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卉 《前沿》2008,(12):91-94
喇嘛教从十三世纪开始接触蒙古族上层阶级,到十六世纪阿拉坦汗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且无处不入地渗透到蒙古族精神文化的各个角落,喇嘛教的思想也统治了蒙古族的精神世界。虽然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民起了麻醉作用,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蒙古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蒙古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急剧变化,蒙古族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传统文化观也受到极大的冲击。蒙古族觉醒的有识之士对时代新文化思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否定陈旧落后的文化,寻找与蒙古社会变革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探索着拯救民族、振兴民族的文化新路,于...  相似文献   

4.
对藏彝走廊蒙古族后裔传说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现江 《求索》2005,(3):186-188
众多的蒙古族后裔传说反映了13世纪以来蒙古族频繁活动于藏彝走廊,以及迁徙进入藏彝走廊的蒙古族与当地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蒙古族长期在藏彝走廊的族群政治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可能导致一些人群攀附蒙古族祖源,从而创造出新的蒙古族后裔传说。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李文慧 《前沿》2014,(21):197-199
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态度及使用行为,反映着蒙古族大学生网络社区的融入程度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受程度。笔者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蒙古族大学生视野并得到他们的广泛认知;大部分蒙古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能够接受并能或多或少加以运用。笔者认为,蒙古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不是客人,他们对网络社区采取了积极接纳和主动融入的态度,对民族文化之外的网络文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前沿》1995,(2)
我国蒙古民族历史上两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杰出的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人民都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安图便是蒙古族的杰出代表。明安图,字静庵,蒙古族正白旗人,生活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是十八世纪伟大的科...  相似文献   

7.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周庆谊 《前沿》2009,(4):192-194
博克是蒙古族比力量、耐力与技巧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博克体现着奥运精神,既蕴含着人类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精神,也洋溢着现代文明竞争的色彩。通过全国农运会、民运会、国际博克邀请赛以及内蒙古博克选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访问,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蒙古族名称“博克”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9.
赵坤生 《前沿》2011,(21):155-157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创作长篇小说的人。他的代表作《一层楼》《泣红亭》《青史演义》奠定了他在近代蒙古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推动了近代蒙古文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一层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泣红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和《青史演义》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加以论述,以论证作者在近代蒙古文学创作上的开创性历史地位和对蒙古族文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指出:“所有的民族压迫都会引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因而形成被压迫民族武装起义的趋势”。①在近代蒙古社会面临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国家和民族频于灭亡的危机关头,蒙古族广大人民群众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奋起反抗外国殖民侵略者,表现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祝灭意班师还”的忧国忧民心愿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各阶层积极捐献战马、银两、财物等军需物品,支援沿海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以此表达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爱国之心。与此同时,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僧格林沁等统领蒙古骑兵在镇海…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10,(8):F0003-F0003
阳泉市盂县秀水镇东白水蒙古族聚居村是全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东白水村的蒙古族是元皇子(其父元太宗窝阔台)塔海、元将拜不花的后裔,元朝灭亡,其子孙改为。孙、鲍、鄯”姓,定居盂县白水、东梁、西烟、元吉等地,白水孙姓居多。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包美荣 《前沿》2002,(11):166-168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近 2 0年的孕育成长 ,我国蒙古族音乐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音乐艺术 ,宏扬主旋律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世纪之交 ,回顾近 2 0年来的蒙古族音乐创作 ,总结经验 ,对于今后我国蒙古族音乐创作是必要的 ,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 ,蒙古族音乐创作 ,并非单纯指蒙古族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 ,而是指包括其他民族在内的各民族音乐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蒙古族音乐。近 2 0年来 ,我国蒙古族音乐创作势头良好 ,成绩斐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创作队伍…  相似文献   

14.
从清朝开始,蒙古族就被喇嘛教紧紧地束缚起来,生产力逐年下降,文化医疗教育落后异常,人口生育迅速递减,民族灾难内外重重,长时期难以自拔。近300年间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纷纷要求禁绝喇嘛教,却难以从内部动摇。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真心帮助蒙古民族,只有乌兰夫才是蒙古民族中最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二者的结合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顽症,使蒙古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服饰     
(一) 裕固族源自古代北方回鹘的一支,与古代蒙古族的一部分相互融合而成,现聚居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乡一带,与藏、汉、蒙古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6.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蒙古族在北方草原发展了强大的军事力量,1206年成吉思汗(1162—1227)在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走上了我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空前大统一的新王朝的道路。在这一历史巨变中仍处于分裂割据和进行激烈的教派斗争中的西藏地区也加入  相似文献   

17.
金志远 《前沿》2014,(15):240-240
王风雷教授的学术专著《蒙古族全史(教育卷)》(上下两册,80万字),近日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经过三十年的潜心研究才奉献出来的一部全方位聚焦蒙古族教育发展历程的巨著。一、王风雷教授的学术专著《蒙古族全史(教育卷)》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志远 《前沿》2009,(10):103-105
随着全球化的深层次推进必然给草原文化带来冲击,如何在 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保持平衡,是摆在蒙古族高等教育面前的严峻的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具有增强蒙古族的凝聚力、提高蒙古族民族精神、培育蒙古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强化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意识等育人价值。因此,蒙古族高等教育要传承草原文化,具体体现在目的、功能和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俊虹 《前沿》2011,(23):212-215
蒙古族崇拜自然,适应自然,追求与自然融合、和谐共处这样一种生态观。本文试图从蒙古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层面,分析、论述蒙古族生态观念在传统设计中的体现。其中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生态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蒙古族传统设计中,成为维系他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20.
镇平县王氏蒙古族始祖问题辨析嘎尔迪,王兆良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今河南省镇平县居住的蒙古族人口有21819人。这些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镇平县的晁被乡、贾家乡、老庄乡、王岗乡、石佛寺乡、马庄乡、杨营乡等地。该地蒙古人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镇平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