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红 《安徽消防》1994,(6):30-31
今天,我一下子接到两个人的邀请,祖强的消防中趴举办联欢舞会,他是中队长,挂了3次电话来请我去。家隆在皇妹歌厅订了个包厢,也挂了3次电话,他是一家私营企业主,家产已达200万元。  相似文献   

2.
妙计     
我是个爱整洁的人,但我的丈夫却总是不注意整洁,他的书桌经常很凌乱。多年来,我一直不停地为我的丈夫收拾他那乱七八糟的书桌,这让我很苦恼,你能给我一些和不爱整洁的人一起生活的建议吗?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在美国,一位好心的华裔司机一路给我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当了解到我来自中国时,他笑了笑说:“如果老外问及你的国籍,就说你是亚洲人。”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对方一定要了解你的国籍,你就说是日本人或者是韩国人。”终于,他发现了我的不快,赶紧跟我解释:“老美比较认同亚洲的日本人和韩国人……”  相似文献   

4.
原味性情     
《家饰》2009,(5):14-14
谭精忠是一个很细腻的设计家,他并不青涩却会被一部励志电视剧感动.常常在一件艺术品前只剩下感性。他是一个极其认真而好玩的人,一次活动上安排他炫技用苹果雕花,陪伴娴熟而飞快的雕刻刀的,是他不受控制颤抖的手和满头大汗。同时,他又是个闷闷的调皮的朋友,熟悉了之后,他也会不露声色地调侃下李益中的独特语调.逗得一桌人大笑。所以.他在我眼中,是一个蛮特别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李如生 《风景园林》2014,(3):138-139
我是孟兆祯先生的学生,这是我一生的荣耀。早在1980年我进入北京林业大学读书时,就领略了孟先生的学术风采和才华,得到了他的学术营养,并得益于他的为人、作风和教诲,这些培养和教育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     
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的加拿大落基山脉地区。虽然故事已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有趣的是,故事的主人公高兰德先生对森林火灾危害的洞察力与现在惊人的相似。我们看完故事后是否能有些许感悟? (接上期) “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将赶赴火灾现场,”我告诉他“你就当你所说的北欧人组的组长吧。” “这很适合我,”他回答说,“我也习惯于这样。但是你得吃点儿什么了,老板。”然后他大声喊着,“那边,中国人,给老板拿点儿吃的东西来。” 他把我领到我的帐篷里,我的帐篷和其他的有些不同,还有两个大的帐篷是用来给各组人准备…  相似文献   

7.
一张肖像画     
《Planning》2022,(5)
<正>新学期一进班,我就发现一个穿连帽衫的学生,他用帽子兜住头,趴在课桌上,把脑袋深深埋在两肘间。我走过去,轻轻拍拍他说:“同学,在教室里,请将帽子去掉吧。”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冷冷的眼神简直像刀子一样扎过来。我离开了,没再理会他那没有摘下来的帽子。他叫小智,同学们反映他画画极好,但不爱与人交流,一进宿舍就爬上自己的铺位,要么画画,要么蒙头睡觉。虽然大家对他充满了好奇,但没有人有勇气和他交朋友。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承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需要确定一下,这个小智需不需要我的帮助?于是,我将小智请到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警报,解除了     
消防队有个中队长叫王辉,找了个对象叫王芳。去年春里他们结了婚。婚假还没结束,王辉就上班了,说是工作忙。王芳心里不乐意,嘴上也不好说什么。咱不能拖人家的后腿。准成想他越来越不象话,几天几夜不回家,整天说没空。恋爱时他也常迟到,也是解释“离不开”。都怪自己看走了眼,被他勤劳能干的外表迷惑,唉,如今找了个“不回家的人”。王芳越想越来气:你不仁,我也不义。今天正好是个休息日,约了几个要好姐妹“惯”顿去。今天人还真不少,饭馆里坐无虚席,扶老携幼,呼妻唤子,好不热闹。王芳心里却涩涩的:他从没陪我出来吃过饭。…  相似文献   

9.
采访张文龙已很久了,但我却迟迟没有动笔。 不为别的,仅仅因为他是我所认识熟悉的人──我的一位上级领导。让一位下属写自己的领导总是会有颇多顾虑的。我想。 然而当最初的想法渐渐归于平淡时, 我重新审慎地面对他的作品、他的访谈记录之时, 我发现我所认识熟悉的他的 上海市消防局防火部副部长的这一行政身份正在悄然隐去, 越来越多凸现出来的是一个行动者── 一个在消防宣传上辛勤耕耘放声高歌的行动者。  相似文献   

10.
瑞兴 《建筑工人》2004,(2):44-45
(上接2004年第1期第38页)难以承受的父爱9月22日星期日天气多云上午在宿舍正静心读书学习,电话铃响了,是同学毛亭打来的。我问他人在哪里,他说就在本市,是刚出差来的,住国际大酒店,叫我去玩。毛亭和我是同一个县的,又是我大学的同窗挚友,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我俩在课堂上是同桌,在宿舍里是同一床的上下铺,年龄又相同,只是他比我晚3个月出生,自认是我的小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大家都戏称他“小绵羊”,他也不生气。每当有人欺负他,我这个大哥就立刻挺身而出,给他解围。他家经济条件好,父亲是县里的局级干部,是个很有办法的人,所以他虽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Z2)
<正>1庄子说起过两个人,一个叫列子列御寇,一个叫宋荣子。他说列子能乘风而行,在空中飞行十五天才回家。而宋荣子,当天下的人都夸他的时候,他并不扬扬得意;当天下的人都批评他的时候,他也不感到沮丧。他已经看清了我是我你是你,也认定了荣誉和耻辱都不能扰动自己的心。庄子的原话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相似文献   

