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佟士枢 《建筑师》2019,(4):86-94
以武陵山区与江西地区乡土建筑存有共性为起点,考察武陵山区乡土建筑营造用尺状况,并通过区内与周边尺系、尺法的交叉比对,结合江西填湖广移民线路分析该区域营造用尺的尺系与尺法,为厘清该区域内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系统源流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所讨论的鲁般尺是将其一尺分作八寸,每寸各配一字,以文字吉凶来定尺寸吉凶的“八字尺”。按《鲁班营造正式》、《鲁班经》等匠书所云:“鲁班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间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内有财、病、离、义、官、劫、害、吉也。”以八个字来论定建筑、门户、器物等尺寸的吉凶,  相似文献   

3.
岭南民间工匠传统建筑设计法则研究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旻 《城市建筑》2005,(2):8-10
本文阐述了岭南地区民间工匠传统建筑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地方性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研究的主要内容,综述岭南地方性营造中的营造尺尺制和营造尺尺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建筑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方面也写下了灿烂的光辉,但各个历史时期和南北地区的风格都不趋于一致,叫法也不尽相同。现将部分营造法原、清式营造则例和营造法式中的建筑名词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徽州地区传统营造技艺断代消亡的现象,通过分析传统营造的用尺逻辑和古代堪舆术数中的用尺技法,结合历史文献、工匠访谈与数理统计,总结出徽州地区传统营造用尺的尺系范围、尺法规律,以期为徽州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珍藏有一件来自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古建筑教具模型,本文在对其进行测绘和研究的基础上,参阅历史档案、陈从周相关记述及苏州地方史志材料,查考模型制作者大木匠师贾林祥的生平经历与贾氏这一香山帮匠系的传续脉络。贾林祥与其父贾均庆不仅实践经历丰富,还曾入职高校,以其精湛的传统营造技艺助力传统建筑研究与营造法教学,是20世纪初中国建筑专业教育开创阶段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7.
保国寺大殿是浙江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宋代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大殿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悠久,是国内现存重要的木构古建筑。保国寺大殿建筑结构形制出于实用的目的,未减柱子,采取加大进深尺度的做法。殿中的柱子全部做成瓜楞形,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大殿前槽横置的三个斗八藻井,是保国寺大殿的精华所在,建筑形制与《营造法式》做法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8.
蔡凌  李欣瑜  邓毅 《建筑师》2020,(4):46-52
侗族工匠们在传统建筑营造活动中发展出了一套在无图样的情况下,获取、记录关键尺度信息,并指导施 工的方法。它既满足无图样的木构建筑标准化建造要求,又解决了木材自然属性带来的弹性尺寸问题。这种建立在一定的营造逻辑上,使用特定的营造工具,并具有一定营造程序的系统,可归纳为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实尺营造”。两种关键的实尺——匠杆和竹签,它们的符号标识系统、获取尺寸信息时的量度和记录方法,以及加工构件时的使用程序是“实尺营造”的核心内容。“实尺营造”是侗族传统木构建筑实现设计营造一体化、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稳定以及提高营造团队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势力是从海上进入中国的,海上贸易催生了海务相关设施的建造,推进了海务建筑的近代化,承担海务相关建造的是海关。1868 至 1949 年间,近代中国海关营造机构组织建造了灯塔、港口附属建筑等百余处海务建筑,较早引进了同时代国际最前沿的预制施工与光学技术,对中国海务建筑这一特殊类型的工业建筑做出重要奠基。本文基于一手史料挖掘并考察近代海关营造机构的建设活动,厘清以灯塔为代表的海务建筑的建设活动在预制施工和光学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创新,剖析海关营造机构对中国海务建筑近代化实践的重要推动 作用和积极意义。以期从建筑技术传播的视角,为近代条约港城市及其附近岛屿的遗产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李浈  丁曦明 《建筑遗产》2021,(1):88-100
通过对黎川乡土建筑的实地调研,在大量测绘资料的基础上,从柱础、柱、骑童、梁、斗栱、驼峰、虾米穿、额枋等构件细部入手,对实物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尝试总结该地区乡土建筑大木构架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文章分析了黎川厅堂式建筑中蕴含的古风特征,指出其源头可能为早期北方传统建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地乡土建筑营造手法与《鲁般营造正式》中的诸多相同点,通过与周边地域的工匠语词、匠意比较,廓清其地域属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