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本院行静脉留置针的3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及小儿静脉留置情况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对其保留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为(60.76±3.05)h。单因素分析表明,患儿年龄、留置部位、患儿血管条件、液体种类、患儿依从性、留置部位、用针类型、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及穿刺次数与患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患儿年龄、留置部位、患儿血管条件、液体种类、患儿依从性、留置部位、用针类型、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及穿刺次数是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达到3d的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短,会增加患儿的痛处,通过合理选择留置部位、使用儿童套管针、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提高医护人员穿刺水平等能够帮助患儿提高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等优点。尤其是在儿科,患儿的年龄小,自制力差,血管细,有时要进行多次穿刺,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也易造成血管损伤,更易让家长产生心理压力。因此,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减少患儿的痛苦,亦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现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靖  郭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46-8447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及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在儿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留置针静脉炎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2006—07/2007—07我们应用循证护理防治留置针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萍 《山西护理杂志》2013,(12):3932-3932
由于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等优点,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儿科病房中。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d~5d,小儿活泼好动,不会很好合作保留留置针,如何固定好留置针并使患儿更舒适、安全是儿科护理的一项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早产儿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易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及生活质量。尽早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护理早产儿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多采用四肢浅静脉及头皮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液输注。由于早产儿周围静脉管径细,血管顺应性差,易发生脱管、渗漏、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留置针保留时间短,有时不到一天[1],且多次为患儿进行穿刺,引起患儿痛苦[2]。腋静脉具有血管粗、直,管腔充盈,留置针进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静脉留置针又称一次性套管针 ,因它有减少血管损伤 ,减轻患者痛苦 ,有利于治疗及抢救等优点 ,已广泛用于临床[1] 。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3年来 ,在穿刺、保留、封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在抢救危重患儿、输注化疗药物、静脉营养、维持输液泵的正常运行及动静脉采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周艳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07-720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儿科患者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静脉输液治疗时,家长都希望护士能一针见血,但现在的患儿偏胖、静脉血管难找[1]。静脉留置针在我科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它导管柔软,可在静脉内长时间留置,不易损伤血管。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216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行留置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行留置静脉输液,2组置管后护理方法相同,观察比较2组患儿静脉炎发生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行留置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针保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保留时间对预防川崎病患儿大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时致静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医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按输液指南保留72~96 h(按照传统方法留置);2020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每天输液结束即拔除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液体外渗隐患的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液体外渗隐患的发生率为1.67%,静脉炎发生率为3.3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以防止川崎病患儿大剂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后引发的血管损伤,保障输液安全,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外周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针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一般选择患儿头皮上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进行留置。但目前大部分患儿入院前已在门诊多次输液,大的血管因反复穿刺已被破坏,还有部分患儿已经发生输液困难,这样的患儿已经很难再找到较大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而细小的头皮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很难成功,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通过改进常规置管方法,使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头皮细小静脉置入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现将操作方法及使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如珍  唐红装 《现代护理》2005,11(14):1110-1110
目的 探讨为减少小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因固定不妥而致保留时间短,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痛苦及血管损伤的次数和护士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经济的弹力绷带固定法。方法 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传统3M胶布固定法及弹力绷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3M胶布固定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为平均56.64 h,花费成本5.8元,而弹力绷带固定法保留留置针时间为平均107.28 h,花费成本仅3.4~3.9元。结论 弹力绷带在小儿科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胶布,留置时间长,无副作用,而且经济实惠,取材及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某些药物的化学刺激导致血管疼痛、硬化,甚至静脉炎的发生,使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与黄柏内脂,具有活血化淤,软化血管、解痉止痛、抗感染的作用,为探讨湿润烧伤膏对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作用,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选择49例同病种患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在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向涂搽湿润烧伤膏,以有效保护血管,延长留置时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筱兰 《全科护理》2008,6(33):3052-3052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抢救危重患儿开创一条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道,可按时给药。为确保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达到静脉留置的目的,保持静脉留置时间,我们对我院2003年-2008年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静脉穿刺是否一次成功及静脉输液是否顺利,是儿科病房患儿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衡量护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不但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减轻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也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但是,由于患儿四肢皮下脂肪较丰满,血管暴露不明显,四肢活动较频繁,针头不易固定,使留置针很难在四肢血管上保留。因此我们对3岁以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81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自2003年3月 ̄2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自我粘缠绷带对小儿四肢静脉留置后加强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2个月~3岁的四肢静脉留置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针用自我粘缠绷带进行固定;对照组:用小夹板常规固定.观察2组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粘缠绷带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具有保留时间长,患儿舒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 调查458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情况,选取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液、脱落、肿胀、堵管的患儿66例进行分析。 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依次为堵管、肿胀、脱落、渗血,与患儿的年龄、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均相关。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静脉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患儿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为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输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门诊输液患儿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发放调查问卷503份,回收有效问卷497例。结果患儿家属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对于静脉留置针过程中护理干预知识知晓率较低。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顺利完成输液,成为患儿家属愿意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主要原因,而价格高,易脱落、留置时间短、造成生活不便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限制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患儿家属主要通过护士的宣传、病友之间的交流和院内的宣传板等方式了解静脉留置针的益处。结论门诊输液患儿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静脉留置针的进一步使用。进一步加强护士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培训及宣教力度,可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问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在临床广为应用,它方便快捷,紧急抢救时几乎可代替静脉切开,同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其使用技术日臻完善,采用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改进田艳梅孙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美国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下称留置针)和肝素帽保留静脉输液针头,使较难穿刺成功的患儿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留置针内血凝块堵塞针头的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置管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86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股静脉留置针置管术,对照组给予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术.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保留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股静脉留置针置管具有较好的留置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适合于危重症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