12.
艺术和艺术设计是一对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发展的门类,同属于艺术创造活动,它们最根本的都是满足人对美的需求。有人这样理解:“艺术是我,设计是他。”其意思强调了“艺术”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个性意识的意义。而“设计”的技术性、工业性、协作性更体现了“他”者的意义和产业的意义。不管是“我”还是“他”,不是两样个体,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建材与装饰》2007,(3S):82-84
有个故事讲,在酒足饭饱后,国王问大臣:你们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大臣回答:“世界上说话最难。”大臣没有说出来的隐含意思是:说话最难,尤其是和国王说话最难。在一次培训中,我也问在场的学员:“你们认为自己很会说话的,请举手。”35个培训学员中只有2—3个人举了手,还是犹犹豫豫的。是呀,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容易,但是要把话说到位,非常困难。有的管理者讲:我招聘人的时候,看他能力的高低,就看他说话水平的高低。说话多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近60岁,在金隅工作了几十年的男人。他说起金隅如数家珍,充满激情,字里行间都是爱,他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此前,我和段总有过一些简单接触,感觉他是个坦诚直率的人,个头儿不高,人瘦瘦的,脑门长满皱纹,精神头儿很大,头脑也非常清楚,听  相似文献   

15.
为期四天的评审会已在昨天顺利完结。早上,评委和设计机构的人员陆续离开汕头。按约定时间,我提着行李出了大堂,小杨接过行李往车后放去。这是一部七座的别克商务车,上面已坐了一个人,我定睛一看,竟然是保罗·安德鲁先生。“你们俩同一班机,就你们两个”,小杨一边放行李一边对我说。“您好!我们又见面了!”我赶紧跟安德鲁先生打招呼。他对我笑了笑,十分亲切。前天的问答会上第一次见面,便已感受到他很有亲和力。昨天晚宴后与他握手话别时,他的笑容也是那样的和蔼。我的机票是昨天下午改的,没想到竟然因此跟老先生同一班机,真是缘份!这可真是天赐的请教良机。  相似文献   

16.
花样人生     
我的外公是个木匠。他的手很巧,会自己搞些小创作。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的一天,外公来接我放学,他告诉我说,他在家里装了个自动的门。我满怀着期待回到家里,发现原来外公在门后装了一个弹簧,以后忘记关门也没关系了。这启发了我对设计的欲望,由此开始了我的设计人生。  相似文献   

17.
水月 《建造师》2004,(12S):18-19
我们结婚的时候,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盛行的时代。说来好笑,那时的我懵懵懂懂像个孩子,只觉得结婚无非就是两个人住到一起了,从没想过还要添置什么家具,更不用说家用电器了,一切都是老公操办的。因为我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对他的依赖,只知道有他在,我什么都不用想,结婚几年以后,同事半真半假的跟我开玩笑:玲儿,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我是在网上找到崔博士的。他在美国自己做了一个很吸引人的网页看了之后我还以为他是个在美国做实验性建筑的韩国人。前年我到了美国只给他通了电话回国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崔居然成了深圳大学的外籍教师!我纳闷,这人除了有想象力之外,还有一股子钻劲。后来,他又到98北京的UIA大会上去发言,我亲眼见他身着一套大红西装,满会场上下蹿。同时在会期还推销了自己的一本新书。说来也让人佩服我不知他的勇气与钻劲从何而来,这个恐怕就是美国佬与我们之不同所在吧。说崔象中国人,他却安了一颗美国心,说他是美国人吧,他长一幅中国脸,…  相似文献   

19.
我叫周观梅,今年26岁,家住冉固北街,90年冬与张长路结婚,94年12月24日午长路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身受重伤,党和人民给了他这么大的荣誉,我心里也很激动。我和长路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我看重他的为人,他的正直、诚实和助人为乐。说家在的.我与任路结婚这几年,酸甜苦辣都尝过。刚结婚时,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我也多次为长路整天不着家埋怨过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加看清了长路的人品,对他的工作,我也是由埋怨变为理解,由反对变为支持。我知道,他爱我,爱这个家,但更爱他的工作。记得刚结婚那年冬天,快过春节了.他仍然白…  相似文献   

20.
在寥若晨星的消防摄影群 体中,姚勇算得上是一个 矢志不渝的追索者。我是先通过他的作品认识他的人;再通过他的人认识他的作品。这些年我和姚勇的谋面只不过匆匆几回,但他的作品却时不时在我眼前浮晃出现。依我所见,在消防摄影创作中蔚有成就的顶尖梯队里,姚勇可以算得上是占据了前几位的座次。 创作的成就依附于创作的实力。创作的实力是通过探索和积淀而成的。但是,我们切不可忘记,当一个创造者在探求摄影艺术的奥秘的时候,作者的主观追求和美学思辨往往对奠定个人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姚勇的风格不像其他消防摄影家那样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