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石骨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6例儿童石骨症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进行有效的护理,使干细胞移植术获得成功。结合石骨症特点,观察移植后有无不良反应和减低并发症的出现,以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和骨抗为重点,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预防穿刺部位和口腔感染,指导合理喂养。结果:石骨症患儿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等严重移植并发症。结论:加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注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儿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梁金清 《医学争鸣》2009,(24):3212-3213
0引言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影响到多器官全身并发症.我院2001-07/2008-06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与小剂量、短疗程霉酚酸酯(MMF)三联方案预防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140例,能显著降低GVHD的发生率,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边素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77-1379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此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15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发生率为53%,经过合理的用药和及时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感染全部得到控制,无1例死亡,全部移植成功。结论:早期选择强有力的抗菌药物以及采用各项规范严格的防范护理措施,能迅速控制感染,减少移植后感染的相关死亡,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肠道GVHD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肠道GVHD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0例患者腹泻均缓解好转。结论:做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肠道GVHD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重中之重,对于肠道GVHD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肛周护理、饮食护理及保护性隔离。  相似文献   

5.
赵鹏  张燕  孙志强  卢英豪  何玲  黄懿  熊杰  王季石 《重庆医学》2015,(32):4538-4540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不同的死亡原因,对影响移植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经典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 )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配合经动员的骨髓和(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辅以预防感染、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治疗,并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进行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死亡患者中,11例疾病复发,15例严重感染(其中9例合并GV HD ,Ⅰ~Ⅱ度GV HD3例,Ⅲ~Ⅳ度GV HD者6例),2例造血功能衰竭,2例颅内出血,1例肺水肿,1例猝死,1例严重肠道GV HD ,1例疾病进展,1例溶血危象。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5.7%,移植后100 d至1年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8.1%,3年病死率为16.2%,5年病死率为16.7%。结论感染、GV HD和疾病复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最常见死因。移植后1年内容易发生致命性的感染,且感染常常合并GVHD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疗效、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同胞异基因骨髓移植、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无血缘关系骨髓移植对35例缓解期或复发难治性成人白血病进行了移植。结果 平均随访26月,10例急性白血病有5例仍无病存活,2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仍无病存活21例(84%)。主要并发症:急性GVHD11例,慢性GVHD15例,CMV感染间质性肺炎6例,其中重症感染者3例,肝静脉闭塞病(HVOD)7例,严重感染败血症9例,白血病复发3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成人急、慢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相当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移植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2例白血病患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1例,2个位点不相合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加/不加吗替麦考酚酯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异体植活,中性粒细胞(ANC)〉0.5×109L-1,血小板(BPC)〉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的11 d(10-15 d)和14.5 d(11-43 d)。有3例发生了Ⅰ度急性GVHD,1例发生了Ⅱ度急性GVHD。在可评估的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局限的慢性GVHD。有3例患者因白血病复发而死亡,另1例因植活后感染死亡,其余8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29个月),均无病生存。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对HLA配型全相合和部分相合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8.
总结1例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继发重症干眼症及角膜溃疡的护理体验。护理要点是预防继发性感染,干眼症的护理,皮肤及口腔护理,羊膜覆盖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加强健康宣教,预防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精细治疗及综合护理,治疗18 d后患者出院时眼部症状好转,视力提高,全程无角膜穿孔、高眼压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双份脐血植入失败后挽救性应用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双份脐血移植植入失败后,紧急实施母亲半相合HSCT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和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细菌阳性,4例发生Ⅰ~Ⅱ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肺部感染,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解决和控制。结论半相合移植由于自身优点可被用于移植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但其伴随感染反复、隐匿,GVHD发生机率高,移植风险增加。应该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力争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8例接受allo—PBSCT治疗的SAA 患儿均为血缘供体移植,男6例,女2例,7~14岁,中位年龄为11岁。4例患儿为急性SAA I型,其中2例移植前合并重型感染且未能完全控制;另4例患儿为SAA Ⅱ型,患儿移植前大多经包括环孢菌素A(CSA)在内的多种治疗无效。诊断至移植的时间为1~45个月,中位时间为13个月。预处理方案由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组成,采用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STR PCR)检测学植入依据。结果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75d(+10~+15d)和+19.88d(+15~+32d)。8例患儿均为完全供体型植入,其中1例移植后10个月出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STR PCR显示移植排斥,经ATG、CsA 等药物治疗逐渐恢复自身造血。1例患儿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出现局限性慢性GVHD。随访15~50个月,中位数为29个月,8例SAA患儿均存活。结论采用以免疫抑制为主的ATG/ALG+CTX预处理方案进行allo—PBSCT能够有效治疗儿童SAA,移植相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