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防水煤岩柱质量及松散层底部含隔水性的试验分析研究,论证了提高回采上限的可行性,使煤柱高度缩小了17m,解放原定压煤4.6万t  相似文献   

2.
榆神矿区郭家滩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延安组,富县组为局部含煤地层。延安组含煤7-25层,平均15层;富县组含煤1-2层;含煤地层具有对比意义的煤层共14层(富县组1层),可采煤层12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2^-2、3^-1、4^-3、5^-2和5^-3。本文论述了延安组煤层赋存的空间特征,分析了可采煤层赋存范围,对于区域性煤炭工业规划、郭家滩煤矿设计及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来还原含煤铬铁矿粉,稀缺的铬铁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微波体加热还原含煤铬铁矿过程中微波结构也进行了分析,在微观层面上证明了微波加热的物性、优点。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三套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北方大型聚煤盆地,三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于大型内陆坳陷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则形成于鄂尔多斯大型坳陷聚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由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等4种沉积体系所组成,在盆地充填整个序列中,上述沉积体系呈旋回式叠覆,同一时期不同沉积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域。不同沉积环境下发育的不同沉积体系及其空间上的配置情况为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形成,特别是多层系成煤、多层系生油气、多旋回成煤和油气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煤的聚积成为鄂尔多斯盆地主体能源矿产,与之相伴生的矿产如煤成气、煤层气等,煤与石油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盆地的聚煤作用对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具有关键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含瓦斯煤微结构对瓦斯运移的意义,对屯兰矿区太原组含煤岩系不同埋藏深度7个煤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定量表征,结合布拉格方程式,计算出煤微晶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化程度增加,含瓦斯煤XRD图谱中(002)峰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对应的延展长度(La)和堆砌高度(Lc)逐渐增加而层间距(d002)却减少;结合所建立的煤物质的单位体积数学模型,发现含瓦斯煤透气性系数、孔隙度与有序相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进而提出屯兰矿区深部煤层发生瓦斯突出的潜势比浅部煤层的高,因此需要加强对深部煤层瓦斯突出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密县风化煤为原料,制成MAC型离子交换剂,对含Zn2+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找出了MAC型离子交换剂处理含Zn2+废水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含煤地层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层序地层学的新进展和前沿理论;含煤地层层序地层研究的主要特点;高分辨率含煤地层层序划分的最新进展、应用和展望。笔者认为:含煤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必须紧密结合聚煤盆地充填沉积的特点和盆地的类型;含煤层序的结构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含煤地层中的事件沉积为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的重要依据,高分辨事件界面的识别与对比对确定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评述了煤结构的研究工作。对煤的X射线散射强度解析表明,煤结构模式可设想是较小的缩聚芳香环体系按一定方式组成较大的含有缺陷的弯曲层片,它们局部平行堆砌形成了三维结构单位,其结构单位又按一定规律组合定位。本文还研究了随煤变质程度增高时煤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分析方法,识别与分析了淮南煤田石炭二叠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了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研究表明,含煤地层中的标志层和关键界面是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发的重要依据,而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对于进行高精度聚煤规律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宁武煤田侏罗系含煤地层为大同组三段,含2号、3号煤层,均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2号、3号煤层煤类为较低变质程度的气煤,具低中灰、特低硫—低中硫、中磷、高挥发分、高热值等特点,可作为很好的气化用煤、炼焦配煤及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地地质工作取得的地质资料,通过对杜瓦背斜各分区侏罗系地层的岩性分析,进行了地层对比,探讨了杜瓦背斜各分区侏罗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含煤性及其影响因素,认为由于构造活动在三个分区的不均衡性,各分区的地壳出现不均衡沉降,以及断陷盆地基底 伏资源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沉积环境,是造成了含煤性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指出杜瓦背斜南翼杜瓦河西岩地是主要含煤区段,是今后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2.
为脱硫、降硫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内蒙古乌达矿务局9号煤层和10号煤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煤中硫的形成及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煤中硫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泥炭聚积期沉积环境的变化,乌达矿区9号煤层和10号煤层是在海侵的背景下形成的,在泥炭聚积期,由于不同水系的发育,控制了煤层间距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控制了煤中硫含量的分布,在海水影响下聚积的泥炭比在淡水环境聚积的泥炭含更多的硫。中硫煤和高硫煤中硫的来源主要是侵入泥炭沼泽的海水中的硫酸盐。另外,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乌达矿区煤中黄铁矿和有机硫化合物的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白祥玉 《科技资讯》2014,(3):210-212
霍林河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锡林格勒盟交界处,面积540km2,构造简单,埋藏浅,煤炭资源量丰富,它是一个浅部区适用露天开采,深部区适用井工开采的综合煤田,根据该区已有的勘探资料,研究其含煤地层的分布、含煤性及聚煤特征,确定煤层赋存形态、厚度、深度、空间位置,恢复含煤地层发育时期受沉积环境、古构造、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以上各方面研究,其成果为以后煤田开采利用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4.
含厚夹矸煤层的综放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开滦范各庄矿含厚夹矸煤层的放顶煤开采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以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为主,对含夹矸复杂结构厚煤层中的2429S综放工作面含夹矸顶煤的冒放性、放煤工艺及放出规律、夹矸层极限厚度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含夹矸顶煤的活动规律和放顶煤开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金武 《科技信息》2012,(23):395-396
张得煤普查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包括九个煤段,含煤17层,含煤系数2.90%;主要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次要可采煤层为四9煤层和七4煤层,可采煤含煤系数为1.23%;二1煤以特低-低中硫煤为主,属低磷、高熔灰分、发热量高的贫瘦-瘦煤,局部为焦煤,可做炼焦用煤还可作为火力发电、动力用煤等;七4煤、四9煤为中灰煤,属特低磷、高熔灰分、发热量较高的焦煤,可作为燃料、动力或民用煤等;资源开发后可获得潜在年总利润1800亿元,投资利润率19%,投资回收期5.3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陈述了应用Traube定律[1]通过煤真密度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煤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随煤变质加深的变化规律,对用煤化学组成和煤结构划分煤变质程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阜新煤田海州组含煤段研究的初步结果,笔者根据近年来在煤田范围内的地质调查资料及大量的煤田生产勘探矿区地质资料,对该煤田海州组含煤沉积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方面的探讨,认为海州组可统一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内陆表海含煤盆地层序界面类型和层序模式。研究表明,晚古生代海陆交替型含煤地层可划分出三个Ⅲ级层序,其分界面为Ⅲ级海平面变化的周期性界面,在华北广大地区表现为整合面。含煤层序的基本结构特点为“二元型”,与北美学者在陆边缘海含油气盆地研究中所作出的“低位-海进-高位”的典型模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龙永煤田培丰井田推覆构造分析,发现它对含煤地层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下二叠统栖霞组和文笔山组地层之下,尚保存有童子岩组(P1t)含煤地层。进行此项研究为龙永煤田进一步寻找新的隐伏煤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主要含煤层段二叠系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二,煤对比标志和局部可采煤层,二2煤、七2煤的时比标志,确定了煤层时比的主要方法为标志层法,层间距法,煤质特征分析法和物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