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生态住区是居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针对现阶段住区发展问题,探讨立体绿化在生态住区中的应用,提出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构筑生态住区的构想,实现提高居住环境、改善生态、降低资源浪费等目的。从立体绿化、生态学理论及住区建设关系中寻找合理的生态住区改进方式,阐明立体绿化与生态住区相结合的可行性与优势,提出生态住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立体绿化是适应未来城市高密度地区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生态效能、实现城市可持续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立体绿化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总结我国立体绿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德、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探讨我国立体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优化方式,以期为我国立体绿化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立体绿作为一种新型的绿化形式,在缓解城市环境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通过阐述立体绿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方面提出城市建设对景观绿化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分析立体绿化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中的作用,并尝试给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城市的高密度人居环境中进行绿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绿化空间的利用、绿化结构的完善、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发展立体绿化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新方向。在立体绿化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如何将城市生态特色融入其中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厦门市垂直绿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垂直绿化在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利用城市特色生态资源和呼应人文生态的场所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提出融入城市生态特色的垂直绿化新思路,进而对城市垂直绿化的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园林》2015,(10)
<正>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城市生态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南京万荣立体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实践出发,通过对项目的自主研发、企企联盟、政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立体绿化技术的研究和市场推广,并应用研究成果建设多个立体绿化项目,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并最终形成了地方行业标准。对于一个运转于市场的立体绿化企业来说,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立体绿化的研发及技术  相似文献   

6.
金梦怡 《园林》2017,(6):22-25
<正>立体绿化作为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目前在许多城市建筑及公共设施上均有应用。立体绿化为城市带来的生态环保效益已被公众充分肯定,同时政府对公共建筑立体绿化面积也颁布了相关文件,明确了硬性指标,由此可见立体绿化将会在城市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立体绿化按具体应用形式可以细分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棚架绿化以及沿口绿化四种类型。在多年的探索与实际应用中,不同立体绿化形式对于植物生长习性的要求已经被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人类生存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发展,建筑物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化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立体绿化"已显得刻不容缓.而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在越来越稀缺的城市用地面前,屋顶绿化将成为城市立体绿化的排头兵,打造城市生态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提高主城"绿视率"是建设"绿色南京"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效益及城市立体绿化的分析.提出建设城市绿带、公园扩容、强化小区立体绿化等手段.提高主城“绿视率”.建设绿色南京。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4)
在新的起点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是苏州"十二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创新性地加强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宜居新苏州?如何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苏州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如何创造健康舒适美化的宜居新苏州?这一系列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平面绿化方式难以解决。只有整体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工程,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大力促进苏州"三区三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思云 《中外建筑》2014,(7):118-12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人口、建筑的不断增加,有限的绿化面积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矛盾日益加剧,进行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量势在必行。本文从立体绿化的产生背景,国内外的现状分析以及城市园林中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表明了城市立体绿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园林》2017,(9)
<正>发展背景随着中国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高密度城区成为未来中国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特征,而高密度城区的生态绿化建设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城市发展趋势,如第四代城市居住模式就是在建筑单体和建筑综合体实现立体绿化的一种发展设想。高密度城区在实现单元化立体绿化的同时,如何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成为高密度城市最大的生态建设挑战之一。城市生态网络的功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玻璃钢悬挂花钵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立体绿化,建设生态城市,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概述了立体绿化的应用与花架设计,介绍了深圳市内立交桥采用的复合材料玻璃钢悬挂花钵的具体设计与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13.
虞冰  李湛 《华中建筑》2011,29(9):100-102
立立体绿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明智选择。相关的歧视政策.制约着立体绿化的发展。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政策创新是推进立体绿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建议义乌市政府创新政策,实现立体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城市地面绿化率无法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背景下,本文指出立体绿化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从"点"、"线"、"面"和虚实相结合等方面总结了立体绿化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为消除"城市热岛效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建设宜居性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城市内部存在的与绿色生态建设有关的5对矛盾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种新的绿化模型,即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并分析了该绿化模式的内涵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说明了建设该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建设这种模式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装配式立体绿化在城市景观工程中的应用,以天津大学福州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装配式建筑绿化的关键技术要点,具体包括采用装配式容器种植、改良植物种植基质、筛选适宜的植物品种以及采用智能灌溉系统4个方面。探讨了该装配式立体绿化建成后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出装配式立体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绿化技术,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等优点,可以作为传统绿化的补充与完善,将成为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4)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人口密度逐渐超出了城市所能承受的限量,城市人口增长带来城市配套设施的大量建设,使城市变成钢筋混泥土森林,污染蔓延,包括噪声、空气、白色垃圾污染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景观立体绿化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一大趋势,城市的美化要以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建设为目标,而立体绿化更是景观绿化中的一大创意点,立体美化城市景观,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成为新一代人的努力目标,更在城市中起到重要的装饰作用。本文通过对立体绿化现状以及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总结分析出城市立体绿化适用形式、植物搭配以及应用于厦门地区民居立体绿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人口密度逐渐超出了城市所能承受的限量,城市人口增长带来城市配套设施的大量建设,使城市变成钢筋混泥土森林,污染蔓延,包括噪声、空气、白色垃圾污染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景观立体绿化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一大趋势,城市的美化要以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建设为目标,而立体绿化更是景观绿化中的一大创意点,立体美化城市景观,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成为新一代人的努力目标,更在城市中起到重要的装饰作用。本文通过对立体绿化现状以及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总结分析出城市立体绿化适用形式、植物搭配以及应用于厦门地区民居立体绿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立体绿化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并具有降温、滞尘、净化空气等生态效应,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亦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上海市张江中区研发楼室外椭圆生态体项目的工程实践,采用"砖胎膜"、钢结构、新型种植毯、水幕水流控制技术,剖析其施工难点及关键技术要点,营造出立体绿化与水景共融的景观效果,为需要营造不同形式立体绿化的商务楼、公共绿地及广场景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视角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立体绿化这一新型的绿化方式,强调利用立体绿化这一景观织补手段,改善历史街区的生态环境。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为例,提出不同景观空间类型中立体绿化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