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经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及外界条件影响下,产生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其中“晚期”渗滤液更是因COD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较差成为目前渗滤液处理的难题。试验原液取自沈阳老虎冲垃圾填埋场,采用两级AO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研究工艺处理渗滤液的可行性及最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单独超声(US)、单独过硫酸盐(PS)、US-PS、热-PS和US-热-PS 5种反应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不同温度、PS投加量和pH对US-热-PS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反应体系相比,US-热-PS体系对垃圾渗滤液中色度、COD、NH_3-N和UV_(254)的处理效果最佳,该体系能够最大程度激活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进而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US-热-PS体系中,各指标的去除效果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高温(50℃以上)更有利于PS的激活;PS投加量的增加能够促使体系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从而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酸性条件有利于色度、COD和UV_(254)的去除,而碱性条件有利于NH_3-N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利用γ辐照技术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试验研究了辐照剂量、初始pH对渗滤液COD、BOD5、BOD5/COD、氨氮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条件下γ辐照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渗滤液原液与pH=12的渗滤液的γ辐照处理效果并不明显;而pH=3的渗滤液,γ辐照的处理效果较好。当pH=3,辐照剂量为40 kGy时,COD、BOD5、浊度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0%、51%、80%,且pH=3的渗滤液经辐照后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可生化性。但是,在各种条件下,γ辐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絮凝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及其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2mmol/L、pH值为8的硫酸铁对NH3-N的去除率达到61.3%;pH值为8的聚合硫酸铁和pH值为7.47的聚硅硫酸铁也能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毒性试验显示,pH值为8的硫酸铁对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小,与自来水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垃圾渗滤液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它是一种高浓度且成分复杂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本实验采用混凝 高速厌氧反应器 (UASB)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 ,其COD浓度为 2 70 0—330 0mg/L ,SS质量浓度为 330— 370mg/L ,渗滤液取自昆明市西郊垃圾处理场。实验结果表明 ,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渗滤液COD去除率达到 80 %以上 ,SS去除率达到 70 %以上 ,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电絮凝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电絮凝法去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处理本试验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极板材料采用铁电极,极板间距为20mm,pH为6~8,电流强度为3A。最佳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5.4%。  相似文献   

7.
超声协同TiO_2/粉煤灰光催化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2负载到粉煤灰上,通过XRD、SEM对TiO2/粉煤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该光催化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超声辅助光催化降解,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的用量、酸度、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晶型有一定影响,550℃煅烧条件下,TiO2平均晶粒尺寸为11.12 nm,锐钛相占约80%。在超声波协同作用下,TiO2/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良好,当催化剂加入量为2 g/L,溶液pH为10时,100 min降解率可达73.3%。催化剂经活化处理后,相同条件下重复使用5次,对渗滤液的降解率仍达68.4%。  相似文献   

8.
目前7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将导致污染环境。采用Fenton,Fenton-Microwave和臭氧的高级氧化法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pH值、H_2O_2和Fe~(2+)物质的量比、臭氧浓度等条件对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_(cr))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法在pH值为3,H_2O_2和Fe~(2+)物质的量比为3,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_(cr))降解率为52.32%,Fenton-Microwave法在pH值为5,H_2O_2和Fe~(2+)物质的量比3,微波功率为420W,微波辐射下反应时间6min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_(cr)降解率为61.74%,臭氧氧化法在pH值为8,臭氧速度为30mg/min,催化剂Fe~(2+)和COD_(cr)质量比为3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_(cr)降解率为48.30%。  相似文献   

