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由于蛋白质的缺乏,人类开始了从矿物中寻求蛋白质的研究。在我国,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开发,石油工业的蓬勃兴起,以及人口的增长速度和粮食增产的不协调,发展石油蛋白,用来生产和补充食用蛋白的不足,则显得更为迫切。本工作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利用我国自己的石油和Y-17菌种生产出的正烷烃酵母,作为家畜、家禽等的饲料  相似文献   

2.
王玉元  张玉香 《遗传》1982,4(5):31-34
近二十年来,由于蛋白质的缺乏,人类开始 了从矿物中寻求蛋白质的研究[3,4,9]在我国,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开发,石油工业的蓬勃兴 起,以及人口的增长速度和粮食增产的不协调, 发展石油蛋白,用来生产和补充食用蛋白的不 足,则显得更为迫切。本工作是在国家有关部 门的组织下,利用我国自己的石油和Y-17菌种 生产出的正烷烃酵母,作为家畜、家禽等的饲料应用,其安全性和在遗传效应方面有无影响,进 行了直观的和实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言蛋白质危机是世界四大危机之一,随着蛋白质生产与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蛋白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活跃,人们急于寻求新的途径来开辟食用蛋白资源。在我国,突出问题是动物蛋白远远不足,这就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以植物蛋白换取动物蛋白。因此开发利用饲料蛋白资源无疑具有十分紧迫的意义。近年来,田菁胶在石油开采和矿山爆破等工业中广泛应用,其下脚料亦随之大量增加。据朱荣誉等人(1987)分析,田菁胶下脚料粗蛋白含量约在30~50%之间,氨蒸酸组份与大  相似文献   

4.
动物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是生命的构成物质,蛋白资源不足是当今世界存在的四大危机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2/3的人缺乏蛋白质。我国蛋白质消耗水平更低,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并略低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在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下,寻求蛋白质新资源以补充未来粮食的不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配合饲料工业的崛  相似文献   

5.
养殖鱼类饲料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与畜禽不同,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1。因此蛋白源成本是养殖鱼类饲料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渔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决定鱼类生长快慢的关键因素,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养殖鱼类的饲料蛋白质需要量,对于改善饲料的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综述国内外主要养殖鱼类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为配合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由于畜牧业的集约化,保证供给农畜必要数量的蛋白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80年世界畜牧业所需蛋白质的数量为43,200万吨,到1990年将达到52,400万吨。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条新的途径和增加饲用蛋白生产的补充来源是十分紧迫的。作为蛋白质的潜在来源,由单细胞微生物(酵母、细菌、低等真菌)进行生物合成蛋白制品在农畜日粮中具有重大意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蛋白质生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比最高产的农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时饲料氨基酸的平衡性以及外源氨基酸的添加方式与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分、血浆游离氨基酸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关系, 本试验采用26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了为期56d的饲养试验。2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0%和32%, 6个饲料处理分别为鱼粉组(对照组)、鸡肉粉组、鸡肉粉+晶体EAA组、鸡肉粉+晶体EAA+晶体NEAA组、鸡肉粉+包被EAA组、鸡肉粉+包被EAA+包被NEAA组, 配制12组饲料。将凡纳滨对虾(0.300.01) g随机分配到36个圆桶(150 L)中, 每桶30尾, 每3个桶为一个处理组, 饲喂一种饲料, 每天饱食投喂三次。在每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 无论是补充晶体氨基酸(CAA)组还是包被氨基酸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鸡肉粉组(P0.05), 且在32%蛋白质水平下, 包被EAA组对虾增重率达到了鱼粉组水平(P0.05); 补充晶体EAA+NEAA组对虾增重率与补充晶体EAA组无差异(P0.05), 但均显著低于补充包被氨基酸组(P0.05); 补充包被EAA组对虾增重率显著高于补充包被EAA+NEAA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正好与增重率变化相反(P0.05)。饲喂高蛋白质水平饲料较之饲喂低蛋白质饲料明显提高对虾增重率、虾体蛋白含量(P0.05), 但降低虾体脂肪含量(P0.05)。包被氨基酸组凡纳滨对虾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显著低于CAA组(P0.05)。除谷氨酸、甘氨酸以及脯氨酸外, 各组对虾肌肉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在32%饲料蛋白质水平下, 用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时, 饲料中补充包被EAA可明显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且达到了鱼粉组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属于含硫氨基酸,参与体内甲基转移、磷的代谢以及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是鱼类饲料中典型的限制性氨基酸,大部分鱼类蛋氨酸的需要量为蛋白质的2%―3%。但是随着氨基酸平衡性最好的蛋白质原料—鱼粉价格大幅上涨,其他廉价蛋白源在饲料中大量使用,使得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的缺乏更加严重。要使饲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趋于平衡,就要求我们能够有效的补充限制性氨基酸。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水产  相似文献   

