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龋充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由于不采用传统的预防性扩展,只去除少量的龋坏组织后即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龋洞,而未患龋的窝沟使用封闭剂保护.目的:通过应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窝沟可疑龋、初龋磨除后进行预防性充填,观察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探索预防性充填治疗早期窝沟龋的新方法.方法:对196例6~25岁患者磨牙的牙合面窝沟龋在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后,采用E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技术,用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整个牙面进行预防性充填术,并采用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用同一公司生产的ClinproTM可见光固化变色窝沟封闭剂充填作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随治4年后发现该方法涂膜保留率高,能有效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2年时的涂膜保留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第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P < 0.05).龋病发生率在1,2年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充填是一种有效阻止窝沟早期龋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由于不采用传统的预防性扩展,只去除少量的龋坏组织后即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龋洞,而未患龋的窝沟使用封闭剂保护。目的:通过应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窝沟可疑龋、初龋磨除后进行预防性充填,观察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探索预防性充填治疗早期窝沟龋的新方法。方法:对196例6~25岁患者磨牙的面窝沟龋在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后,采用E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技术,用Filtek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整个牙面进行预防性充填术,并采用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用同一公司生产的ClinproTM可见光固化变色窝沟封闭剂充填作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随治4年后发现该方法涂膜保留率高,能有效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2年时的涂膜保留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第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龋病发生率在1,2年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FiltekZ350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充填是一种有效阻止窝沟早期龋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扩隙磁铁协助治疗邻面龋的原理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5例(135颗牙)的邻面龋坏,运用传统备洞方法从舌侧或颌面正常牙体处备洞充填,加用成形片给予邻面成形;对40例(48颗牙)的邻面龋坏,采用扩隙磁铁扩展间隙后再备洞充填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2年后牙龈炎和继发龋的发生率,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隙磁铁协助治疗邻面龋的方法,不用去除正常牙体组织,便于充填和抛光,从而降低了继发龋和牙龈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秋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99-7900
目的 观察比较光固化流体树脂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对儿童龋齿的预防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6~10岁患儿80名为对象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使用光固化流体树脂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充填封闭儿童第一恒磨牙(包括无龋牙和早龋牙)并随访观察2 a.结果 光固化流体树脂窝沟封闭的完整保存率在术后1、2a均高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后,术后1、2 a检查患龋率,两种方法预防龋齿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封闭剂均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儿童龋病,光固化流体树脂好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方法玻璃离子作为封闭剂耐磨性能差,抗折强度低,位于合面的封闭剂很容易脱落,很难取代树脂封闭剂.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封闭剂和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幼儿乳牙的效果.方法:按同人半口随机比较的方法,对89名3岁幼儿的左或右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行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对侧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进行树脂封闭.结果与结论:窝沟封闭后6,18个月玻璃离子组封闭物脱落率均低于树脂材料组(P < 0.05).玻璃离子材料最易脱落的牙位是下颌第二乳磨牙;树脂材料最易脱落的牙位是上颌第二乳磨牙.封闭后6个月,玻璃离子组封闭的乳牙患龋率低于树脂材料组,18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幼儿乳牙的脱落率低,操作简单,防龋效果肯定,且成本低,在经济学上可行性优于树脂封闭.  相似文献   

6.
背景:传统的细小窝沟龋修复需要按Ⅰ类洞形进行预备,对牙体组织破坏较多.目的:评价流动纳米树脂微创修复细小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30 岁磨牙有窝沟龋且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患者167 例,在一侧磨牙牙合面窝沟龋去除龋坏牙体组织后,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 全酸蚀黏结技术,用Filtek TM Z350 流动纳米树脂充填整个微创窝洞作为实验组,对侧同名牙或邻牙窝沟龋用同一公司生产的Filtek TM Z350 纳米树脂充填作对照.结果与结论:随访2 年后发现实验组Z350 流动纳米树脂填充体保留率高,边缘完整性好,边缘着色率低,树脂保留率、边缘完整性及边缘着色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Filtek TM Z350 流动纳米树脂微创窝沟充填可有效修复细小窝沟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窝沟封闭剂广泛用于预防磨牙的(牙合)面龋,临床疗效显著。但磨牙(牙合)面龋被列为窝沟封闭术的禁忌证之一。我们在去除磨牙(牙合)面窝沟内龋坏组织后用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行预防性树脂充填封闭龋损部位及窝沟,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任意选择6~18岁同名恒磨牙或相邻恒磨牙均已发生窝沟龋的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共420个牙位。其中男71例,女89例;平均年龄13.2岁。每个患牙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牙合)面窝沟较深并变成黑色;②探针检查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③无主观症状及刺激症状;④无釉质发育不全,无氟牙症及四环素牙。  相似文献   

8.
