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为本虚标实证,其病机为心脉痹阻血不养心,血瘀,痰浊阻塞血脉,不通则痛。瘀血痹闭型治宜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痰浊闭阻型治宜燥湿化痰,利气为主;心阳虚衰型治宜补气强心,振奋心阳。  相似文献   

2.
痛风发作为脾肾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所致,总以湿、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故临证应以“清利湿热”为基本治则,并根据痛风病势机转进行分期辨治。痛风无症状期病机责之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治宜芳香健脾、化湿泄浊,予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痛风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内蕴、经络痹阻,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自拟通风汤加减;痛风缓解期病机责之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治宜补益肝肾、祛湿化瘀,予四妙散、独活寄生汤加减;痛风肾脏病变期病机责之肾阳虚损、变症丛生,治宜泄浊解毒、固本培元,予四妙散配伍化瘀、解毒药,并重视应用引经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4.
乳酸性酸中毒属于中医“秽浊”、“神昏”、“脱症”等范畴。主要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脾失健运 ,湿浊中阻 ;心火肝郁 ,痰浊蕴结 ;误治失治 ,阴脱阳亡三端。治疗上中医可分痰浊中阻型、痰浊蒙蔽型和阴脱阳亡型灵活论治 ;宜抓住治疗时机 ,中西医结合以提高疗效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内生"五邪"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病机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及病理改变关系密切,从内风、内火、内寒、内燥、内湿的角度阐述AD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对于临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五邪"所致AD的病机及相应治法主要有:肝失疏泄,风阳上犯,治宜疏肝理气、滋阴潜阳;火热上攻,扰乱心神,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宁神;寒凝血瘀,痰浊阻窍,治宜温肾益阳、化痰消瘀;燥伤精血,髓减脑消,治宜滋阴润燥、填精充髓;脾虚阳微,痰浊内阻,治宜健脾益阳、化痰开窍.在临床实际中,AD可能并非单一病机致病,可为"五邪"兼夹为病,临证应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研究,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作了综述。强调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为风痰阻肺、胸阳痹阻;痰气交阻、痰瘀互结;本虚标实、以虚为主。治宜祛风化瘀、凉血化瘀、活血通腑、补益法等。强调:研究应以临床实际出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倪青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5):193-194
乳酸性酸中毒属于中医“秽浊”、“神昏”、“脱症”等范畴。主要在病机可概括为脾失健运,湿浊中阻;心火肝郁,痰浊地;误治失治,阴脱阳讯三端。治疗上中医可分痰浊中阻型、痰浊蒙蔽型和阴脱阳讯型灵活论治。宜抓住治疗时机,中西医结合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刘春华教授从肝、脾、肾三脏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肾虚,且三者常相兼为病。初期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痰气交阻为主,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中期以肝郁脾虚,痰瘀互结为主,治宜疏肝健脾,化痰祛瘀;后期多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9.
散偏汤加减治疗偏头痛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以痰瘀互结,脉络痹阻,清窍不利为其病机,病位在脑.治宜活血化痰,通络止痛,方用散偏汤加味化裁.  相似文献   

10.
通过1例典型病例,介绍赵坤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思路、处方用药,认为本病以虚为主,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治宜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病案的报告分析,认识烟雾病在中医学的病机属风、痰、瘀互结,络脉闭阻,清窍被蒙;治宜益气活血,疏通经络.阐述靳三针针刺疗法在烟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闭塞不通的特点,将本病中医病名确定为"肺血痹"。该病发病之前的病机为阳虚气滞,痰瘀交阻。笔者认为,临床对于肺血痹高发体质的患者,应提前治以行气温阳、化痰消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血痹的发生,又可固护患者正气,促进原有疾病的康复,不失为一举两得之法。该病发病时的病机为浊阴上犯,肺络瘀阻,法当宣阳通痹、豁痰祛瘀。该病发病后病机多见气血不足,肺气不畅的表现,治宜补气温阳、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13.
中风(脑梗死)与鼾眠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是脏腑虚损,肾精亏少,气机不畅,水津输布不利,聚生痰浊,阻滞经脉致血行不畅,使痰瘀互结,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机窍,痰瘀同病。痰瘀同治是基本治法,痰湿重者,宜温脾醒脑;痰火盛者,宜清肝熄风;风痰盛者,宜豁痰通络;肾亏夹痰者,宜滋肾化痰。  相似文献   

14.
许亚培 《河南中医》2014,34(2):223-224
王秀娟教授认为脾胃病总的病机是虚实夹杂,"虚"以气虚、阴虚多见,"实"以血瘀、痰阻多见。治宜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其辨证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等脾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杨照华  张海燕  夏进娥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40-104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消渴日久、气阴两伤、气滞血瘀、痰瘀阻络、筋脉失养所致,与肾虚、气阴两虚等密切相关,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特征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痰瘀痹阻治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络,方选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治以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熄风通络,同时配用中药足浴和针刺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张文生  李平 《四川中医》2009,(10):23-25
本文在查阅古今中医文献基础上,探讨老年性痴呆的理法特点,认为生理上心脑肾主认知,提出老年性痴呆病理上五脏相关,以肾为本,病机关键是痰浊瘀血,浊毒痹阻。初则健忘,本虚为主;久则痴呆,本虚标实。治宜虚实补调;健忘强调交通心肾;痴呆重在治痰,兼顾调血,不忘顺气。  相似文献   

17.
结合慢性复杂性疾病及"脑络-玄府-神机"两大理论探析老年性痴呆的病机及其治疗,提出老年性痴呆的共性病机是"痰阻脑络玄府,神机运转不利",治宜化痰开窍,开玄通府,注重以通为用,可选用远志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8.
类中风痱是类中风之一种,以川芎龙蛭汤为主,辨证治疗类中风痱为:(1)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证;治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用川芎龙蛭汤为主,佐以天麻钧藤饮加减。(2)风痰阻络,瘀血内停证;治宜涤痰熄风,化瘀通络;方用川芎龙蛭汤合涤痰汤加减。(3)气虚血瘀,痰浊痹阻证;治宜益气化瘀,涤痰通络;方用川芎龙蛭汤加减。(4)肝肾阴虚,风痰瘀阻证;治宜滋补肝肾,搜风涤痰化瘀;方用川芎龙蛭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进行探讨和总结,认为其病因主要为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正气素虚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为外邪、痰浊、肝郁气滞、瘀血阻滞,虚为肺脾肾亏虚;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且虚实互为因果;治疗应注重从痰、气两个方面悉心辨证,准确论治。痰应注意区分痰浊、痰湿、痰饮、痰热、风痰,以及痰瘀阻肺的不同;气应注意气郁、气滞、气逆,以及气虚、气陷的不同。但从临床所见,气的病变往往与痰的病变同时存在,故病证虽以痰为主,但治疗宜痰气并治。分别叙述了慢性支气管炎辨证为痰浊阻肺证、痰湿蕴肺证、痰饮犯肺证、痰热郁肺证、风痰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的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代医家治疗噎膈的经验,提出本病的病机早期以气、火、痰、瘀为主,治宜清膈降逆、涤痰散瘀;晚期以正气虚弱为主,治宜攻补兼施;基本病机为津伤血少,因此宜将滋阴润燥、养血生津贯穿治疗始终,并应注意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