9.
<正> 据联合国统计,到公元二○○○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七十亿,几乎为现在人口的二倍。因此如何满足由于人类迅速增长而对粮食、蛋白质的需要,尤其是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是各国研究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单细胞蛋白是一种用工业方法生产的微生物产品,大部分产品用作饲料,部分供人类食用。在1967年第一次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上,决定将微生物生产的蛋白统称为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由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30—50%左右)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它的营养价值高、饲用  相似文献   

10.
<正> 粉丝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主要原料多采用淀粉含量较高的薯类、高粱及豆类如绿豆、豌豆、蚕豆等,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左右。全国每年生产粉丝的数量十分可观,其中有大量蛋白质从粉丝尾水中流失,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形成公害。粉丝尾水蛋白就是从生产粉丝的大量尾水中回收而得到的一种粗蛋白,其蛋白质含量为60%以上,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饲料蛋白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粉丝尾水蛋白,本文对其进行了蛋白质营养效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生物资源》1975,(2):37-38
<正> 赖氨酸的广泛用途赖氨酸对植物性蛋白,尤其是补充到谷类中后可提高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因它能很容易,而且大量廉价生产,所以可使用于食品的营养强化方面。目前,联系有关将来世界上确保粮食,特别蛋白质的问题。因而,世界各国都希望能使之工厂化生产一。在日本,给小麦面粉及其制品补充一定量的赖氨酸,厚生省认为以赖氨酸强化后可做为特别营养品,对供给学校的食用面包里用赖氨酸强化,另外在先进国家,作为高质优良蛋白  相似文献   

12.
植物叶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饲料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开发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1]。其中开发利用植物叶蛋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2]。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可作饲料的有2000余种[3],山东省有高等植物近2400种,可...  相似文献   

13.
以初始平均体重(2.02±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植酸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在5000.0g豆粕中添加2.5g植酸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植酸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9.7%、总能20.9kJ/g)饲料,对照饲料主要以鱼粉为蛋白源;在对照饲料的基础上,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每千克豆粕组饲料中添加1000IU植酸酶,配制成植酸酶组饲料;用植酸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植酸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植酸酶则显著降低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直接添加植酸酶组、植酸酶预处理豆粕组牙鲆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与鱼粉对照组相比较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与不添加植酸酶的豆粕组相比较,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1000IU/kg饲料的植酸酶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氮贮积率(P0.05)和磷贮积率(P0.01),显著降低氮排放率(P0.05)和磷排放率(P0.01),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豆粕中添加植酸酶进行发酵预处理,降低了豆粕中植酸含量,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预处理豆粕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显著降低氮(P0.05)、磷和钙的排放率(P0.01)。    相似文献   

14.
人类蛋白质组表达谱蛋白质鉴定的分步搜索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松锋  朱云平  贺福初 《遗传》2005,27(5):687-693
大规模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的蛋白质鉴定一般采取基于数据库搜索的策略,因此数据库的选择及搜索策略在蛋白质鉴定中非常重要。现有的人类蛋白质数据库远不够完善,而从其他物种的蛋白质数据库中所能得到的补充非常有限,但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却可能含有很大的补充空间。在对国际人类蛋白质数据库充分调研、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步搜索的策略。这种策略首先利用一个质量较高、覆盖率相对较大的非冗余数据库进行基本鉴定,随后利用其他蛋白和核酸数据库进行补充鉴定和新蛋白挖掘。该策略能有效地鉴定尽可能多的高可靠蛋白,并能进一步充分利用质谱数据进行补充鉴定和新蛋白挖掘,对大规模蛋白质组表达谱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鱼粉匮乏,价格上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就成了当务之急。各种大豆来源蛋白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比较平衡,是水生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在大西洋鲑(Salmo salarLinnaeus)[1]、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等研究表明,用不同大豆来源蛋白替代一定比例的鱼粉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大豆分离蛋白是以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碱溶酸沉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种精制大豆蛋白产品,蛋白含量可达85%以上。研究表明,在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183;Jian)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可替代40%鱼粉[3]。哲罗鱼(Hucho taimen)为肉食性、冷水性鲑科鱼类,栖息在低温(20℃以下)溪流里,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哲罗鱼生长速度较快,属于大型名贵鱼类,一般个体约3kg,大的个体可达50kg,体长1m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该鱼的驯化养殖已经获得成功[4],并已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养殖。因此,研究哲罗鱼人工配合饲料十分迫切。肉食性鱼类不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且更偏好于动物性蛋白,所以当以...  相似文献   

