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魟科家族     
《钓鱼》2007,(12)
古氏魟Dasyatis kuhlii魟科,体盘宽45公分。分布于日本沿海、特别是在南部浅海的海底处。体盘背面为淡褐色,散布有淡绿色斑点。眼隔区域有两条深褐色横纹。体盘为菱形,吻不突出,体盘的前缘呈略微圆弧形。成鱼的体盘背面沿正中线排列有小的棘刺。  相似文献   

2.
鳐科家族     
袁军 《钓鱼》2007,(5X):48-49
1斯氏深海鳐bathyraja smirnovi 鳐科,长1米1。分布于白令海西部到隐支岛一带日本海水域,水深100~1000米的水中。从项部开始生有肥大棘刺,在躯干部中断后一直延续到尾部的第一背鳍。在肩部也有1~2对肥大的棘刺。体盘的前缘处和眼的内侧长有赘疣状鳞片。背面为深茶褐色,体盘中央常见有一对小的白色斑点。图片为北海道额霍茨克海域出产的斯氏深海鳐。  相似文献   

3.
海上风雷     
《钓鱼》2006,(24):48-48
地方名:黄盖、沙板、小嘴、田鸡鱼、扁鱼、冷水板、小高眼、沙盖。 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1200—400克。头小,口小,两侧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均长在头右侧。有眼一侧为背面,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的斑点:  相似文献   

4.
李志国 《钓鱼》2004,(10):47-47
褐鲳鲉(鲉科)又名老虎鱼。头部背面有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根.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  相似文献   

5.
褐菖鲉(鲉科),又名老虎鱼。头部背面具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根;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  相似文献   

6.
戎畋松 《收藏》2006,(10):107-108
战国时期赵铸币。是品“西刀”(图1),有人称之为“西化”“西人”,为小型尖首刀,通长12.3厘米,重4.6克。其形制瘦小,刀首倾斜角度甚大,近陡坡状;刀刃正面有两条细竖筋,背面只有一条,刀环呈椭圆形,出土时已破损。  相似文献   

7.
鲙鱼,学名llisha elongata,也叫作鳓鱼、曹白鱼、白力 鱼、白鳞鱼、快鱼、力鱼、鲞鱼、罟扁、网扁、鳞子鱼、白林鱼、火络鱼、白鲞。隶属鲱形目、鲱科。体极侧扁,头部背面通常有2条低的隆起脊,一般体长约40厘米,重500克左右。眼间隔狭窄。口向上,近垂直,两颌、腭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腹部具有锯齿状棱鳞。背鳍短,起点距吻端与尾鳍基部约相等。臀鳍长,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三倍。腹鳍短小,前于背鳍。尾鳍深叉形。体侧银白色,背面黄绿色,背鳍和尾鳍淡黄色。 这种鱼游泳迅速,为近海洄游性…  相似文献   

8.
长枪兵 《垂钓》2006,6(6):29-29
自从拉饵技术诞生以来,拉饵盘也随之成为竞技垂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早期的拉饵盘大多是选手自己动手制作的,粗糙、笨重。有的就是有机玻璃背面加上大陀的磁铁。如今的拉饵盘商业化程度很高,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笔者总感觉,如今在市面流行的拉饵盘有一个通病:注重商品外在美观,忽视了拉饵盘内在技术要求。小小的拉饵盘,生意大市场,那是生意人的生意经。我们垂钓者需要的是更符合技术要求、更能充分发挥技术特点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沈飞 《收藏》2010,(4):140-141
新疆最早开铸机制铜元“光绪元宝”(图1)的铸造时间约为1907年,由迪化城外水磨沟机器局内设的银元局试铸。铜元的正、背面均无维文。正面珠圈中为汉文“光绪元宝”,中心有一朵六瓣花饰,圈外上方有汉文“新省”,左右两侧各有一朵五瓣花饰,下半部有汉字“市银一分五厘”。背面为龙纹,龙身盘空向下,底部有海水。  相似文献   

10.
刘庆海 《收藏》2006,(3):123-123
最近从一朋友处发现一种农场粮票,为牛皮纸印制,但比较薄,有“伍拾公分”和“三百公分”两种数量。该粮票长8.5厘米,宽5厘米;有维汉两种文字。粮票正面有“国营博孜达克农场职工供应粮票”“仅限本场,对外无效”及大小写数量等文字;时间为“1960.3.1”:钤“国营博孜达克农场供销股”公章,背面无文字。另有一枚背面盖有椭圆章,章内文字为“奖励粮票0.500k”,即0.5公斤,左右有两枚对称的五角星,下为日期“1962.3”;该椭圆章右边有两枚方形私章。  相似文献   