背景:乳牙早期邻面龋因解剖位置的原因菌斑不易去除,常规再矿化治疗疗效不佳。目的:观察无创渗透树脂技术治疗乳牙早期邻面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乳牙邻面早期龋的患牙120颗,随机分为渗透树脂组和流动树脂组,每组60颗,分别应用渗透树脂和流动树脂进行治疗,治疗后1年随访,对患者邻面龋的牙体形态、去除釉质脱矿造成的白垩色斑和色泽稳定性、继发龋和治疗成功率方面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充填治疗后1年的疗效检查结果中发现,渗透树脂组邻面龋的牙体形态、去除釉质脱矿造成的白垩色斑以及色泽稳定性、继发龋方面均好于流动树脂组。渗透树脂组的治疗成功率96.7%远高于流动树脂组的7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创渗透树脂材料是目前阻断龋病发展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方法玻璃离子作为封闭剂耐磨性能差,抗折强度低,位于合面的封闭剂很容易脱落,很难取代树脂封闭剂。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封闭剂和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幼儿乳牙的效果。方法:按同人半口随机比较的方法,对89名3岁幼儿的左或右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行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对侧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进行树脂封闭。结果与结论:窝沟封闭后6,18个月玻璃离子组封闭物脱落率均低于树脂材料组(P〈0.05)。玻璃离子材料最易脱落的牙位是下颌第二乳磨牙;树脂材料最易脱落的牙位是上颌第二乳磨牙。封闭后6个月,玻璃离子组封闭的乳牙患龋率低于树脂材料组,18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幼儿乳牙的脱落率低,操作简单,防龋效果肯定,且成本低,在经济学上可行性优于树脂封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RT技术封闭磨牙窝沟的效果及其可接受性,探索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开展防治龋病的方法。方法采用日本松风FX-Ⅱ型玻璃离子材料完成126颗磨牙的窝沟充填和窝沟封闭,观察ART充填体封闭窝沟的保存情况。结果对126颗六龄齿进行ART充填封闭窝沟,1年后复查,成功率达86.6%。结论由于玻璃离子与牙釉质发生化学粘合,并向牙釉质释放氟,在很多可能发生龋坏的深窝沟点隙内保留,从而阻止龋病的发展。ART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适合我市儿童和农村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市姑苏区7~9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窝沟封闭,以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苏州市姑苏区6所小学3 741例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患龋人数、龋均、窝沟封闭人数、龋失补牙数,比较不同区域、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3 741例学生中,第一颗恒磨牙萌出人数3 724例(99.55%),患龋646例(17.27%),龋均0.32,窝沟封闭人数1 891例(50.55%)。郊区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中心区,女生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4例患龋学生中,龋失补牙1 344颗,其中第一恒磨牙1 075颗(80.03%),缺失78颗(5.79%),充填191颗(14.18%)。郊区学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中心区、城乡结合部,女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牙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患龋牙数发生率较高,且与区域、性别、年龄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王萍  肖峰  袁佳  张君玲 《新医学》2013,(11):761-763
目的:观察加强型流动聚合体治疗乳牙中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需行充填修改治疗的乳牙邻面中龋194例患儿,随机分成玻璃离子水门汀( GIC)组99例206颗患牙,以及Beauti-fil Flow Plus加强型流动聚合体( BF)组95例213颗患牙,分别应用GIC和BF行充填修复治疗,比较治疗后1年两组患牙的充填疗效。结果 GIC组成功率92.2%, BF 组成功率97.5%,两组充填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F组充填物脱落(1.4%)和继发龋(0.9%)的发生率明显少于GIC组(4.4%,3.4%)。结论加强型流动聚合体充填乳牙中龋成功率较高,充填物脱落和继发龋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孙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89-6089
目的 比较流动树脂+复合树脂充填与单纯复合树脂充填分别治疗年轻恒磨牙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6颗患窝沟龋的年轻恒磨牙,常规去龋备洞后,随机分组,实验组78颗患牙采用流动树脂+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78颗患牙采用单纯复合树脂充填,术后随访2 a,观察有无脱落、微渗漏及继发龋.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93.6%,对照组成功率74.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树脂+复合树脂修复年轻恒磨牙窝沟龋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豆瓣成型片在前牙邻面龋充填成形的临床应用意义及效果评价.方法 30例前牙邻面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共60颗患牙,试验组采用豆瓣成型片进行邻面龋坏修复,对照组采用聚酯塑料薄片进行修复.修复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比两组患牙邻接关系、牙线通过阻力、食物嵌塞、继发龋发生率和牙龈指数.结果 充填后1个月、6个月和...  相似文献   

15.
