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ICU内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运用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建立人工气道≥48 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呼吸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不良、VAP、胃肠胀气、损伤压迫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干预前APACH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任丽丽  高珍珍 《妇幼护理》2022,2(21):5032-5034
目的 探究在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49 例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 例)给予常规护 理,观察组(25 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用时、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和 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 ICU 停留、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使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加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学指标、凝血指标、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疾病预后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ABP、HR、R、p(CO_2)、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p(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ICU时间、医疗费用与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血、呼吸道阻塞、脱管与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预后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RRT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CRRT治疗能缓解病情,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集束化干预对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焦虑情绪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2例ICU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意外脱管发生率、满意度、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感染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感染率、病情恢复情况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的疗效高于对照组,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促进病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促进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苏醒和预防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ICU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Karnofsky预后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转出ICU时,观察组的Karnofsky预后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解决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问题,减少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尹新梅 《当代护士》2017,(11):41-4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12月本院骨科共收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切口感染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及治疗前后运动状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强化消化道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实施术前准备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8月75例行急诊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81例行急诊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干预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实施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救治费用及转运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实施术前准备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时间,降低医疗负担,减少意外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结合震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传统叩背排痰法,试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和震动排痰法。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以及排痰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排痰效果高于对照组(P 0. 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结合震动排痰的手段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有利于排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后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予常规护理及干扰组42例予系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感染情况、护患纠纷、意外事件。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评分(GCS)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意外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5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消化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加强消化道护理干预将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ICU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置入时间、ICU住院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hs-CRP)浓度、降钙素原(PCT)浓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置管后1周WBC、hs-CRP、PCT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本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相关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出院时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计算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0例患者预防ICU综合征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将本院另外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ICU综合征、谵妄、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谵妄值、焦虑值、抑郁值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被接纳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60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8.33%)(χ~2=6.732,P=0.010);护理后,观察组的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28.800,P=0.000)。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减少患者的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ICU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