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展开具体分析,继而阐述飞行姿态、航线设计、镜头检校、自动空三与模型创建、像控点布设方案和基于立体采集的无人机航摄成图的精度控制要点,并对当前无人机航摄在丘陵地区地形图成图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详细阐述,以实例分析的方式,通过精度分析,证明无人机航摄成图精度满足丘陵地区1∶2 0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陶琦 《广西地质》2009,(1):12-15
广西测绘档案资料馆里保存着一些不同年代的航摄影像图,它通过一幢幢高楼、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一片片绿地……忠实地记录了广西城市的飞速的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广西测绘档案资料馆,翻开新旧版本广西航摄影像图,看我们国土测绘人从天上观测到的广西城市30年来的大飞跃。  相似文献   

3.
袁新悦  甘淑  高莎  胡琳  毕瑞  罗为东 《地质通报》2023,(Z1):479-487
传统的无人机测量技术用于矿山测量须进行必要控制点的测设,也使无人机测设在复杂地形、难以进入等地区存在一定的应用瓶颈。免像控航测技术可以不提前布设控制点,成为矿山地貌形态调查的一种重要趋势。以昆明市某露天采矿区为研究区,利用DJI PHANTOM 4 RTK无人机进行航摄,分析免像控航测技术的关键技术和作业流程,完成了DOM(数字正摄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DSM(数字栅格地图)和DLG(数字线划地图)制作、三维模型构建及模型内、外精度分析,对研究区地貌形态分布情况与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统计。实验结果论证了免像控航测技术在矿山地貌景观调查中的可行性,为合理化开发矿产资源、最大化恢复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高程精度的公式推导出发,阐述了像素分辨率和基高比是影响理论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理论高程精度对航摄系统的选择以及飞行参数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进行了无人机航摄系统在滩涂高程测量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航摄系统的实际高程测量精度可以优于±15cm;最后通过理论高程精度和实测高程精度的对比分析,指出影像质量、像控精度以及空三解算精度等因素的优化是实测高程测量精度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991年1~8月,煤田航测遥感局在巴西福塔雷萨以南地区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PDSFN航测工程(主要内容是利用1:3万比例尺航摄象片制作1:1万比例尺正射影象地图)完成了大地控制点与象片控制点的测量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某一独立测区面积14000km~2,只用了29个有效工作日就全部结束了大地控制点的野外观测工作,与常规测量相比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同时,这一工程是国际上公开招标的测绘项目,是我国测绘服务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福建省南平山区用超轻型飞机完成的测绘航摄任务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这项试验的现实意义;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机型和设备以及试验的成果;讨论了影响飞行质量的因素及其解决办法;肯定了采用超轻型飞机在山区进行测绘航摄的可能性;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这项试验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人机的滑坡地形快速重建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滑坡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化调查评价可以为滑坡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航摄系统以其机动灵活、响应迅速等特点,日益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可靠手段。以册亨平庆组滑坡为例,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滑坡的调查中,总结出一套基于轻型无人机航摄技术的边坡快速调查与定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多种软件建立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使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对滑坡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Global mapper、Pix4Dmapper、Rhinoceros等软件对无人机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特点;(2)以无人机航摄为核心的滑坡调查评价,能将传统地质的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为后续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数据支撑;(3)册亨平庆组滑坡是在降雨条件下由坡体自重应力作用引发的蠕滑-拉裂式滑坡,调查时滑坡已启动,地面裂缝有加速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傅长刚 《安徽地质》2009,19(3):231-233
对利用小比例尺数码航摄资料进行控制,获取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前期1:1000地形图资料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分析,提出满足了我们规划用图的需要。这种方法可为今后一些局部地区急需用图,测绘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型无人机航磁系统在多宝山矿区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动外形、电磁兼容、数据传输、信息处理、传感器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攻关,基于彩虹三国产长航时无人机平台,集成了一套新型固定翼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矿区开展了1∶1万大比例尺航磁测量试验,验证了全自主飞行、高精度测控、超低空地形跟随、全天候作业等关键性能,介绍了本次试验的结果及与有人机航磁系统的应用效果对比,标志我内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面积性高精度航磁测量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首套无人机平台的航放测量系统,简要介绍了无人机航放探测原理及校准、测量、数据处理等技术;通过在新疆克拉玛依和喀什等地区开展的应用示范工作,获取了内容丰富的无人机航放测量结果;结合地质、遥感资料以及岩石放射性参数、航放异常检查结果,对区域航放特征和局部航放异常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说明了该技术在基础地质调查、放射性矿产勘查和非放射性矿产调查中的有效性;最后对比有人机和无人机的航放测量效果并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东 《城市地质》2019,14(1):103-108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其调查技术方法和工作手段也趋于多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人机技术便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无人机市场已发展了将近30余年,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扩展到民用领域,因其方便性能和高实用性也必将成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无人机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影像成像、快速机动的响应能力、航摄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海市高精度特大比例尺航空摄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谯章明  冯平 《铀矿地质》1998,14(4):249-254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特大比例尺航空摄影的技术难点、国内现状和新型航摄系统的先进功能,论证了高精度航摄质量的可靠性。本试验的成功为我国低空航摄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摄影测量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地面分辨率高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无人机系统及工作流程,并介绍了无人机摄影测量在1:2 000地形图中的测试应用,得出该系统在1:2 000地形图测绘中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考古是利用遥感图像直接提取与古遗迹有关的遥感信息。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是以室内彩红外航片目视解译为主。选用1982年11月航摄的1:1.6万彩红外航片放大片作为遥感信息提取的基本信息源。这一航片是秋冬季航摄,地面植被稀少,古遗迹在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红 《安徽地质》2013,(3):220-223,230
无人机遥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快速获取方式,具有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特点,设计了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应用的技术流程,并以芜湖县湾沚镇为航摄区域进行实例验证分析。通过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空三加密、图像拼接和数据精度分析等数据预处理,套合比对2011年度的卫星影像数据和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航摄影像因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而成为实用的可视化产品和决策工具。通常需要将多幅航摄影像沿镶嵌线拼接才能覆盖研究区域,因此如何选取最优航摄影像镶嵌线具有研究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航摄影像镶嵌线选取方法。首先构造一种指数化互相关方法,高质量地表达航摄影像重叠对应区域的错位程度;其次优化Dijkstra算法,在重叠区找出错位差异最小的路径作为航摄影像镶嵌线;最后使用两组来自城市和城镇区域的航摄影像将本文方法与相关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获取的镶嵌线穿越更少的独立地物且用时更短。  相似文献   