后牙Ⅱ类龋洞全瓷嵌体修复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汀  黄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11-1313
目的:临床评价3MZ250后牙光固化树脂充填和IPS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85例对为正常牙,同时患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邻龋损的病例,共170颗患牙。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采用3MZ250充填修复,治疗组采用IPS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两组各治疗85颗患牙。临床追踪观察1年,评定其疗效。结果:65例患者保持随访,随访率为76.5%。对照组4颗充填体部分脱落,成功率为93.8%;治疗组1颗瓷嵌体脱落,成功率为98.5%。经χ2检验,P>0.05,成功率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PS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45-846
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南海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乳牙龋病患者88例,根据其就诊的时间顺序,2013年6~12月就诊的分为观察组,2014年1~6月就诊的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只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并且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实验进行的时间为12w。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乳牙龋病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1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2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90%,81.7%,对照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6.9%,78.5%,观察组防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在治疗乳牙龋病预防中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5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龋病防治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河南省5个地市660名5岁儿童进行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并与2001年河南省5岁儿童患龋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48%,龋均为2.58。城市儿童患龋率为55.81%,龋均为2.42;农村儿童患龋率为62.50%,龋均为2.83。男女患龋率分别为60.37%和56.63%,龋均分别为2.70和2.47。在龋失补构成比中,龋坏牙数为1638颗(96.07%),因龋失牙1颗(0.06%)。因龋充填66颗(3.87%),其中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充填率分别为6.47%和0.54%,男女充填率分别为3.95%和3.79%。与2001年河南省5岁儿童患龋状况比较,患龋率和龋均略有升高,龋坏牙和因龋失牙的比例降低,而充填率升高。结论:我省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45-5446
选取我院行六龄牙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100例(300颗牙)作为观察组及同期未行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80例(238颗)作为对照组,均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患龋率及观察组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12、18个月患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封闭剂6、12、18个月保留率分别为99.7%、98.6%、97.1%。Helioseal+F窝沟封闭剂应用于六龄牙能显著降低儿童患龋率,封闭剂保留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技术),即用简单的手用器械及专用的玻璃子作为充填材料充填5~7岁患儿的185颗龋坏乳牙,成功率高,继发龋低,操作简便,患者配合好,现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本组107例,男64例,女43例,共计185颗龋坏乳牙。ART技术的适应症是:患者存在1个或多个龋洞(单面洞及复面洞均可),龋洞开口大于1mm,能让最小的挖匙进入,龋坏未影响到牙髓。二、器械及材料ART技术特别器械:牙用手斧:用来扩展龋洞的入口,除去龋坏的釉质;大/中/小挖匙,直径约1mm、1.5mm、2mm。成形片等。德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修复牙楔状缺损较好的材料。方法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状缺损患牙,分别应用复合体Dyract和流动树脂Florestore充填,共计120例,342颗患牙。随访观察1~2年。结果Dyract组和Florestore组修复体脱落率分别为3.75%、1.84%,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继发龋、边缘着色等方面,二者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合体Dyract与流动树脂Florestore均为修复楔状缺损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