11.
徐国展 《收藏》2009,(9):150-150
民国21年(1932年)孙像帆船三鸟银币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头像,背面有面值、双桅帆船、三只飞鸟、旭日等图案,俗称“三鸟币”。华光普《中国银币目录》述要:“上海中央造币厂铸,拟定之中华民国国币。嗣因背面有三鸟落日图案,时值中日关系紧张,有人附会图案隐含日本空军侵略中国的不祥之兆,认为不宜,乃即停铸封存(不久即作回收销毁处理),市场流出,为数无多。”对此,藏界将其归入“珍稀”类银币。  相似文献   

12.
笔者早年从闽北邵武农村大户人家的大厅供台上,收来一对粉彩双耳瓷瓶(见图),两瓶左右成对,可惜一只口沿缺损。瓶高22.5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6.5厘米,撇口,缩颈,长圆鼓腹,颈部塑丽只出戟耳。瓶体上粉彩描绘有"仕女读书,仆人携琴"形象的"仕女图"。瓶背面墨书题有"玉人如名月,美女书清平,刘和义作"的"避讳诗"句和署名。瓶底圈足内满釉,红彩楷书书竖两列"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双戟耳上描银装饰。  相似文献   

13.
四、八卦风火轮各式动作图解(一)预备式双手持轮,手心向内,下垂于两大腿外侧,面南背北,自然站立。气沉丹田,周身骨节放松,下颌微收,舌抵上颚,目平视远前方,要有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天人合一之气势(图5—1)。  相似文献   

14.
吕宝光 《中国钓鱼》2006,(10):43-43
临近地中海的阿尔及利亚渔村的姑娘,几乎每人都有一面用以梳妆打扮的镜子。这种镜子有一个花纹精细的弯柄,背面有一组图案,镜面晶莹闪光,能清晰地映出人的脸影。但这并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而是一条硬邦邦的鱼干。弯柄是鱼尾,背面图案是鱼鳞,而闪闪发光的镜面则是鱼肚。因此,当地人称这种鱼为镜子鱼。镜子鱼的肉非常鲜嫩,不过,鲜鱼你是吃不到的,因为当把鲜鱼放在锅里煮时,它立即化成了鱼汤。只有腌成咸鱼才能使鱼肉凝固。  相似文献   

15.
正1981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18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见图)。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10组倒三角形纹,盘腹主题纹饰为浮雕的四条回首蟠龙在波涛中腾出。整体造型挺拔秀  相似文献   

16.
这种结构呈双坠双钩形式(见附图),双坠一沉一悬。悬坠为普通铅皮座,沉底坠是一只开有线槽的圆球形铅坠(亦称夹铅,其质量约为2~3克,稍大些亦可),圆坠线槽中嵌有一只型号最小的8字环,称为坠环。两条脑线交叉在坠环中穿过,并在坠环下方各有一枚太空豆。脑线上端各有一线环(线环周长约为4厘米)与转环别针相连。两条脑线基本对称,每条长度不小于12厘米。  相似文献   

17.
赤鲈鱼,地方名五道黑、河鲈。在欧、亚北部水域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湖泊中,在我国原栖于额尔齐斯河及乌伦古河水系,1968年移入博斯腾湖及乌鲁木齐附近水域,现已扩散到整个塔里木河水系。赤鲈体稍扁,背高肉厚尾柄细长,头小,吻钝。体有栉鳞,体为棕褐色,背部色较深,腹部灰白,腹鳍橙红,其他各鳍淡黄色或金黄色,体侧有5—7条较宽的不规则黑色竖纹,俗称“五道黑”。  相似文献   

18.
昆明吕文俊问:青鱼和草鱼如 何区别?草鱼破肚后怎样区别是雄鱼还是雌鱼? 青鱼:体长形,近圆筒状,尾部稍侧扁,头稍侧扁,背面宽,顶部较平,头长为眼间距(两眼背缘之间的最小直线距离)的2.0~2.6倍,眼间距为眼径(眼前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的2倍余,吻长(由吻端到眼前缘的水平距离)略大于眼径,唇较薄,背鳍条7~8根,腹鳍起点在背鳍第2鳍条的下方,体呈青灰色,背部较深,鳍均呈黑色。 草鱼:体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头长为眼间距的1.7~1.9倍,眼间距为眼径的3倍余,吻长大于眼径,唇稍厚,背鳍条7…  相似文献   

19.
笔者收集的猴年贺年(有奖)明信片中,有3张背面图案套色移位,形成图案重叠,这3张明信片出自嗍,编号末尾4位数都是"2223"。"86222"的背面图案是剪纸《双鹤图》,套色横向移位3毫米,双鹤变成四只鹤,左上角的祥云变成两圈,邮政娃娃也变成双人了。"302223"的背面图案为剪纸《牧牛图》,"222223"的背面图案是剪纸《金鱼图》,套色移位情形同前,由此推断,它们源于同一印刷全张。  相似文献   

20.
宋磊 《航空模型》2010,(7):46-48
为安装电机和前起落架支座(图154),4号框需进一步加强。其背面通过榫头与隔框本体相连的三横两竖加强条(图155)能有效提高隔框承受弯曲的刚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