建胃复春片治疗CAG靶点的PPI网络并发现核心靶点;通过DAVID实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检索获得胃复春片成分相关靶点846个,CAG相关靶点209个;"胃复春片-CAG"PPI网络有32个节点,176条边构成; 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发现胃复春片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以及炎症性肠病(IBD)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有关,并参与急性炎症应答、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GO功能,尤其对肿瘤相关因子(AKT1、TP53、PTGS2)以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6、IL1B、TNF)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结论胃复春片可能通过调节肿瘤抑制基因和炎症因子等发挥治疗CAG和控制慢性胃炎恶性转化的作用。本研究一方面为明确胃复春片的药理、药效机制提供了有益探索,另一方面也为阐释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和胃复春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45例和B组(胃复春联合叶酸)45例,并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QOL生活质量评分和SF-36总分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治疗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和SF-36总分亦优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复春联合替普瑞酮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改变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及致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5只,正常对照组、应激组、胆碱酯酶抑制剂处理组各5只。应激组采用寒冷捆缚刺激,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胃酸变化。用药组静脉注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后切断胃迷走神经,测胃酸三次;分别处死动物后在胃底、胃小弯侧胃体、胃幽门及十二指肠取材固定,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胆碱酯酶阳性神经成分,应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胃泌素细胞(G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切片在光镜下对比观察。结果 用药组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降解减少,胃泌素释放增多使胃酸及生长抑素相应释放增多,G、D细胞消耗性减少。迷走神经干切断后,胃神经节细胞及神经干数量减少,胃泌素释放减少,胃酸、生长抑素释放亦相应降低。应激组胃神经节细胞及神经干呈强阳性染色,胃酸、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释放增多,G、D细胞消耗性减少。结论 迷走神经兴奋与胃泌素、生长抑素浓度增加呈正相关,副交感神经刺激胃酸分泌;心理应激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胃粘膜损伤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胃酸是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定标活检评价黄连素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CAG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标准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4片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素0.3 g,3次/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胃复春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复春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余姚市中医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胃复春组与莫沙必利组,每组各64例。莫沙必利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胃复春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等。结果 治疗4周后,胃复春组(87.50%,56/64)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莫沙必利组(71.88%,46/64,χ2=4.827,P<0.05);胃复春组胃蛋白酶原Ⅰ[(113.20±10.21)μg/L]水平高于莫沙必利组[(98.26±9.64)μg/L,P<0.05],胃蛋白酶原Ⅱ[(17.21±2.58)μg/L]、胃泌素17[(15.31±2.09)pmol/L]水平均低于莫沙必利组[(20.31±3.11)μg/L、(18.22±2.67)pmol/L,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Ⅰ(40例)与对照组11(30例),治疗组加用胃复春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疗效更佳,对防治早期胃癌与癌变前期有重要作用。结论胃复春其作用可通过抑制胃内-亚硝基化合物形成,抑制幽门螺杆菌,活血解毒起作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肠化生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A组50例使用中药配方养阴活胃合剂加味治疗,B组50例给予中成药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胃络血瘀证和胃阴不足证患者多见,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治疗CAG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蔡新忠 《当代医学》2014,(13):95-95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瑞安市莘塍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0)。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观察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好转率达到90%,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13例,无效6例,好转率达到7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复春片和法莫替丁合用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Hp阳性胃溃疡患者8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胃复春片+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低,Hp根除率较对照组高(P <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胃泌素水平,显著提高Hp根除率,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82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成参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参照组服用胃复春片,观察组服用健脾化瘀解毒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总临床疗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服用胃复春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萎胃康颗粒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对胃黏膜G细胞和D细胞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应用大、小剂量萎胃康颗粒进行治疗,并以三九胃泰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计算机图象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给药前后各组胃黏膜G细胞、D细胞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G细胞和D细胞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给药结束后萎胃康颗粒组G、D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萎胃康颗粒具有改善胃肠激素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