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0年破伤风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坡  周建新 《普外临床》1993,8(2):84-85
我院自1964~1990年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83例,经历60、70、和8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树新 《普外临床》1993,8(2):86-86
我科自1985年6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破伤风187例,以入院先后无选择的将其分成三组。甲组自1885年6月至1987年2月共收治27例,此组为将破伤风抗毒素(TAT)10000u注入患者腰段蛛网膜下腔内(下称鞘内)。乙组自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共收治57例、此组是将TAT50000u分别静脉点滴和肌肉注射各半。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15例冯起庆1刘杰2高克勤1我院从1994年12月~1996年5月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4~75岁,青壮年占11例,感染方式主要为上下肢开放性损伤,占13例,局...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85例鲁振刚丁守成天津市蓟县医院(天津301900)我院自1986年3月至1996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破伤风85例。兹总结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56例,女29例,年龄9~75岁,18岁以下19例...  相似文献   

5.
创伤患者常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而皮试阳性者,常规脱敏注射需4次完成,耗费时间长,注射工作量大。我院1999~2004年采用3次脱敏注射法对436例患者进行TAT注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诊治破伤风的方法,为早点解除患者痛苦选择最理想且治疗效果最佳的手段。方法本院在2009年6月~2013年6月份总共收治了36例破伤风患者,现就对上述患者病情状况及治愈情况作为临床研究资料。组中患者,发生耳源性4例,老法接生、挑马牙等其他原因感染6例,发生医源性2例以及出现外伤感染23例,原因不明者1例。结果该组治愈患者32例,4例死亡。结论破伤风是常见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疾病,危害极大,若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极易危及生命。故应针对患者病症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确保其临床疗效,进一步降低其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破伤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994~2004年我科收治的26例破伤风感染患者的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 22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1例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伤后宜常规预防,一旦诊断清楚,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创面,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合并局部破伤风治疗体会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110300)孙德敬,马岩,史广民我科于1989~1994年治疗开放性骨折术后合并局部破伤风3例,报告如下。典型病例×××,男30岁,1989年9月15日,因右股骨干中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标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时间段将2014年1~5月就诊的1 911例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6~9月就诊的1 379例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均遵医嘱常规行TAT皮试。对照组由操作护士目测及主观判定皮试结果,观察组采用PVC材料自制的TAT皮试标尺判定皮试结果。结果TAT皮试结果阳性对照组1 661例(86.92%),观察组813例(5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肌内注射TAT后均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TAT皮试标尺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破伤风皮试结果阳性率,从而减轻患者脱敏多次注射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治疗的现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大良 《腹部外科》1997,10(3):143-144
破伤风是G+梭形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特异性感染。我国近年来虽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广大的农村和山区仍较常见。国内资料分析,病死率仍在20%左右,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高达61.47%。破伤风治疗虽较困难,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何做好普遍的自动免疫,尤其对于育龄妇女和孕妇,避免创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及时处理各类创口及创伤后必要的被动免疫注射(TAT)等是防治破伤风的关键。影响破伤风预后因素颇多。伤后及产褥期的处理,伤前及伤后是否接受免疫注射及发病后的治疗早晚直接影响到预后。临床资料表明潜伏期越…  相似文献   

11.
炭肾清除血液中破伤风毒素效能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临床上利用炭肾(廊坊爱尔)血液灌流对重型破伤风患者行血液净化,发现效果良好,提示炭肾可能清除了这些游离的痉挛毒素。但炭肾对破伤风的治疗作用是否确与痉挛毒素的清除有关.尚需确切的实验证据:且血液中痉挛毒素的检测也无现成检查方法可依。因此,我们首先建立起血浆中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对破伤风动物模型行炭肾血液净化。探讨炭肾对痉挛毒素的清除效能,为临床治疗重型破伤风提供一条新途径及其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导致肌肉痉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特别深而小的污染伤口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性更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破伤风重在预防。门、急诊就诊的外伤患者,常规给予清创、缝合、包扎、固定的同时,为了防止发生破伤风,需在24h肌内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下称精破抗)。精破抗是异体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如果过敏,除严重过敏者外需要脱敏注射。由于脱敏注射次数多,增加患者的痛苦。鉴此,笔者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脱敏注射方法进行改进,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哈森  王淑洁 《护理学杂志》1994,9(5):233-233
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破伤风的护理内蒙古哲里木盟医院哈森,王淑洁,狄亚丽1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农民,21天前因右下肢撞伤后胫腓骨外露,无昏迷,被他人送至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清创缝合,小夹板外固定,抗炎、输液等治疗未用破伤风抗毒血清(TAT)。因病...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叉称“脐风”、“七日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白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极高.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此病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近几年来随着外地民工的大量涌入.破伤风发病有增加趋势。本文使用组合方法.可使本病死亡率大大降低。现将本院2000年7月至2005年3月37例破伤风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疗效。方法将45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破伤风患者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重视患者的用药反应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注射吸毒致破伤风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 4例 ,均为我院 1997年~ 2 0 0 0年收治的因使用不洁注射器反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的破伤风 ,均无外伤史 ,有典型的反复注射毒品史。临床表现 :张口困难、颈强直、阵发性抽搐及角弓反张。查体 :前臂或臀部密布针眼或瘀斑 ,其中 1例臀部有脓肿形成 ,1例前臂有多个直径0 5~ 2cm的脓肿。入院后予以脓肿切开引流 ;解痉、控制抽搐 ;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补充水、电解质及高热量营养 ;保持呼吸通畅 ,2例行气管切开术 ,其中 1例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给予肌肉松驰剂 ,直至病情稳定 ,破伤风抽搐症状基本控制 ,…  相似文献   

17.
例1.男,27岁.右侧食指划伤1d后出现全身阵发性痉挛于2007年8月入院.自述右手指被玻璃划伤1d后,逐渐出现大腿、背部、颈部肌肉紧张,自觉胸闷,呼吸困难,有突然心跳骤停感.无发热.张口受限,苦笑面容,目光呆滞,不愿与人交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追问病人曾吸毒2年.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吸毒并破伤风,给予TAT 15000U,青霉素400万单位,2次/d,地西泮10mg,3次/d,吸氧,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24h心电监护,心率在50~60次/min,检查心肌酶谱(CK、LDH、CK-MB)均在正常范围.病人间断有剧烈头疼,头部MRI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病人阵发性痉挛逐渐缓解.治疗2周后,无明显肌肉紧张.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在灰尘、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但其必须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并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后才会致病。破伤风杆菌一旦致病,便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越早,症状越重,病死率越高。临床上分为轻、中和重3型,重型破伤风潜伏期〈7d,3d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死率为30%-50%C31。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特点自行设计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并应用于临床,即护士脱敏注射前充分口头告知,将知情同意书交给患者及其代理人阅读,双方签名后妥善保存。知情同意书的应用,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破伤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0~2003年我科收治的8例烧伤并发破伤风感染患者的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7例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伤后宜常规预防,一旦诊断清楚,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创面处理,及时修复创面,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