16.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262-271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40AA、35AA和30AA)是在低蛋白质饲料(40CP、35CP和30CP)的基础上添加必需氨基酸,使它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45CP(对照组)相一致。用上述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0.13 0.01) g的大口黑鲈进行了89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30尾鱼。方差分析显示: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活率以及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AA和30AA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显著高于对应的未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CP和30CP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45CP组(P0.05)。40AA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活性与45CP组差异不显著(P0.05)。35AA和30AA组的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高于35CP和30CP组(P0.05)。30AA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肥满度显著高于30CP(P0.05)。各组试验鱼的水分和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所产生的影响与其引起增加了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而不是饲料的必需氨基酸水平正相关。研究表明,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的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产生的有益作用不及等量的以蛋白质为来源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优质蛋白质摄入缺乏是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是慢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优质蛋白质的足量摄入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健康。双蛋白是优质植物蛋白和优质动物蛋白的融合,在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等方面显著优于单一蛋白。因此,在当前防疫的特殊时期,建议科学补充优质蛋白食物,加强对慢病人群的营养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40AA、35AA和30AA)是在低蛋白质饲料(40CP、35CP和30CP)的基础上添加必需氨基酸,使它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45CP(对照组)相一致。用上述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0.13±0.01)g的大口黑鲈进行了89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30尾鱼。方差分析显示: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活率以及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AA和30AA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显著高于对应的未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CP和30CP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45CP组(P0.05)。40AA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活性与45CP组差异不显著(P0.05)。35AA和30AA组的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高于35CP和30CP组(P0.05)。30AA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肥满度显著高于30CP(P0.05)。各组试验鱼的水分和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所产生的影响与其引起增加了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而不是饲料的必需氨基酸水平正相关。研究表明,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的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产生的有益作用不及等量的以蛋白质为来源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饲料中配制不同鱼粉和菜粕比例,探讨利用菜粕蛋白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Carssius auratus gibelio)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饲料中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分别为 0、20%、40%、60% 和80%。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菜粕蛋白比例高于40%时,异育银鲫的生长显著下降(P0.05),对摄食率影响不明显(P0.05)。在80%替代水平下,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最低,能量消化率在40%替代水平最低。饲料转化效率在2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在4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在40%菜粕蛋白下,鱼体能量和脂肪含量最高。鱼体蛋白质在60% 和80% 菜粕蛋白时最低,脂肪在20% 菜粕蛋白时最高。因此饲料菜粕蛋白的水平不超过20%(干物质含量约17%)不会影响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酶解技术水解太平洋鳕鱼肉, 制备不同分子量组分的两种水解鱼蛋白产品(Fish protein hydrolysate,FPH-A 和FPH-B)。在牙鲆幼鱼高植物蛋白饲料配方中, 以水解鱼蛋白产物1.2%和3.7%两个梯度替代饲料中的鱼粉蛋白, 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为期60d 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水解鱼蛋白对肉食性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3.7%的水解鱼蛋白显著促进了牙鲆幼鱼的生长, 特别是添加了富含低分子量组分的水解蛋白产品(FPH-A)后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各实验处理组牙鲆摄食率没有显著差异。摄食添加3.7% FPH-A 的牙鲆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鱼粉组。添加水解鱼蛋白显著提高了牙鲆幼鱼的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摄食3.7% FPH-A 实验鱼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实验表明, 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低分子量组分的水解鱼蛋白可显著提高牙鲆幼鱼的生长和饲料蛋白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