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324例(35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324例(358眼)一次泪道探通术治愈341眼(95.25%),二次泪道探通术治愈14眼(3.91%),共治愈355眼(99.16%).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可行措施,以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 对178例(1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直针加压泪道冲洗,并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疗效.结果 196眼中180眼末次随访泪道冲洗仍通畅,无分泌物及溢泪症状,治愈率为91.8%;无效16眼,无效率为8.2%.结论 直针加压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患儿痛苦少,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5月在新郑市辛店镇中心卫生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10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其中男56例62眼(59.05%),女38例43眼(40.95%),年龄1~14个月,平均(4.25±1.03)个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眼液点眼、按摩泪囊区、冲洗泪道及探通冲洗泪道.结果 药物治疗1周及泪道冲洗1次无效后,年龄大于1个月,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给予泪道探通术.经泪道探通治疗后,新生儿泪囊炎治愈率为93.33%.小于6个月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大于6个月的患儿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一旦发现,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即可行泪道探通治疗,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玉子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98-4799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对150例16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滴抗生素眼液挤压按摩泪囊区、泪道冲洗、泪道探通3种方法进行治疗并随机观察至少3个月~1年。结果:治疗1个月滴抗生素眼液加压按摩通畅5眼,冲洗泪道通畅25眼,泪道探通成功129眼,总有效率98.1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泪囊炎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时机.[方法]238例308眼新生儿泪囊炎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均采用一次性泪道冲洗、探通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并对不同年龄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3个月组治愈率达9 8.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可行措施,以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对178例(1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直针加压泪道冲洗,并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疗效。结果196眼中180眼末次随访泪道冲洗仍通畅,无分泌物及溢泪症状,治愈率为91.8%;无效16眼,无效率为8.2%。结论直针加压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易行,患儿痛苦少,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直针冲洗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使新生儿泪道保持通畅,恢复正常的泪道功能。方法 对160例(17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在局麻下行直针泪道冲洗,随访6个月。结果 治愈率88.1%,治愈后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针冲洗省时简便、痛苦小、损伤少,配合泪道探通术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唐瑞雪 《工企医刊》2007,20(2):19-19
目的:观察冲洗加探通泪道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总结1998年6月~2005年12月,作者用冲洗加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2例106眼,经过半年以上随访,结果:104眼泪道恢复正常功能,治愈率98.11%.结论:用冲洗加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雷秀清  蒋玲 《现代养生》2014,(24):223-223
目的:探讨门诊小儿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门诊治疗新生儿泪囊炎86例(96眼),对其进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38例(38眼)行泪道冲洗治愈,48例(58眼)行泪道探通术治愈。结论:小儿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刘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47-2447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及探通的时机。方法:共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20例146眼,分别采用按摩泪囊部位、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探通的时机。结果:经按摩通畅10例1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90例111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14例17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3例3眼,泪道探通3次治愈1例1眼,无效2例2眼,总治愈率98.33%。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则治愈率高,对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对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24例(270眼).对单纯泪道阻塞及泪囊炎的患儿采取0.9%氯化钠泪道加压冲洗,配合泪囊区按摩、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等保守措施,无效者待患儿大于3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对伴有急性感染患儿以全身加局部抗生素,同时联合泪道冲洗控制感染,待炎性反应消退后行泪道探通术.结果 224例(270眼)总治愈267眼(98.89%).泪囊区按摩+局部抗生素治愈38眼(14.07%);泪道冲洗+泪囊区按摩+局部抗生素治愈74眼(27.41%);泪道探通综合疗法治愈155眼(57.41%):其中探通1次即成功145眼,2次成功8眼,3次成功2眼.无效3眼(1.11%),分别为10、15、17个月各1眼.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泪道阻塞及感染程度不同的泪囊炎患儿采用个体化综合疗法,循序渐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毕绍刚 《工企医刊》2006,19(2):40-40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其成因多是新生儿鼻泪管下端瓣膜处部分或完全遮盖鼻泪管开口,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继发感染,可出现粘液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我院采用一次性泪道探通冲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泪溢、结膜囊分泌物多。部分病例可在生后4~6周自愈,但部分病例因病情迁延可形成永久性泪道阻塞,最终导致溢脓、慢性刺激性结膜炎。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防止永久性泪溢和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患儿38例,  相似文献   

14.
杨光涛  孙梅  鹿麓  于青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45-4345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新方法即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并加以评价。方法:采用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的245例(325只眼)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并追踪观察3~18个月。结果:在325只眼中,治愈318眼,占98%;未愈7例,占2%。总有效率99%。6个月以下患儿的治愈率为100%,6个月以上患儿的治愈率为86.34%,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的早期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对6个月以下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经门诊治疗的86例婴儿泪囊炎资料。结果 19例患儿经保守疗法(按摩法)后溢泪症状消失,38例患儿经泪道冲洗后溢泪症状消失,25例经泪道探通术后溢泪症状消失,4例未探通行泪道激光治疗。结论采用分步疗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家长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所在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在表麻下行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20例(234眼),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泪道冲洗加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1例59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先给予泪道冲洗,不愈后在给予泪道探通术,探讨泪道冲洗加泪道探通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安全。结果 <6个月组的有效率为96.88%,6~12个月组的临床疗效为87.50%,>12个月组的临床疗效为54.55%%,经比较<6个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余2组,均(P<0.05)。并发症:所有病例无1例窒息或呛咳发生,泪小点哆开1眼,眼睑皮下水肿3眼。结论泪道冲洗加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泪溢,泪道冲洗不通,液体从泪小点反流。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为泪道阻塞的常见病因,若治疗不彻底,有潜伏眼内、外感染的危险.其治疗原则是控制泪睫炎症,恢复或建立泪道泪囊至鼻腔引流通道。近年来,随着眼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目前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逐步更新,疗效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泪囊炎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溢泪、眼部皮肤湿疹、结膜囊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且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陈芬 《现代保健》2011,(19):147-148
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是眼科门诊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常用方法。婴幼儿道阻塞是小儿常见病,约占新生儿的2%-4%。多因鼻泪管下口被膜组织封闭或上皮碎屑堵塞泪管所致,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所造成。临床表现为患儿出生后1个月-1岁有溢泪现象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若超过3个月会导致患眼较正常眼小而影响美观,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感染等后果。因此,婴幼儿泪道阻塞不宜保守治疗,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是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