17.
封面故事     
正集成了航磁和航放测量设备的国产彩虹3无人机。自主研发的首套无人机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系统运用高精度地形跟随飞控技术,突破无人机航空物探超低空飞行测量的技术瓶颈。在面积性无人机航空综合测量试验中获得了  相似文献   

18.
吴栋浩 《贵州地质》2022,39(3):300-304
传统的地形测绘过于依赖人力,测绘效果差,测绘准确度较低。研究工作基于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设计了一种新的工程地形测绘技术,首先基于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采集了工程地形测绘数据,其次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分析测绘精度,进而实现工程地形测绘。实际工程检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工程地形测绘技术的测绘数值较准确、测绘精度高,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地形测量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28日,贵州省关岭县发生大规模滑坡,2010年6月30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紧急派机飞往灾区进行航摄,获取了灾后第3天的高分辨率航摄图像数据,经正射处理后,进行解译提供灾区使用。该解译以QuickBird数据、航摄数据及1∶50 000数字地形、航摄立体像对生成的DEM分别作为滑坡前后的遥感数据源及地理控制数据源。采用数字滑坡技术估算了628关岭滑坡灾害的灾损,解译了滑坡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利用滑坡前后DEM计算了原斜坡滑走及堆积的滑坡方量,分析了628关岭滑坡成因及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于1990年10至12月采用海燕号轻型飞机与AφA-41型航摄仪匹配,在江西省东乡—礼陂、茅排和邹家山的三个测区完成了2千多km~2的彩红外航空摄影任务。航摄比例尺为1:20000;1:12000和1:8000,为该区铀(金)矿地质研究和矿区测图提供了大量航片和有关资料。近一年来,本航片通过解泽、野外验证,邹家山测区作了1:2000的航测控制测量,外业调绘和内业成图,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用户欢迎。核工业华东地质勘探局270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