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该工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湖水取水及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并与传统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多出19.79万元,但每年的运行费用可以节约15.2%,为4.35万元,简单投资回收期为4.55年,而且随着电费费率的提高,投资回收期会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2.
在热泵系统中应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利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冷凝废热免费制取生活热水,既可节能降耗,又可避免单独设置热源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结合某星级酒店工程实例对热泵热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与酒店建筑常规应用的一种冷热源方案,从节能、初投资以及全年运行费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分别用动态回收期、静态回收期做了分析,认为在酒店类建筑中应用热泵热回收机组,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是可行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佛山某商务中心综合楼空调系统的设计。为倡导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空调系统设计采用冷凝热回收技术、转轮热回收机组、板管蒸发式冷凝全热回收新风空调热泵机组、冷凝水回收等一系列节能措施,大大提高了系统能效比,降低了空调能耗,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湖体水温、热泵机组能效、冷排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热泵系统节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湖水源热泵在冬季供暖的适应性。研究表明,湖水源热泵供暖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实测热泵机组能效达到4.34~4.81,相对传统的风冷热泵、电锅炉、燃气锅炉系统而言,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率分别达到5%、68%和29.8%。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电子厂目前D1~D4栋宿舍楼的燃油锅炉热水系统年运行费用大。本案根据现有的空压机与冷水机组的运行情况,通过更换一台原有的YS螺杆机组为约克YEWS210-HP热泵机组以及空压机余热回收,与原有的热水锅炉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泵机组与余热回收改造可节约运行费用约为75.56万元,本次改造的初投资价格约为127.7万元,其投资回收期约为1.64年。  相似文献   

6.
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冰蓄冷技术和水源热泵技术单独应用时的局限性,真正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削峰填谷"的功效,通过对北京大红门服装城空调系统的设计,验证了冰蓄冷技术与水源热泵技术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大红门服装城空调系统的最佳配置为2台1 260 kW三工况水源热泵机组、水源井5口和1套冰蓄冷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初期投资有所增加,约56万元,但年运行费用较低,与常规市政热力取暖系统进行比较,每个供暖季可节约212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武广客运专线G1117次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TRNSYS软件对列车空调系统安装热回收装置节能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热回收装置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空调系统通过采用全热回收夏季的总节能量为1573.637kWh,节能率为34.6%;冬季全热回收总节能量为1152.780kWh,节能率为30%。安装热回收器的静态回收期为3.5年,因此,武广客运专线采用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风冷螺杆热泵全热回收机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泵全热回收空调机组系统原理进行了介绍;对风冷热回收机组试验结果作了分析,可供该类型机组设计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应用水源热泵机组的酒店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结合酒店生活热水使用规律和空调冷负荷的逐时变化规律,以某星级酒店为例,确定水源热泵热回收机组的容量和蓄热水箱的容积,并制定水源热泵冷凝热回收机组在不同空调负荷率下的运行策略。最后,分析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源热泵综合节能技术的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提高机组效率和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优点。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探讨了在应用水源热泵技术的同时,将集中供冷供热技术、二次泵技术、变流量技术等其他多项节能技术综合应用,不但能更有效地发挥水源热泵技术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对常规空调系统形式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该工程水源热泵技术与其他节能技术综合应用可减少全年运行能耗约46%。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效度-传热单元数(ε-NTU)法,建立了中温热管换热器的离散型数学模型。研究了中温热管换热器冷侧和热侧的传热特性。建立了单根热管的传热模型来修正计算热管热阻时所产生的温度误差,分析了单根热管的传热过程对整个换热器换热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安全衔接热管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每排热管和强化中温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中温热管换热器的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若兰  丁杰  霍正齐 《制冷》2013,(3):76-81
本文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节能元件-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技术,指出传热技术发展新途径。简述典型强化换热管的构造、性能,分析换热管强化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13.
Zuev  P. I. 《Measurement Techniques》2003,46(2):198-204
Commercial heat energy metering is considered, particularly the details of Russian water-based heat supply systems, with emphasis on minimizing the metering costs.  相似文献   

14.
隔热室体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非稳态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青  王珂 《计量学报》1997,18(1):38-41
本文依据传热的基本原理,建立分析隔温室体传热系数的热系数的非稳态(长温、降温)理论,利用数学处理,提出了准确实用的试验测量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新风除湿系统通过置换室内空气和控制室内湿度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但家用整体式新风除湿热泵受限于安装空间,存在除湿能效低、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换热器构型的热泵热回收型新风除湿系统,既能全面回收内外部冷能,提升除湿能力和能效;又能通过空气流路和制冷剂流路的转换产生多种运行模式,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新风除湿需求。系统仿真和样机的实测结果表明,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除湿能效SMER高达3.27 kg/(kW·h),相比三换热器系统提升35.2%,相比二换热器系统提升59.6%。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热平衡失调现象,提供系统类型和系统实际使用情况下冷热平衡的分析方法,验证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土壤源热泵系统常年稳定、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木质热处理库热分布测试的必要性及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通过对库内温度做热分布测试来作为木心温度安放位置的依据;将传感器经航空插与电缆线相连接来克服传感器引线不够长带来的问题;采用无线测温装置来实现实时温度传送与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