9.
针对果蔬垃圾、餐厨浆液水解酸化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人工接种厌氧沼液水解酸化阶段中,水果垃圾、蔬菜垃圾、果蔬混合垃圾以及餐厨浆液在不同工况下pH值、NH3-N、TN、COD、BOD5和VFA等指标的变化,探究水解酸化液作为水处理反硝化外加碳源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缺氧状态下,pH值、温度、机械搅拌转速分别控制在6.8~7...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垃圾渗滤液原液中,溶解性有机质是总有机质的主要构成部分.溶解性有机质也是造成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COD较高的主要原因.从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分子量分布,元素组成,可见-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特征等方面综述了有关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溶解性有机质的理化特性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高铁酸盐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解法制备的高铁酸盐对SBR法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pH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有显著影响,当pH分别为5和9时,COD和氨氮分别具有最佳去除效果。随着高铁酸盐用量的增加,去除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经历一个回落阶段,然后再继续上升,COD和氨氮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0%和  相似文献   

12.
智芳芳  罗平 《广东化工》2014,(5):229-230,220
采用微波-Fenton法,絮凝沉淀法联合强化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工艺方法的最佳处理条件和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将垃圾渗滤液稀释100倍,调节pH至3.0,在处理液中加入8 mL浓度为8 mmol·L-1的Fe2+溶液,1 mL H2O2,用功率为320 W微波加热6 min时,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为98.74%,但NH3-N的去除率较低,在此基础上进行微生物絮凝沉淀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3-N的含量分别为2 mg·L-1和0.039 mg·L-1,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改性煤矸石吸附预处理垃圾渗沥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性煤矸石预处理垃圾渗沥液,考察了改性煤矸石粒径、投加量及吸附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性煤矸石预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在原水COD为6096mg/L,氨氮为31.7mg/L,浊度为19.9NTU时,投加0.1245mm改性煤矸石3g,与50mL废水混合,振荡吸附120min,处理后出水COD为1466mg/L,氨氮为17.2mg/L.浊度为8.1NTU,对COD、氨氮、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5.95%、45.74%和59.19%。该项研究为改性煤矸石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在垃圾渗沥液及其他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红根  李晔 《辽宁化工》2008,37(1):58-61
由于垃圾渗滤液COD、NH4-N浓度高,并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通常,单纯的生物处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高COD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沉淀后,调节pH=12,进行氨吹脱,经此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Fed-Batch Reactor(FBR)好氧生物处理,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碳(PAC)和不投加两种情况下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当PAC投加量为2 g/L时,COD去除率达86 %,NH4-N去除率达26 %.  相似文献   

15.
针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可生物降解性差、重金属离子和盐含量相对较高等特点,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考察了电极材料、膜浓缩液预处理方式、电催化氧化处理时间对COD、NH3-N、pH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优选出的Ti/Pb-Sn电极材料能有效缩短处理时间、降低运行成本;NH3-N的去除优先级高于C...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经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RO进水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20、0.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8%,可以满足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出水电导率为355μS/cm,膜出水电导率与进水电导率的比大于0.94。电混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RO进水的COD、TP含量,明显地减缓膜结垢污染,改善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张俊  王冰莹  曹建新 《硅酸盐通报》2012,31(4):861-864,875
采用NaCl和煅烧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凹凸棒土对洛阳市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对100 mL氨氮含量为97 mg/L的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吸附条件为:NaCl溶液浓度为10%,将预处理凹凸棒土在NaCl溶液中浸泡改性1h,干燥,煅烧500℃,调节水样的pH值为6,取改性凹凸棒土3.0g,吸附处理时间为40min,氨氮去除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H值、Mg/N、P/N摩尔比对磷酸铵镁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的NH+4浓度为1670mg·L-1,调节水样pH值为9.5,Mg/N、P/N摩尔比分别为1.0、1.1,有87.5%的NH4+-N转化为磷酸铵镁。  相似文献   

19.
电催化氧化技术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引入了TbOD(总BOD)概念代替BOD,来作为渗滤液可生化性指标的一个间接量度,其主要目标是考察经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后,水质可生化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以及电流密度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为明显,电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提高渗滤液水质的可生化性,TbOD/COD由原来的0.39上升到0.75,电催化氧化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电解90min后,最终NH3-N去除率能够达到94.8%,有利于后续的生物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